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意想不到的机会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章:意想不到的机会第二日,天还黑黢黢的,刘逸就跟着父母一头扎进了那片熟稔得不能再熟稔的农田。

雾气浓稠得很,像一层纱幔,把天地间晕染得模模糊糊。

露水浸湿了刘逸的布鞋,丝丝凉意顺着脚踝往上蹿。

可刘逸压根没心思理会这些,一门心思只想着赶紧把农活干完。

他一下又一下,机械地挥动着锄头,黄土随着锄头的起落,一垄一垄地翻滚着。

父亲不紧不慢地播着种,母亲则弯着腰,仔仔细细地把田埂边的杂草连根拔掉。

一家人都闷头忙着手里的活计,唯独刘逸,思绪时不时就飘到了那遥不可及的读书梦上头。

晌午,毒日头高高挂着,刘逸一家照旧坐在田埂上歇口气。

就在这时候,一阵“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乡村惯有的宁静。

众人抬头一瞧,只见一匹高大的骏马飞奔而来,马背上驮着个身着青衣的中年男子。

这人虽说一路风尘仆仆的,但瞧着气质不凡,腰间挂着的玉佩在阳光底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那匹马冷不丁在离刘逸家不远处扬起前蹄,嘶鸣着停了下来。

中年男子翻身下马,目光在西周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刘逸一家身上,微微一怔。

刘逸也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只见他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透着股子睿智和和善。

“这位大哥,请问离县城还有多远呐?”

中年男子客客气气地问刘逸父亲。

刘逸父亲赶忙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憨笑着说道:“回这位老爷,离县城还有二十来里地呢。”

中年男子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有些犯愁。

刘逸见状,壮着胆子说道:“老爷,您要是急着赶路,顺着这条小道一首走,兴许能快些到县城。

就是小道不好走,您可得多留点儿神。”

中年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看向刘逸,饶有兴致地问道:“小家伙,你识字不?”

刘逸心里“咯噔”一下,脸微微泛红,嗫嚅着说:“回老爷,小子不识字。

就是听村里的人提过,有条去县城的小路。”

中年男子微微点头,从包袱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刘逸,说道:“小家伙,这本《论语》给你啦。

看你挺机灵的,要是能念书,将来或许能有番作为。”

刘逸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不敢置信地瞅着眼前这本书。

泛黄的书页散发出淡淡的墨香,就好像是一把能打开另一个世界大门的钥匙。

他双手颤抖着接过,结结巴巴地说:“谢……谢谢老爷赏赐。”

中年男子笑了笑,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刘逸把那本《论语》紧紧抱在怀里,就跟抱着世间最金贵的宝贝似的。

父亲和母亲也围了过来,眼里满是惊讶和担忧。

“逸儿,这……咱咋能要这本书呢?”

母亲说道,眼里透着一丝不安。

刘逸抬起头,眼神坚定:“娘,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我一定会好好学,将来做出一番成就。”

回到家,刘逸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论语》。

看着那些既陌生又好似带着魔力的字符,他的心“砰砰”首跳。

虽说一个字都不认得,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会读懂这本书。

从那以后,刘逸白天还是跟着父母下田干活。

可只要稍有空闲,他就会把《论语》拿出来,盯着上面的字发呆,努力把它们的样子刻在脑子里。

夜里,等家人都睡熟了,他就跑到院子里,借着那点儿微弱的月光,一笔一划地在地上画着那些字。

手指写得生疼,他都浑然不觉。

自打知道刘逸得了本书,王刚就常来找他一起琢磨。

“逸哥,这书上写的啥呀?

咋一个字都不认得呢?”

王刚挠着脑袋,满脸的困惑。

刘逸笑着说:“刚子,不认得咱就慢慢学呗。

总有一天,咱能读懂它。”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刘逸对《论语》里的字越来越眼熟。

虽说还是弄不明白啥意思,但他读书的决心却是愈发坚定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就像一颗种子,在刘逸心里种下了希望的幼苗,说不定哪天,赶上合适的时候,就破土而出,噌噌往上长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