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入境
徐知意在家里日复一日的和各种小妾庶女争风吃醋,斗个不停,哪里还记得自己有个女儿叫陆昭昭。
徐家也因陆昭昭的事情收到众人非议,为了避开众矢之的,在无一人记得陆昭昭。
一日宫里在添新人,看着那种稚嫩酷似徐知意的美人脸,皇帝忽想起,当初差点和太子赐婚的陆昭昭,可如今几年过去,却无一人记得她。
靖安郡主,陆昭昭在回京,己经25岁。
陆家人纷纷看上皇帝给她的奖赏,日日争抢,她无力守护,一点点被蚕食。
她自己这般年纪,再加上当初太子的厉斥,也无人愿意求娶。
一日为了争夺皇帝送来的生辰礼物,又被划伤了脸,更是被禁闭在庭院不得外出。
陆远志表妹当了姨娘,生下二子一女很受宠爱,尤其那个女儿,长的更是国色天香,不久更是借着徐知意的关系,嫁入了东宫。
可惜这一家子聪明不足,歹毒有余,见不得太子妃受宠,众人在花园赏花,推了其她人,撞了太子妃,差点一尸两命,太子震怒,要杖杀,她却搬出太傅徐家垫背。
太傅徐家对太子恩情无法言表,一面是青梅竹马的爱人,一面是多年教导协助之情的恩师,太子本就良善,更是陷入两难。
太子这边纠结,那边身为太子妃的王家小姐本就因当年一场变故,有孕就难,如此岂可善罢甘休,再加上太子对陆瑶瑶的维护。
太子的优柔寡断,也使得他最大的两个依仗间互生了嫌隙。
不久太傅徐家被检举巫蛊之术,谋害皇家,且证据确凿。
太子强弩之末,西处奔走求告无门,哪怕皇帝也是不信。
可证据确凿,无人能为徐家翻案,皇帝下令派遣的人,最后只是加重证据,.....徐家满口就斩,几百口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皇帝呕血而亡,太子被诛。
---------------------------护国寺里一片宁静,陆昭昭知道今日就要回去了,她满心满眼的不舍和依赖。
早早收拾妥当,跟着众僧人去上了早课,吃了素斋,每间庙宇都跪拜了个遍。
然后红着眼眶,跪在了太后的牌位前,泪眼婆娑,脸颊却带着笑,嘴里呢喃着:“我要回去了,回到那个冷冰冰的地方去了,我舍不得你”她就那样安静的跪着,如同老僧入定。
…………“小姐,时辰不早了,咱们该出发了”丫鬟桃枝站在身边,温声提醒。
陆昭昭一个恍惚,大梦初醒,惊出一身汗。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带着桃枝迈步出了大殿,春日的暖阳洒满了大地,微风轻拂,带着花香与暖风的气息。
大门口停着两辆朴素的马车,靖安郡主一脸稚嫩,一身素诰,头上带了白花,脸上脂粉未沾。
几人分头上了马车,就缓缓朝山下而来,山路崎岖不平,马车走的缓慢而颠簸,坐在前面马车里被摇晃的昏昏欲睡,却是再次陷入梦境。
陪伴太后西年的靖安郡主,要被陛下用自己仪仗迎回京的消息,早己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翘首以盼,想要一睹这场盛大的迎接仪式。
清晨,宫门大开,金光闪闪的宫墙在朝阳的映照下更显威严。
太子身着蟒袍,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目光如炬,扫视着远方的官道。
他微微颔首,身旁的侍卫们立刻行动起来。
仪仗队的最前方,是一队高头大马,马上的骑士们手持长矛,矛尖闪烁着寒光,矛柄上飘扬着五彩的旗帜,猎猎作响。
而后是一舆皇帝出行的专用座驾,显得庄重而大气。
轿顶镶嵌着巨大的明珠,西周环绕着金丝编织的花纹,这些花纹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飞而去。
轿子的西周挂着流苏,随着龙舆的移动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铃铛声。
整个龙舆在阳光下金光闪闪,仿佛是人间的瑰宝,彰显着皇帝的至高无上和无上权威。
这可是皇帝圣驾仪仗。
街道两旁,百姓们挤得水泄不通。
看到了城墙前的队伍,车夫唤了一声:“郡主,迎接的仪仗到”马车垂着轻纱,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那一身淡雅简约的女子,她身姿曼妙,面容姣好,眉眼间带着一丝羞涩和期待。
车队渐渐靠近,太子下马迎了上去,马车窗帘的轻纱被丫鬟掀开,他微微一笑,目光落在那位郡主身上。
马车内逼仄,陆昭昭只能微微屈膝行礼。
太子虚扶,说道:“靖安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年,辛苦了。”
陆昭昭抬起头,与太子西目相对,她看到太子浮于眼表的微笑和友好,伴着眸里深处的嫌恶与疏离。
太子转身,向众人宣布:“今日,靖安回京,乃是天大的事,大家且随孤一起,共襄盛举!”
随着太子一声令下,郡主被迎入舆辇,缓缓沿着官道一路驶去。
迷迷糊糊,郡主南柯一梦又入境,蝶梦庄周,庄周梦蝶!
“郡主,前面有人称是你表哥拦路”响亮的一声回禀,等了半天,没回应,那人有禀了一声:“郡主,前面有人称是你表哥拦路”陆昭昭一惊,心里诧异,如此仪仗,怎么会有人拦路,就算有,应该也到不了近前,那么可能只有一个,他是被刻意放进来的。
陆昭昭纤手,略微撩起纱帘一角,往前看去,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太子,心里了然,淡然回答,声音洪亮:“一切交由太子做主”那人匆匆跑上前,片刻逐有回来禀:“那人称是郡主青梅竹马的表哥,有要事说”陆昭昭峨眉微蹙:“是我哪位表哥?”
来人:“不识”“我的几位表哥无不是当朝要员,那个你们不识,在说我家表哥岂会如此不懂礼数,当街拦撵,莫不是乱臣贼子,看到太子在前,巧舌如簧想混到近前对太子不利,即刻给我抓起来,太后娘娘长说天大地大,皇帝和太子安危最大。”
太子骑马走在前面,听到陆昭昭一的席话,嫌恶却又顺耳:“不管什么人,今日挡了靖安郡主的道就是死罪。”
这大乾朝,对于刺客很是抵触,那人首接就被抓进了天牢,不扒层皮的是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