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贾府宴席现玄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荣府上房灯火辉煌,清音缭绕,香雾迷人。

此夜乃荣国府为接待国子监祭酒程子仪及其侄女程瑶儿而设的家宴,贾母特意命人布置正厅,亲自坐镇主位,府中子弟悉数到齐,场面热闹非凡。

陈默随贾政和贾宝玉一同步入厅堂,身上虽未穿朝服,却也着一袭墨青缎袍,整洁挺拔,气度不凡。

他一入场,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是何人?”

坐在边席的王夫人低声问一旁的李嬷嬷。

“听说是荣府远房的陈家公子,先前在江南读书,如今方才回京。”

李嬷嬷一边回话,一边暗中打量,“这容貌倒也俊俏,竟不似旁支……”王夫人轻轻颔首:“气度不俗,倒有几分门第风范。”

贾母此时己是眉开眼笑,程子仪年岁虽高,然谈吐儒雅,举止风流,贾母极为欣赏。

而程瑶儿则静***在下首,眉目如画,言语温婉,俨然一位才貌双绝的闺中佳人。

陈默入席坐于宝玉下首,与贾环、贾兰同桌。

他扫了一眼厅中人等,便见探春、迎春、惜春等女儿皆在侧屏后斜倚帘中,半掩半露,时不时偷望向前厅,显然对程瑶儿与陈默都颇感兴趣。

“你叫什么?”

贾宝玉凑过来,眼里带着一丝调侃。

“陈默。”

他淡淡作答。

贾宝玉斜睨他一眼:“听说你自江南归来,读了不少书,可会作诗?”

“略通皮毛。”

“那你便作一首应景之词,今日宴中风月正好,若写得好,我便送你一串通灵玉珠。”

陈默轻轻一笑,道:“既然宝玉兄有雅兴,小弟便献丑了。”

他端起酒杯,略一思忖,随口念道:“杯中月色掩西楼,帘外香风吹玉钩。

红袖不知春色短,空留一梦入红楼。”

此诗一出,厅中顿时一静,众人皆愕然。

贾母惊喜地笑道:“好诗,好诗!

这句‘空留一梦入红楼’,倒像是……老身也梦过的情境。”

王熙凤也笑吟吟地说:“妹妹们怕是要多一个才子哥哥了。”

一旁的程瑶儿垂首不语,却在袖中紧握一支玉簪,眸中闪过一丝微光。

正当众人赞叹不己之时,厅外忽有冷风卷入,灯火晃动,陈默胸口的《石头记》再度轻颤,隐隐传出低不可闻的咒语声。

无人察觉,唯有陈默感应强烈。

——那声音,如从另一个世界传来,低沉古奥:“梦里红楼埋玄机,花落花开生死谜。”

他心中一凛,暗道:“这府中……果然不只是普通的荣华富贵那么简单!”

酒过三巡,宴席渐浓,贾母见陈默甚得宾客欢心,越发喜欢,便笑道:“既是陈家远支,又有才气,何不留在府中教导几位孙儿读书,也算不负他这一番学问。”

贾政正欲回话,忽听程子仪开口:“老夫倒有一事相求。

家中瑶儿自幼读书识礼,却心性孤高,不易交往。

陈公子若愿,便随我回府几日,与瑶儿讲讲学问,也算修文结缘。”

厅中众人皆是一愣,连贾母都挑了挑眉。

程子仪是国子监祭酒,地位显赫,这番话无疑是对陈默极大的抬举。

陈默却知事情不妙。

若单是普通应酬,怎会让一位贵女随意与外男往来?

其中定有隐情。

他正犹豫,脑中却忽然涌现一幅异象:夜半灯残,一女子披衣立于廊下,手中正握着那支翡翠步摇,而她身后,竟有一团黑雾缓缓逼近!

那女子,正是程瑶儿。

这分明是预兆。

他当即拱手:“若不弃,晚生愿随大人回府叨扰数日。”

程瑶儿终于抬起头,望向他,眼中波光流转,似有千言万语未说出口。

夜色渐浓,宾客散去。

陈默立于庭中,仰望天宇,心中忽有明悟:这红楼梦中的世界,并非只是文学笔下的虚幻,它是真实的,活的。

而他,便是唯一知晓全貌之人。

他低头一看,《石头记》页边再现一行金字:——“欲破梦局,先解红颜之劫。”

他苦笑:“看来,我这一遭红楼之行,少不得要与几位红颜,结一场宿命难解的因果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