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莫谦看着他脸色的变化,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看来鹤言他们行事成功了。
“王爷那莫谦先行告退了。”
筠莫谦说道。
“且慢!”
诃吉王爷的声音在空旷的山洞中回荡,唤住了即将步出洞口的筠莫谦。
此刻的他,全然不顾筠莫谦是否识得水涵苔,毕竟,这年轻人的生死,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谅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诃吉王爷略作沉吟,随后缓缓开口:“关于你收编虎啸军之事,暂且搁置一旁。
我尚有要务需处理,这丫头,便交由你来照看。”
筠莫谦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指了指自己,疑惑地问道:“交给我?”
诃吉王爷点头如捣蒜,语气坚定:“正是!
我要你收她为徒,传授她武艺。
务必尽心教导!
硕风,你也留下,协助于他!”
筠莫谦故作为难之色,推辞道:“可是……,在下尚有任务在身。
您方才不是说过,唯有完成任务,方能赐予解药吗?”
诃吉王爷闻言,不禁揉了揉太阳穴,显得有些头疼:“我都说了,你的任务暂且搁置。
你现在的首要任务,便是教她武功。
这样吧,我再给你两瓶糖丸,暂且缓解疼痛,如何?”
筠莫谦苦笑一声,道:“糖丸虽能暂缓痛楚,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若能赐我解药,让我早日脱离这苦海,岂不更好?”
诃吉王爷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他轻轻拍了拍扶手,沉声道:“筠莫谦,你莫要得寸进尺。
本王的耐心是有限的。
解药之事,待你完成这项新任务后,我自会考虑。
但眼下,你必须接受这个安排。”
面对诃吉王爷的威压,筠莫谦无奈之下,他只能勉强点了点头,答应道:“遵命,王爷。
我会尽力教导她。”
诃吉王爷见状,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他站起身来,走到筠莫谦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筠莫谦,本王知道你是个聪明人。
只要你忠心耿耿,为我办事,本王是不会亏待你的。
解药之事,你且放心,时机成熟时,我自会给你。”
说完,诃吉王爷从袖中取出两瓶药丸,递给筠莫谦。
筠莫谦接过药丸,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药丸只是暂时缓解他体内毒素的折磨,并不能根治。
但眼下,他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多谢王爷。”
筠莫谦低声说道,随即转身看向水涵苔。
水涵苔此刻正站在一旁,从他们的谈话中大致了解了一些事情,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与微妙。
诃吉王爷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一阵风一样向着洞外掠去。
筠莫谦和水涵苔双双一愣。
水涵苔来这里将近五日,至此终于通过他们的谈话,了解到了劫持她的人之身份。
这帮人不用动用武力,光凭这什么狗屁王爷的身份,足以将她与她的族人碾压粉碎。
她很庆幸这几天没有惹怒那个猛兽一样存在的王爷而筠莫谦却是有些措手不及,他是故意给诃吉王爷制造了点麻烦,方便自己行事。
但没想到竟然首接做起了水涵苔的师父。
筠莫谦望着水涵苔,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尴尬。
他轻咳一声,试图打破这突如其来的沉默:“那个……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你就先跟着我吧。
我会教你一些防身的武功。”
水涵苔心中五味杂陈,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要学习武功,更没想到这个师父会是筠莫谦。
但事己至此,她只能硬着头皮接受现实:“多谢筠公子。”
筠莫谦摆了摆手:“别这么客气,我也是奉命行事。
不过,你放心,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筠莫谦开始教水涵苔一些基础的武功和自保技巧。
他从最基本的站桩、呼吸法开始教起,让水涵苔逐渐了解武功的奥秘。
水涵苔对武功一窍不通经常闹出笑话。
比如她在站桩时姿势不对,导致身体摇摇欲坠;在练习呼吸法时,又因为呼吸节奏不对而喘不过气来。
面对水涵苔的种种问题,筠莫谦并没有不耐烦。
他耐心地一一纠正她的动作,为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每当水涵苔犯错时,筠莫谦都会用温和的语气鼓励她:“没关系,初学者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只要你用心去学,就一定能掌握这些技巧。”
在筠莫谦的悉心教导下,水涵苔逐渐掌握了基础的武功技巧。
她的站桩越来越稳,呼吸法也越来越熟练。
半个月过去,筠莫谦开始教她一些简单的拳法和剑法。
虽然这些招式并不复杂,但对于水涵苔来说却是全新的挑战。
在学习新招式的过程中,水涵苔遇到了不少困难。
她经常因为动作不到位或力度不够而失败。
有一次,她在练习剑法时,不小心砍到了旁边的树木,差点伤到自己。
这次经历让她感到非常沮丧和挫败。
幽静的山林中,夜风轻摇,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低语着月下的秘密,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夜鸟啼鸣交织成一首悠扬的林间夜曲。
在这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水涵苔却心事重重。
自己上山己半月有余,爹爹、弟弟、婉嬷嬷和彩华定是心急如焚,满世界找她。
另外,张家对她莫名其妙的失踪,不知什么想法,会以为她逃跑了吗?
水涵苔叹了口气,自己是命里犯煞不适合成亲吗?
为什么别人成亲都可以幸幸福福的生活,而自己成个亲却这样诸般不顺?
她的思绪逐渐回到半月之前,她与张禹修成亲的那一日。
阳光洒在古朴的西岭小镇上,整个镇子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红绸挂满了街头巷尾,鞭炮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新人在众宾客翘首企盼中手牵红绸,缓缓步入喜堂。
他们按照传统习俗,完成仪式许下共度一生的誓言。
正当婚礼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名征兵官突然闯入喜堂,宣读了一份征兵令。
征兵令上明确表示,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朝廷需要征召大量青壮年男子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