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紫禁城·养心殿,1842年冬夜铜漏滴到子时三刻,殿内十二盏连枝烛台齐齐爆了个灯花。

我屏退所有太监宫女,只留两盏琉璃风灯在龙案上摇曳。

黄绫罩着的冰裂纹窗隙里漏进北风,吹得《坤舆万国全图》沙沙作响,法兰西的位置被我用朱砂圈出三道血痕。

"皇上,林大人、魏大人到了。

"侍卫压低的声音混着更鼓传来。

两道消瘦身影踏着满地碎银般的月光进殿。

林则徐官袍下摆还沾着河南的黄土,自虎门销烟后贬谪西域,竟比记忆中苍老了十岁;魏源怀中紧抱的蓝布包袱己磨出毛边,露出《海国图志》手稿泛黄的边角。

"看茶。

"我亲手推开龙案上的奏折堆,露出底下连夜绘制的欧罗巴列国形势图。

林则徐目光扫过英吉利海峡标注的蒸汽战舰符号,枯瘦的手背骤然暴起青筋。

魏源展开包袱时,陈米浆糊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的手稿间夹着澳门传教士私赠的《泰西水法》残页,墨迹斑驳处还留着阮元批注的"奇技淫巧"西字。

"法兰西..."我指尖重重点在巴黎的位置,"林卿当年收缴的***箱上,可记得印着哪国商行的标记?

"林则徐浑身一震:"三成箱笼绘有鸢尾花纹,广州十三行说那是法朗机人的旗号。

"他忽然倒吸冷气,"皇上莫非想效仿汉时以夷制夷之策?

"烛火噼啪一声,将我们三人的影子投在《尼布楚条约》满俄对照文本上。

我抽出魏源手稿中泛欧罗巴诸国简史的一卷,在空白处疾书:"英法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圣女贞德陨落于1431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在1815年——这些年份,可对得上?

"魏源突然踉跄跪地,玳瑁眼镜滑落鼻梁:"臣遍查澳门夷商藏书,从未见如此详实的记载!

皇上怎知法兰西有位叫拿破仑的枭雄?

""朕梦中有白须老者授书。

"我信手指向殿内收藏的《西库全书》,心底却泛起苦涩——这个连俄罗斯还被称作"罗刹"的王朝,如何能理解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

展开从圆明园秘库翻出的康熙朝《皇舆全览图》,我蘸着茶汤在英法海峡画了道波浪:"去岁英吉利为***开战,法兰西却派军舰尾随观战。

两国虽共称列强,实为世仇。

当年拿破仑欲封锁欧陆困死英国,而今我们何不用茶叶、生丝为饵,引法兰西制衡英夷?

"林则徐的茶盏"当啷"碰在青田石镇纸上:"但法兰西远在重洋之外,朝中通晓法文者不过钦天监三个传教士......""所以需要明修栈道。

"我抽出暗格里葡萄牙人绘制的马赛港地图,"明日朕会下旨重修《一统志》,命各省搜集海外风土资料。

魏卿可借此机会,通过澳门伯多禄教堂联络法兰西商人。

"魏源突然扑到地图前,枯笔在首隶湾划了个圈:"若能与法夷合办炮局,在此处建造新式船坞,三年内或可成军!

"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拿破仑三世刚登基的年份——这个穿越者才知晓的信息,此刻化作墨点溅在1842年的冬夜。

"不止炮局。

"我示意二人靠近,风灯将我们的影子拧成一股投在《南京条约》文本上,"要派幼童留洋,要译介《论法的精神》,要设同文馆教习代数几何......但这一切,"我压低声音指着乾清宫方向,"都得从海军衙门采买龙涎香的账目里走。

"林则徐花白的眉毛剧烈颤动。

这位曾力主禁烟的硬汉,此刻却在我画的蒸汽机结构图前红了眼眶:"当年虎门炮台若有此等利器,何至于......"殿外忽然传来乌鸦啼叫,我迅速卷起地图塞进《礼记》函套。

魏源会意地将手稿摊开覆盖在《海国图志》扉页,墨迹未干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正好遮住我写的"七年内建成铁甲舰队"计划。

"林卿明日便赴两江总督任,修海塘、赈灾民都是幌子。

"我将调兵铜符塞进他手中,"朕要你在崇明岛暗设铸炮厂,生铁从云南矿场走漕运,就说要给孝和睿皇后铸万寿钟。

"更鼓敲过三响时,魏源突然对着手稿中"普鲁士"三字蹙眉:"皇上先前说德意志诸邦将有雄主崛起,可是指......""三十年后的事。

"我打断他的话,任烛泪在青铜烛台上凝成冰棱,"眼下最要紧的,是让法兰西相信——支持大清对抗英国,能让他们获得十倍于《黄埔条约》的利益。

"当东方泛起蟹壳青时,我们三人己拟定十二道密折的暗语系统。

林则徐的茶早己冷透,却浑然不觉地饮尽最后一口残渣:"臣当年在镇海见过英夷铁甲舰,其轮机运转如造化神工。

若真要师夷长技,可否先从购置蒸汽机开始?

"我推开雕花槛窗,任寒风吹散满室墨香。

晨雾中隐约可见神武门轮廓,而万里之外的朴茨茅斯军港,英国工匠正在为女王的新战舰安装螺旋桨。

"不是购置。

"我攥紧魏源连夜誊抄的《法国海军年鉴》,"明年开春,朕要看到福州船政局的烟囱立起来——用晋商的茶路、徽州的木料、广东的匠人。

"第一缕朝阳刺破云层时,林则徐与魏源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汉白玉台阶下。

我转身从多宝阁取出康熙年间南怀仁进献的地球仪,手指抚过巴黎镀金的铜钉。

在这个莫斯科还未铺设铁路的年代,谁能想到二十年后法皇会与英王在克里米亚兵戎相见?

"来人。

"我摩挲着地球仪上未标注的苏伊士地峡,"传旨内务府,朕要亲阅康熙朝所有传教士奏折——特别是法兰西洪若翰等人的信札。

"晨光中,小太监捧着谕旨匆匆跑过金水桥。

桥下冰层传来细微的开裂声,像是古老帝国正在松动的新芽。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