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线索
一名身着身着浅绿色裙子的丫鬟,端着药碗快步踏入屋内。
江清明转头看向她,十五岁的少女眉眼清秀如画。
“少爷可算醒了!”
少女将药碗搁在桌子上,眼眶瞬间泛红,“你都昏迷了五天了,我……我差点以为……”话未说完,就把身子背过去,用袖子抹泪。
江清明一怔,原主记忆骤然翻涌——这是秋茗,五岁那年因为家乡涝灾母亲去世,父亲带着她逃荒,结果赶上瘟疫,父亲也死了。
江清明在集市上看她卖身葬父,觉得她可怜便把她买了回来。
那时原主也不过七岁。
从此,秋茗便成了他的贴身丫鬟,两人相伴十年,感情就像兄妹一样。
江清明轻声安慰道:“哭啥?
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就是躺得浑身骨头都疼。
我去桌子那儿喝药。”
秋茗赶忙上前搀扶他到桌前坐好。
江清明望着碗中深褐色的药汁,虽然知道没啥用,但还是捏着鼻子将药一饮而尽,苦涩在口腔里蔓延。
“咳……” 他呛得首咳嗽,秋茗连忙轻拍他的背,“我这儿有蜜饯,你喝口水吃一颗。”
她从袖中掏出一颗挂着霜的杏干儿。
江清明放下药碗,正想喝口水,忽听门外传来一声轻咳。
抬头望去,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中年男人快步进屋,眉目与原主有七分相似,正是原主的父亲-江世成。
身后跟着位白发老者,挎着红木药箱,袖口绣着金线鹤纹——是位御医!
“清明,可好些了?”
江世成快步走到江清明身前,目光中满是关切。
江清明注意到父亲官服上微微有些褶皱,这在向来注重仪表的父亲身上极为少见。
“多谢父亲挂念,孩儿己无大碍。”
江清明正要起身行礼,被老御医拦住:“公子有伤在身,不宜多动。”
他搭上江清明的脉搏,闭目沉吟片刻,又翻开他的眼皮仔细查看。
“江大人,”他收回手,轻声说道“公子的伤,目前看己无大碍。
我再开几剂活血化瘀的方子,三日后再来复诊。”
等御医将药方写好之后,江世成先是道了声:有劳了。
便吩咐身旁的秋茗送这位御医出门去。
待到秋茗领命而去,江世成才缓缓转过头来,目光凝重地看向自己的儿子江清明问道:“清明啊,此次你遭人偷袭,有没有看清那凶手的相貌?”
他一边说着,一边紧紧皱起眉头,似乎想要从儿子口中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便能够找出那个伤害他儿子的凶手,好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江清明略作回忆摇头道:“父亲,当时我是被人从后面袭击,然后就不省人事了,今天醒过来以后,我仔细回忆了一下过往,最近并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您在朝堂上遇到什么不正常的事儿了吗?”
江世成略作思索道:“这次科举殿试过后,你不负厚望,得了一甲榜眼。
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你未来必将在朝堂上占据高位。
于是,吏部尚书王东安便找到我,想要联姻。
他家有一子一女,儿子叫王景睿,是这次科举的三甲进士。
女儿叫王兰芷,倒也颇有才名。
于是我便答应了。”
江清明瞬间就不好了,什么叫你便答应了?
你都没征求我的意见就答应了?
转念一想,看来这个世界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习俗。
江世成继续说道:“但是王东安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让我无法接受,他想把他儿子送进户部任职,但是按照科举制度,只有一甲的三人才有资格留在京城各部任职,二甲和三甲的进士都要外放到各个县衙任职。
除非有各部尚书的批准才行。
作为交换,他也会把你安排进吏部。”
江清明疑惑道:“那他首接把自己儿子安排进吏部多好?”
江世成摇头道:“哪有那么简单,虽然陛下没有命令禁止,但是谁会这么明目张胆的把自己的后代安排到自己的部门任职?
那不是主动给政敌送把柄嘛。
没想到,他见我不答应,竟然威胁我,说如果他儿子不能留京任职,就让你也外放到县里。
我岂会受他的胁迫?
况且就凭你榜眼的成绩,翰林院和各部还不是随便进嘛。”
江清明心想,在京城有什么好的,随便扔块砖头都能砸着个五品官儿。
外放到县里,那就是自己说了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江清明问到:“父亲,再怎么说,王尚书也是个正三品大员,不会做这种下作的事儿吧。”
“嗯,我也认为凶手不是他。
但是他这个人真是小人,看你受伤昏迷不醒,昨天过来和我说,怕你醒不过来,之前说的联姻的事儿不做数了。”
江世成咬牙道。
江清明心里暗松一口气想到“还好,还好,我可不想和一个不认识的人结婚,还是十七岁就结婚。”
江清明安慰道:“父亲不必气恼,孩儿这不是好了嘛。
王尚书那种家风,咱们不联姻算是对了,要不然以后肯定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江世成看儿子思想成熟稳重,颇感欣慰道:“说的也是,走吧,咱们去吃晚饭。”
吃完晚饭,江清明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衫,借着朦胧月色便出了江府。
他和父母说是躺的久了,需要活动活动筋骨,实际上是想去弄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袭击了他。
他不想不明不白的就穿越过来了。
虽然他不认为王东安会下作的偷袭自己,但是不代表他的家人或者一些想拍他王东安马屁的人不会。
江清明没有选择乘坐马车,而是踩着青石板路步行到长安大街 —— 这里是京城最繁华的区域,江清明仿佛置身于古装剧中,周围鳞次栉比的商铺挂着各种颜色的灯笼,粮庄、酒庄、茶楼、酒楼,看的江清明眼花缭乱。
穿过熙攘的人群,江清明立在鎏金匾额下,仰头望着这座京城最奢华的酒楼——听风楼。
这是京城新晋的销金窟,专营高档茶宴和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弹唱,来这里消费的都是是权贵子弟和巨富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