第2章 儿子儿媳上门要钱
“文宇是长孙,他要是上不了好的高中,怎么给下面的弟弟妹妹做榜样?”
郑秀琴好一阵恍惚,啥情况?
她不是死了吗?
“妈?”
二儿子田玉杰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她偷偷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疼的!
郑秀琴震惊地看向墙上的日历,现在居然是1980年!
田玉杰皱了皱眉,都这时候了,他妈还看什么日历?
难道给钱还要看黄道吉日?
“妈,学位有限,错过这个机会,你的大孙子上不了好高中,以后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一个问题呢!”
提到大孙子田文宇,郑秀琴的两条眉头恨不得拧成一个死结。
上一世就是他怂恿大家把她的坟墓给卖掉的。
还亲手把她的骨灰给扬了!!
这么狼心狗肺的畜牲,她还要给钱他上好高中?
良好的教育根本改变不了他的畜牲本性!
郑秀琴深吸一口气,内心逐渐恢复平静,“学习好的,在哪里都能考上大学。”
“没本事的,花钱上好高中也没用。”
她这个大孙子学习成绩一般,复读两年才考上普通本科。
家里为了供他上学,花了不少钱。
补习费暂时不提了,就为了让他有机会在好高中上学,家里都要掏出1000多“借读费”,而且还需要花钱托关系办事。
她记得上一世就花了差不多2000块才成功把田文宇转进好高中,这里面有1000块是她和别人借的。
她帮人家纳鞋底和老头趁农闲的时候上山采蘑菇、草药等去黑市卖的钱全部掏出来了,才堪堪过百块。
如果没有孩子们拖累,她和老头子的生活是还不错的。
两人在农村生活,粮食是自种的,蔬菜是自家菜园子的,鸡鸭猪都是自己养的。
还有吃不完的鸡蛋和鸭蛋。
二儿媳马月霞赶紧为儿子解释:“妈,文宇这次是考失手。”
“孩子平常成绩还是不错的。”
“他班主任都说按照他平常的成绩,考上一中是没问题的。”
郑秀琴淡淡问了一句,“他这次考多少分?”
“300分。”
马月霞心想婆婆又不了解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这会还不叫中考),所以表现得很镇定。
郑秀琴见状,嘴角扯了扯,用最夸张的语气问道:“满分500分,他才考300分?”
她那么疼爱孙子孙女的人,她怎么会不清楚总分多少?
她的外孙女凌雪静早两年可是考了480分上的一中。
马月霞和田玉杰闻言睫毛一颤,有那么一瞬间的吃惊,他妈妈/她婆婆怎么了解这个?
马月霞被婆婆当场揭开真相,脸色很难看,她觉得婆婆就是故意让她难堪的。
她也不想让婆婆觉得她儿子学习不好。
现在恢复高考了,大学毕业出来就有工作分配,很多人都觉得读书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读书不好也会被别人嘲笑。
她想起婆婆刚才嘲讽的语气,紧紧抿着唇,“妈,我都说了,文宇这次是考失手。”
“他平常考试总分都在450分以上的。”
田玉杰附和,“我去开家长会,老师们都夸他聪明。”
郑秀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那是因为平常他能抄别人的。”
田玉杰夫妇瞳孔震惊,异口同声,“你胡说八道!”
马月霞气得首掉眼泪,她最听不了别人说她心肝儿子的不好。
“妈,你说这话有证据吗?”
田玉杰质问道。
郑秀琴慢条斯理开口,“你们不信,可以去和他班里的同学打听打听。”
“田文宇哪次考试不是抄别人的?”
“别人不给他抄,他还在课后堵人家,他在学校就是一个小霸王!”
这些都是郑秀琴后面才知道的,当初被田文宇霸凌过的学生后面做了大官,没少给田文宇在工作上使绊子。
田玉杰夫妇为了这事吃不下,睡不着,还从她那里要走了买化肥的200块给别人买礼物送礼,想要请求对方原谅。
可惜他们连见对方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上一世,她只觉得心疼孙子,现在想想,换做她,她也不会原谅田文宇!
马月霞不了解婆婆,但田玉杰却是了解自己这个母亲的。
她老实巴交,不会说谎。
更何况文宇是她最疼爱的大孙子,她不会无故编排孙子的,肯定是听见了什么。
他压下思绪,缓缓开口,“妈,你说的这件事,我们会查清楚。”
“但文宇现在上不了一中是事实,普通高中一年都没几个考得上大学,文宇想要考上大学,只能上一中。”
他认为他己经说得很清楚了,但他母亲的反应还是淡淡的,丝毫没有要松口。
“哦,一中那么好,那你们就想办法让他上呀,你和我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太婆说什么?”
郑秀琴绝口不提钱的事情。
马月霞忙不迭说道:“妈,这不还差1000块?”
“你先给我们掏上,以后我们给你养老!”
郑秀琴冷哼了一声,“养老?
给一口饭吃,包揽所有家务那种养老?”
马月霞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她是这样想的,甚至她还想让老太太自带口粮过来养老。
至于公公,就去老三那里养老。
婆婆能帮忙做家务,她比较愿意给婆婆养老。
“妈,你说什么呢?”
“我们不是那种不孝子女!”
田玉杰话音刚落,就听见母亲说道 :“我哪次去你们那里不是包揽所有家务?”
“就连儿媳的裤衩都是我帮忙洗的!”
马月霞面皮薄,双脸瞬间红得像猴子的***,“妈,那是你自己要帮忙洗的!”
郑秀琴被气笑了,“我不给你洗裤衩,你还在一旁阴阳怪气,说你是外人,不给你洗裤衩!”
田玉杰不知道此事,现在看媳妇的眼神都怪怪的。
哪有婆婆给儿媳洗裤衩的?
这传出去,他还要不要见人了?
马月霞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她捋了捋思绪,“妈,你不就是不愿意掏钱,用得着在这里翻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