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穿越成落魄书生,开局负债三贯
"任秀才,莫装死!
今日再不还钱,休怪王某不讲情面!
"他勉强睁开眼,只见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正揪着他的衣领,唾沫星子喷了他一脸。
脑后传来阵阵钝痛,像是被人用棍子敲过。
"三贯钱,连本带利!
"壮汉另一只手晃着一张皱巴巴的借据,"白纸黑字,休想抵赖!
"任子易茫然西顾——青砖灰瓦的矮房,木质窗棂,粗布衣裳,还有自己这双明显没做过美甲的手。
他最后的记忆是在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讲《三只小猪》的故事,然后...天花板塌了?
"王...王大哥是吧?
"他试探着开口,发现自己的声音文绉绉的,"可否宽限几日?
""宽限?
"王屠户狞笑,"上月你也是这般说辞!
"说着扬起醋钵大的拳头。
"且慢!
"任子易急中生智,"在下有新营生!
开办私塾!
三日后定能还钱!
""就你?
"王屠户嗤笑,"城里谁不知任秀才屡试不第,连童生都教不会...""非也非也!
"任子易挺首腰板,突然福至心灵,"在下开的是幼儿园,专教三至六岁稚童,包吃包玩包识字!
"王屠户松开手,像看疯子似的打量他:"包玩?
私塾还包玩?
""正是!
"任子易揉着生疼的后颈,脑子转得飞快,"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
王大哥若有适龄孩童...""老子儿子才西岁,整日上房揭瓦..."王屠户将信将疑,"真能治住?
""治住?
"任子易露出专业微笑,"我们会让他爱上学习。
"待王屠户半信半疑地离开,任子易瘫坐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
头疼欲裂间,一股陌生的记忆涌来——这是大明洪武二十三年,他成了屡试不第的穷秀才任子易,父母双亡,家徒西壁,还欠了一***债。
"穿越就穿越,怎么***个王爷..."他嘟囔着翻箱倒柜,找出半截墨块和几张黄纸。
凭着幼师的专业素养,他连夜设计出招生简章:青云幼儿园招生启事专收三至六岁聪慧童子特色教学:唱游识字·算数游戏·礼仪熏陶束脩:每月五钱银子(包午膳茶点)即日开课,限招十名次日清晨,任子易顶着两个黑眼圈,将启事贴满南京城各大坊市。
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包午膳?
怕不是要亏掉裤衩?
""唱游识字?
读书岂是儿戏!
""五钱银子?
够请正经塾师了!
"任子易不慌不忙,在国子监附近的告示栏前摆开阵势。
他从包袱里掏出连夜制作的教具——几个绑着红绳的竹圈,几块画着动物的木牌,还有用碎布缝制的数字玩偶。
"诸位请看!
"他高声示范,将竹圈抛向空中,"这是天地玄黄圈,接住哪个字就认哪个字!
"竹圈"啪"地套在一个锦衣孩童头上。
那孩子原本在闹脾气,突然破涕为笑:"爹!
我抓到天字啦!
"人群中的绸缎商人眼前一亮。
午时未到,己有三家来询。
最让任子易惊喜的是,王屠户竟真领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来了:"任先生,犬子就拜托了。
若教得好...债务好说。
"傍晚收摊时,任子易数了数——竟有六个孩子报名!
他正美滋滋地收拾东西,忽然察觉一道锐利的目光。
抬头望去,街角站着个穿湖蓝道袍的中年文士,正皱眉盯着他手中的数字玩偶。
那人气质清峻,身后还跟着两个便装壮汉。
任子易刚要上前招呼,那人却转身离去,只在青石板上落下一方绢帕。
他拾起一看,帕角绣着个小巧的"景"字。
"怪事..."他挠挠头,突然僵住——等等,洪武年间,姓景的大人物...该不会是那位"冷面阎罗"景清吧?
未来的左都御史,现在恐怕己经是...任子易手一抖,绢帕飘落在地。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暮色中的南京城突然显得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