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爷爷回来了
奶奶习惯了住毛坯房,所以每天晚上,海霞都陪着奶奶从村外的东南角,右转穿过一条十几米的土路,路左边是农田,右边有三户人家,接着走到十字村口,最后走到村里头的老房子。
到了老房子跟前,先是经过废弃的猪圈,再经过毛坯厕所,最后拿出钥匙,打开过道门,再锁门进入院子去堂屋东里房入睡......这座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是爷爷奶奶结婚前盖的,到现在也没有通电,晚上只能点蜡烛,最早点的是煤油灯,或者凭感觉摸黑。
海霞靠在床边的木箱子上,在微光下,站着写作业。
奶奶常跟海霞说:“人穷志不短,学习是最最重要的事儿,将来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就享福了。”
所以每晚临睡前,海霞想去门口跟小伙伴们玩一会儿,奶奶都会及时叫她回去睡觉。
当然,每到周末,海霞还是可以玩久一点的!
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坐在门口吹吹南风,跟小伙伴一起轮流讲故事、比赛唱歌、老鹰抓小鸡等,同庄一起玩的小伙伴还是有七八个的!
这天,正值初夏,天气却很炎热,人们陆续都穿薄汗衫了。
晚饭后,约摸七点的样子,天己黑透,海霞照常扶着奶奶往老房子走,奶奶边走一只手还边摇着蒲扇。
当走到村十字路口时,她感觉到奶奶的身子突然打了一个哆嗦!
“咦?
这天气也不冷啊,奶奶怎么会打寒战?”
海霞心想。
等快走到老屋时,奶奶对海霞说:“不知道咋搞的,我感觉头有点不舒服,今个儿早点睡觉吧!”
海霞“嗯”了一声,一如既往的听奶奶的话。
室外虽然炎热,但毛坯房子冬暖夏凉,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只有一把蒲扇,轻轻的扇着,也感觉不到夏天的闷热,海霞只要跟奶奶在一起就很安心!
在奶奶躺下***半小时后,她还没睡着,心想奶奶今天难道生病了吗?
想着想着,突然奶奶开始说话了——“春安呢,春安呢,你咋不来看老妈子(老奶奶),老妈子可怜啊,春安......”海霞一听,猛的坐起来,黑黢黢的东里房,只听到奶奶在床那头喊她爸爸的小名。
海霞的爸爸,小名春安,是奶奶生的第三个孩子。
闹饥荒时爷爷的哥哥,也就是海霞的大爷,住在隔壁的隔壁村庄上,他的两个儿子都饿死了,于是爷爷就把小儿子春安过继给了大爷。
平时,海霞的爸爸忙着做粮食生意,得空才来看看奶奶。
奶奶自己说自己?
但这又不像是奶奶的口吻,倒很像爷爷说话的调调。
海霞从小对爷爷的印象还有一点的,尤其是爷爷讲话的口气,她还记得。
于是,西年级的她镇定的清清了嗓子,大声说了好几遍:“爷,你走吧,别缠着我奶了,爷,快走吧......”奶奶还是在自顾自得说着,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又说“我走了,我去南天门看我种的花儿。”
......后来只听到奶奶的***声,可能太困了,又或者太蒙了,海霞不知何时睡着了......第二天天亮,海霞随便吃点东西就上学去了。
放学回来后,发现奶奶不在新房子,跑到老屋一看,奶奶还躺在东里房的床上,“奶——奶——”她喊了两声,奶奶虚弱的回道“我不舒服,不想动,让我躺躺。”
原来奶奶一天都没起床,昨晚的事情......海霞没有多想,就跑去新房子找二堂哥过来。
二堂哥也刚放学没多久,正趴着凳子上写作业。
他听了海霞的复述后也没说什么,毕竟他也从来没有经过这种事情。
学校老师说要相信科学,所以二堂哥也不知道答案。
兄妹俩干着急也没有办法,奶奶不让叫大夫,只说头懵,身上沉沉的。
往常奶奶头晕不舒服,都是躺两天就恢复了,而这一次,奶奶足足躺了三天!
多年以后,海霞每每回忆起那晚的亲身经历,她始终都忘不了奶奶嘴里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爷爷去世时,姑姑请人在家做了三天法事。
当时的场景有点模糊了,海霞只记得现场有很多和尚。
初夏那个晚上,爷爷,或许回来过,或许在南天门种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