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张泛黄股票单
陈默抱着迷彩军训服回到302室,帆布面料摩擦发出沙沙声响。
李浩然正对着镜子比划军装腰带,张明宇则捏着领口皱眉:"这布料比我爸工厂的抹布还糙。
""知足吧,当年我哥军训时发的还是的确良。
"陈默将衣服扔到床上,瞥见李浩然枕头边露出一角报纸——头版标题《纳斯达克指数跌破2500点》下,是密密麻麻的中概股跌幅列表。
"默哥,你爸真炒过股啊?
"李浩然忽然指着陈默敞开的书包,三张泛黄纸片从《证券投资学》里滑出,"刚才下楼时我看见交割单日期是99年,那会儿西川长虹可还在三十多块呢。
"陈默心跳加速。
他弯腰捡起纸片,指尖触到"成都证券人民南路营业部"的红色盖章,日期栏的"1999年6月15日"像烫金烙印。
重生前,父亲临终前曾说过,那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大额投资,用半年工资买了三支"蓝筹股",最终血本无归。
"老年人不懂止损。
"陈默将纸片塞进军训服内袋,指尖触到暗袋里的存折边角,"长虹后来跌到几块钱,他就再也没提过这事。
""所以你现在想替叔叔翻本?
"张明宇突然凑近,古龙水味混着汗气扑面而来,"我爸说现在入市是捡便宜,网易都快跌破发行价了......""发行价是15.5美元。
"陈默脱口而出,话一出口便后悔——这个细节本应属于"记忆碎片"的范畴,不该如此精准。
"默哥你居然记得?
"李浩然目瞪口呆,"我昨天在网吧查了半小时,才知道网易代码是NTES......""随便看了眼新闻。
"陈默转身打开水房龙头,冷水冲刷掌心时他迅速调整呼吸,"张同学,你爸做外贸,应该知道现在美国电商退货率有多高吧?
""这跟股票有什么关系?
"张明宇皱眉。
"退货需要物流,物流需要仓储。
"陈默关紧水龙头,水珠顺着指缝滴在水泥地上,"但现在没人关心这些,都盯着网页点击率。
"走廊传来拖扫帚的声音,紧接着响起叩门声:"302室,查寝了。
"宿管阿姨推门进来,深蓝色制服洗得发白,左胸别着"王桂兰"的铝牌。
她扫了眼满地的军训服,目光突然定格在陈默手中的交割单:"哟,这不是人民南路营业部的单子吗?
""阿姨去过?
"李浩然立刻献殷勤,搬来唯一的塑料凳。
"我老伴生前就在那儿开户。
"王桂兰坐下时制服发出窸窣声,"九二年买认购证,他还中过申能股份的签呢......"她忽然凑近陈默,压低声音,"小伙子,听阿姨一句劝,现在别碰科技股,上周我儿子说,他们营业部好多人割肉换银行股了。
"陈默注意到她袖口露出的红绳——那是九十年代股民流行的"辟邪绳",绳头系着枚铜钱。
这个细节让他想起父亲住院时,同病房的老股民也戴着类似的物件,临终前还攥着交割单念叨"等解套"。
"阿姨儿子在证券公司做什么?
"张明宇掏出烟盒,被王桂兰挥手拒绝。
"写代码的,说是搞什么交易系统。
"王桂兰掏出钥匙串,金属环上挂着个BP机大小的物件,"你们看,这是他给我的磁卡,查行情比去大厅方便......""刷卡器?
"陈默瞳孔微缩。
那是2000年刚推出的"银证通"设备,通过电话线路连接证券账户,比传统柜台委托快三倍,但普及率不足10%。
"叫什么电话委托终端。
"王桂兰转动着设备,塑料外壳映出她眼角的皱纹,"我儿子说下个月营业部要装大屏幕,以后不用挤在黑板前看手写行情了......"窗外突然响起蝉鸣,李浩然的BP机又"滴滴"作响。
他看了眼屏幕,苦着脸说:"我妈又说板蓝根涨价了,让我去校外药店囤两箱......""囤吧,过段时间可能更贵。
"陈默突然开口,从书包里翻出笔记本,在扉页写下"同仁堂 白云山 2000.9"。
"默哥你也做医药股?
"张明宇探过头来。
"不是股票,是实业。
"陈默合上笔记本,军训服内袋的交割单硌着肋骨,"阿姨,人民南路营业部下午几点下班?
我想去开个户。
"王桂兰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十二点半午休,下午一点半开门。
不过小伙子,"她忽然握住陈默的手腕,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皮肤,"你这军训服暗袋缝得不错,但钱最好别放在宿舍——上个月就有新生被偷了伙食费。
"这句话让陈默浑身一震。
他想起重生前,自己正是在军训期间丢了存折,不得不借高利贷炒股,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此刻阳光穿过窗户,在王桂兰的银发上镀了层金边,她松开手时,陈默看见她无名指上戴着枚铜戒指,内环刻着"永胜"二字——那是九十年代常见的股民婚戒,寓意"永远胜利"。
"谢谢阿姨提醒。
"陈默将存折塞进裤兜,转头对张明宇说,"下午去开户的话,要不要一起?
""我得等我爸的司机送资料来。
"张明宇晃了晃手机,"他说要先查清楚佣金比例,现在有些营业部对大户有优惠......""千分之三。
"陈默又一次提前说出答案,这次他故意顿了顿,"这是证监会规定的上限,不过如果资金量大,可以谈。
"李浩然吹了声口哨:"默哥你懂的比我爸单位的会计还多。
""都是书上看来的。
"陈默举起《证券投资学》,封面的证券交易所图案被阳光晒得褪色,"纸上谈兵而己。
"楼道里传来其他寝室的喧闹声,不知谁的收音机正在播放《走进新时代》。
陈默望向窗外,看见梧桐树下有个穿白衬衫的男生抱着作业本走过——那是经济学教授林晚秋,他重生前曾在食堂偶遇过的贵人。
"下午领完军训鞋,我去趟图书馆。
"陈默自言自语,指尖摩挲着笔记本扉页的字迹,"听说二楼期刊室有《财经》合订本,想查点资料。
""查什么?
"李浩然啃着包子问。
"查2001年入世的文件。
"陈默笑了笑,将三张交割单叠成小块塞进钱包,"总得知道未来十年风口在哪吧。
"王桂兰起身时,扫帚尖勾住了陈默的鞋带。
她弯腰整理时,陈默瞥见她制服内袋露出一角报纸——《中国证券报》的头版,标题是《网络股泡沫破裂:价值投资回归》。
这个细节让他心中一动,忽然想起王桂兰的儿子作为证券公司程序员,可能接触到内部数据,而她看似普通的"查寝",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信息网。
"阿姨慢走。
"陈默目送她离开,转身看见张明宇正在给BP机换电池,摩托罗拉手机放在桌上,屏幕待机画面是纳斯达克指数走势图。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重生的优势从不是全知全能,而是比旁人更早看见时代的裂痕。
那些泛黄的交割单不是失败的印记,而是刻着历史坐标的罗盘——只要避开父亲踩过的坑,在别人恐慌时入场,在泡沫膨胀前离场,三千元也能撬动整个千禧年的财富密码。
李浩然的BP机再次响起,这次他看完屏幕后脸色发白:"默哥,我妈说药店的板蓝根卖光了,要不要现在去校外看看?
""先去开户。
"陈默拍了拍他肩膀,军训服的迷彩纹路在阳光下格外清晰,"有些机会比囤药更重要,比如......"他指了指张明宇的手机,"在网易跌破0.6美元时买它十万股。
""你疯了?
"张明宇差点打翻桌上的玻璃杯,"那公司都快破产了!
""破产的是商业模式,不是技术。
"陈默抓起搪瓷缸走向水房,水龙头的反光中,他看见自己二十岁的脸棱角分明,眼中有重生者特有的锋芒,"等他们学会卖游戏点卡,你会后悔今天没跟我去开户的。
"水房的瓷砖墙上映出三个少年的倒影:一个握着BP机发愁板蓝根,一个盯着手机屏幕的美股走势,还有一个,正将存折塞进军训服暗袋,指尖轻轻抚过缝在布料里的三根银针——那是母亲当年为他防小偷特意缝的,此刻却成了守护未来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