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青阳县民间,尚有一隐患久未解决——此患非他,乃县南地界一恶霸,名唤胡大虎。
此胡大虎身高八尺,面阔口方,膂力过人,性情暴戾。
因其家中兄弟众多,皆为亡命之徒,平日横行乡里,强抢民女,霸占田地,乡民不堪其扰,却因胡家势力盘根错节,无人敢言。
林包皮初到县衙时,己闻胡大虎之名,然彼时县中吏治未清,难以轻举妄动。
如今衙中风纪肃整,林包皮便起了整治胡大虎之念。
他暗忖道:“胡大虎作恶多端,若能将其伏法,必能彻底立威。”
次日,林包皮乔装改扮,带一随从前往县南暗查胡大虎行径。
行至乡间,但见田间荒芜,村落冷清,显然百姓皆因胡大虎之害,流离失所。
林包皮暗自叹息:“如此恶人,岂可纵容!”
正欲寻机会入手,忽见前方一农妇,牵牛而行,面带惶恐。
林包皮趋步上前,拱手问道:“大嫂,何故愁眉不展?”
那妇人见林包皮衣衫素朴,以为只是过路的读书人,便哽咽道:“客官有所不知,小妇原本与丈夫耕田为生,虽清苦却也安稳。
奈何数月前,胡大虎强占我家田地,又将我夫打成重伤,现如今卧床不起。
我无处告状,唯能祈求菩萨保佑。”
林包皮听罢,愤然道:“大嫂不必忧虑,此事自有青天为你主持公道。
敢问胡大虎居所何处?”
妇人忙道:“胡家庄距此十里之外,庄内豢养打手十余人,客官万不可轻易前往!”
林包皮微微一笑,道:“大嫂勿忧,我自有计较。”
当夜,林包皮率数名捕快,乔装成商贾模样,假意带银货入胡家庄贩卖。
胡大虎见林包皮等人装扮考究,身后又有车马相随,遂未生疑,满脸堆笑地将他们迎入庄中。
入内后,林包皮环顾西周,只见胡家庄修葺奢华,院中存粮堆积如山,分明是长期剥削乡民所致。
他故作豪爽,取出一锭银子,递与胡大虎道:“胡老爷真是富甲一方!
小生带些江南绸缎,欲寻贵地豪商交易,不知胡老爷可愿为我引见?”
胡大虎见银两入口,笑得合不拢嘴,忙道:“小事一桩!
但商贾之事,须得留宿一夜再议。”
林包皮假意应承,暗中示意捕快埋伏于暗处。
是夜三更,林包皮悄然起身,率捕快突袭胡家。
胡大虎未及防备,被乱棍捉住,其手下打手尽数俘虏。
林包皮命人搜查庄中,果然发现大量赃物,其中田契、银票、私藏兵器等一应俱全。
次日,林包皮押解胡大虎及其党羽回县衙,升堂审理。
当众人押至堂前跪地求饶时,林包皮正色道:“胡大虎,汝等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罪行累累,今日证据确凿,尚敢狡辩否?”
胡大虎面如死灰,唯能磕头求饶:“大人饶命!
小人一时糊涂,愿献田地银两,只求留条活路!”
林包皮冷笑道:“汝若早知悔改,何至今日!
本官执法无情,胡大虎即日起斩立决,余者发配充军!”
堂下百姓闻讯,齐声欢呼:“林大人果真青天!”
自此,青阳县内恶霸肃清,乡民得以安居。
不数日,有村民将一块匾额送至县衙,上书“清风两袖”西字,以表感激之情。
林包皮虽谦辞,然心中己暗喜:“区区胡大虎,便令我扬名一县。
此后但凭些许计谋,仕途当可扶摇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