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希望
她想了想这时候对婆婆得称呼,略带一些别扭得开口:“娘呢?”
两个小孩子看着嫂嫂道:“娘,去上工了还没回来~”哦,这个时候人们是要上工挣工分的。
她想起来了,婆婆自己挣得工分,少的可怜,自己都不够养活自己。
家里己经没有了余粮。
看着这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也能看出来这个家庭的窘况。
起初,邱幌嫁到这个家是为了找个人帮自己分担一下那繁重的田间劳作。
哪曾想,天不遂人愿,嫁过来没多久,她那便宜丈夫就被迫去当兵了。
说起来这个事又是一个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故事。
现在,男人没有,只有孤儿寡母和一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她。
生存是最主要问题。
邱幌,无力的看着两个瘦弱的孩子。
“娘,要什么时候回来?”
她问他们。
“娘要晚上才回来,娘的活干的慢,所以中午不回来了,早上带了一个窝头中午吃。”
小男孩声音无波的说道。
“那你们两个中午饭怎么办的?”
邱幌不解的问道。
“也是窝头啊。”
小女孩说。
她有些不懂,嫂嫂怎么了,不是每天都这样吗,一首都是吃窝头啊,自从大哥走了没多久就从来没变过。
怎么嫂子还会这么问?
小女孩看看嫂嫂,又看看哥哥。
哥哥回视了她一眼没说什么。
邱幌说:“你们扶我下炕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你可以吗?
嫂嫂”小女孩问道。
“可以!”
邱幌咬咬牙,虽然额头有伤口,但是,她觉得这具身体的主要毛病还是饿的,营养不良。
忍着头晕得不适,她慢慢地下了炕。
来到了外屋,然后出了门来到院子里。
小女孩贴心的给她搬来了小板凳,她柔声道谢“谢谢你呀。”
却把小女孩震惊了一瞬。
因为,她眼中的嫂嫂对他们是冷漠的、不喜的。
今天,嫂嫂不仅没有对他和哥哥不耐烦,还对她笑,还跟她说谢谢。
她有些受宠若惊,他哥哥也一样。
往常,娘出去上工,家里只有他们三个。
嫂嫂不干活,在家里都是指示他们做。
邱幌,坐在小板凳上,想着日后得生存之计。
坐在被阳光照射得墙根处很暖和,外面是萧条的深秋之景,但是,这对农民来说却是忙碌的,丰收得时节。
以及收完这茬庄稼后冬小麦得种植季节。
忙碌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当夕阳下山,邱幌婆婆陈淑容擦黑回家的时候,推开大门看见的就是昏迷两天得儿媳妇坐在院子里,两个小的坐在门槛上,都在望着门口的方向。
看到她回来,两个孩子飞快得奔过来。
“娘~”“娘,你终于回来啦~”陈淑容抱着自己的一双儿女,身心得疲惫终于得到一点点慰藉。
她牵着两个孩子进了院子,眼中有着一丝喜悦。
“幌幌,你醒了?
还没吃饭呢吧?
娘这就去做。”
邱幌,看着己经瘦的脱像得婆婆,心里莫名有些不舒服,她微笑着对这个瘦弱得女人叫了一声“娘”陈淑容开心极了。
她觉得,儿媳妇好像变了,明明还是那个人,但是说不上来,就是有那种感觉,她变了。
好像还是变得好似不像之前那么格格不入了似的。
以前,她总是冷冷淡淡得,她和她们好似一首不是一家人,而是住在一起得陌生人。
她们进不去她得世界,她也不来她们这里。
每当不得不有交集得时候,无论说话还是目光的交会,都让你感受不到任何的善意。
但是,嫁进了她们家,做了她的儿媳妇,她还是把她当作女儿一般照顾。
毕竟,她觉得邱幌也命苦,先是下乡来了这里、然后莫名嫁进她家,嫁给她的大儿子,可还没相处多久,大儿子就去当兵了。
造化弄人,她们这种黑五类家庭,儿子当了兵,家里才能不再被欺压。
然而,儿子当了兵,家里就没了主要劳动力。
儿媳妇不行,家里就只能靠她,她也怕,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撑多久,万一哪一天她倒下了,她的一双稚嫩的儿女和这个娇弱的儿媳妇要怎么生存。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她们可能会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所以,她一首咬牙在坚持。
前段时间,她被通知儿媳妇头破血流得倒在路中间,让她回去救人得时候,看到儿媳妇脑袋下得那一大滩血,她试探她鼻息得手都颤抖得探不出任何呼吸。
还是,一起过来的老乡找来的村里的赤脚医生,简单得处理了一下伤口。
然后,就被人抬回了家里。
儿媳妇一首没醒过来,乡村医疗水平有限,这种情况只能听天由命。
她一度以为,她的这个儿媳妇可能要没了。
没想到,儿媳妇不但醒了,好像对她还释放了善意。
因为,此时此刻,她在做饭,而儿媳妇居然搬着小板凳坐在一边帮忙烧火,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得事情。
但是,儿媳妇受伤刚醒来,她也担心她得身体。”
幌幌,你去屋里躺着吧,这里小为帮我就好了。
“叫小为的小男孩,也就是她的小叔子,早就站在旁边等着给娘亲帮忙烧火了。
以前也都是他帮忙烧火,今天不知道嫂嫂怎么了,居然坐在灶火门前帮着烧火。
邱幌,看着被自己烧的浓烟呛人得灶堂,默默站起身,然后回屋了。
一顿饭也没有做很久。
没一会儿,邱幌婆婆就把小饭桌放到了炕上,然后端着一盆浓稠得红薯高粱米粥和窝窝头,还有一小碗炒蛋,外加一小碟咸菜。
邱幌看着桌上的菜沉默了一瞬。
陈淑容连忙说道:“幌幌,不知道你今天醒来,等明天,咱家杀只鸡炖了给你补一补身体。”
邱幌轻声说:“娘,不用了,鸡还是留着下鸡蛋吧。”
下午她看到了家里仅有得三只鸡,不说平时孩子们需要吃鸡蛋补充营养,就是过年怎么也得杀一只意思一下。
这么早就被杀了,以后更没得吃了。
陈淑容笑得热切:“你身体最重要,鸡还会有的,别担心,娘想办法。”
邱幌想着你有什么办法呢?
家里仅有的那点存款在她那便宜丈夫走了之后也花的差不多了。
但是,她确实需要把身体养起来,不然不管有什么计划她都实行不了。
于是,没有继续说话。
“幌幌,多吃鸡蛋~”陈淑容催促道。
这个鸡蛋也是家里为数不多的营养之物,平时舍不得吃。
两个小家伙望着那小碗炒鸡蛋都盯得要流口水了,但是没有一个人伸筷子去夹鸡蛋,都是默默夹着咸菜喝高粱红薯粥。
懂事得让人心疼。
邱幌夹了一筷子鸡蛋给小姑娘放到碗里:“依依在长身体,要补充一点营养。”
她己经记起她的这个还是小孩子的小姑子叫赵依依,小叔子叫赵亦为,她那便宜丈夫叫赵亦成。
然后,又给小叔子也夹了一筷子。
“小为一天干活也累,也要补充营养的。”
接着,又夹了一筷子给婆婆,陈淑容见她动作想要躲开,被邱幌按住了。
“娘,您最辛苦了,这一家都在靠您支撑,您最近都瘦了很多,也一起吃。”
“我不用......”“您需要,吃吧,我们一起吃,等以后我身体好了,我也会照顾好你们的。”
邱幌夹起碗里最后一点鸡蛋,放进嘴里,口齿留香,真的好好吃啊。
儿媳妇一席话说得陈淑容眼窝泛酸,泪水涟涟。
她装作不经意得拭去,邱幌看见了也不戳破,和小朋友们一样沉默得干饭。
但是,一家人这一顿饭,吃的却有些意义非凡。
那时她们都想着,日子要好起来了吧?
以后会好起来的吧?
会的,那是她们一致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