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红颜初见林黛玉
自昨夜宴后,陈默随程子仪回府暂住,心中虽多疑虑,却也清楚,这是一次探知这个世界深层秘密的契机。
他本想借与程瑶儿相处之机,多打探些线索,但一连几日,瑶儿始终闭门不出,只托婢女转话,说身体抱恙,暂不见客。
倒让陈默无从着手。
“看来,还得另觅突破口。”
他于院中独坐,看着案头的《石头记》,书页今日竟分毫未动,仿佛它也在沉默,等待某个契机。
午后阳光清和,陈默借故要去荣府藏书楼查阅古籍,一路穿廊过阁,心神却不知不觉被一股淡香牵引。
香气不浓,却极清,带着初春梅花与沉香木交融的幽雅,沁入心脾。
香气来自一座掩映于花丛间的小园——潇湘馆。
陈默停下脚步,心头莫名一动,脑海中陡然浮现林黛玉的倩影:弱柳扶风,目含秋波,一身病态中的傲骨诗心,在红楼梦境中独步风华。
“林妹妹……”他喃喃低语,不由自主地推门而入。
门未掩紧,园中安静,只有微风轻拂,带动竹影摇曳。
一曲古琴声自内屋幽幽传来,宛若溪流叮咚,滴水入心。
陈默走至廊下,只见堂内窗棂微启,一位少女倚窗抚琴,发如云墨,身着雪青色长裙,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她神情清冷,却眉眼间自有一股聪慧与孤傲,正是林黛玉无疑。
他不敢出声打扰,只静静站在廊边,仿佛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琴声忽止,林黛玉仿佛察觉了什么,微微回首,目光如水般掠来:“你是……陈公子?”
陈默回过神,拱手作揖:“林姑娘恕罪,路过园外,闻得琴声清雅,不由驻足倾听,冒昧闯入,实属不敬。”
林黛玉垂下眼帘,淡淡道:“既己闯入,又何必再讲敬字?”
陈默一怔,旋即莞尔:“林姑娘好气魄。”
林黛玉似觉自己话重了些,微抿双唇:“我不过随口一言。
公子既是贾府贵客,不妨入内坐坐。”
他应声而入,两人对坐窗下,茶水初沏,竹影斜斜。
“陈公子也习诗书?”
林黛玉先开口。
“略知一二,常读些闲书,偶写词句,倒不及姑娘一半才思。”
“你也知道我擅诗?”
林黛玉眉梢轻挑,眼神中多了几分警觉。
陈默心中微惊,强自镇定:“府中人人皆赞姑娘才情,诗中有骨,字里藏心,想必所言不虚。”
林黛玉闻言,神情略缓,轻抿茶水,道:“这话听着,倒不像贾宝玉说的浮语。”
“浮语之人,难通心音。”
陈默随口道。
林黛玉一顿,忽然轻笑:“陈公子倒有趣得紧,与你谈话,不觉拘束。”
两人言语渐畅,诗词相引,林黛玉眼神中不觉露出几分笑意,而陈默却越谈越心惊——他分明察觉,林黛玉身上的气息,与寻常人不同。
那种“淡漠中带冷香,似梦非梦”的灵韵,极不寻常。
他心神内敛,尝试调动体内灵识之力,一缕微光自指尖滑过,悄然感应。
顿时,一幕幻象浮现于他眼前:——一片荒芜莲池,千瓣花灵俱灭,一少女泪洒石碑,碑文赫然写着:“神瑛侍者之泪偿前缘”。
幻象一过,陈默猛然收功,只觉心口震荡。
他终于明白——林黛玉,不只是林黛玉。
她是《石头记》中真正的灵魂核心,是那滴神瑛侍者之泪所化的仙草灵根!
此世之梦,由她而起,也将因她而崩。
“你怎么了?”
林黛玉察觉他神色微变,关切道。
“无碍,只是忽觉胸口微闷,大约是风凉。”
陈默缓声掩饰。
林黛玉取出一方手帕,递给他,轻声道:“我常咳寒,你若也染风邪,恐成旧患。
这帕子是我自香橼熏制过的,或可避邪暖气。”
他怔怔接过,香气萦绕,竟隐隐将体内的灵息激活一线。
“谢谢。”
他低声道。
林黛玉看他神情,心中微动,忽问:“你……信命吗?”
“命……可改。”
她望着他:“那你会改谁的命?”
陈默看着她,沉声道:“若命中注定有人悲剧收场,我便改她的命。”
这一刻,窗外落下一瓣梅花,轻轻覆在案上,两人皆默。
可谁也未曾注意,潇湘馆一角的水镜中,悄然浮现一道模糊的黑影,幽幽低语:——“神瑛己醒,梦境将破,留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