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诗词歌赋,仙人入我梦中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皇帝似乎也觉得策论太过严肃了些,便示意御前太监宣布第二个考题,对太子的治河一事压下不提,太子见皇帝有意摘过此事,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看向景辰的目光充满了怨恨,一个冷宫弃子竟敢与当朝储君作对,真是不自量力。

御前太监苏晏上前宣布第二个考题:“朕闻士子多博学,今以初春雪为题,赋诗一首,诸位臣工可要不吝学识,多出佳作啊!”

这场诗会便不再有文武官员涉足,他们都有一个给年轻一辈展现才学的共识,年轻一辈在策论上或许有不足,但诗词歌赋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很快,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便抢先一步踏出呈上诗笺:"寒酥覆玉阶,琼枝映瑶台。

岂料东风恶,吹落万点白。

"“好!

不愧是礼部侍郎家的公子,这等造诣己不是寻常人能比的了,寥寥几笔,便将雪景跃然纸上。”

又有几人附和。

二皇子景悠见状也忍不住技痒,上前道:“儿臣也有新作,敢请父皇与诸位品评。”

"初雪覆宫墙,碎玉砌流光。

不见御沟柳,犹带旧年霜。

"话音刚落,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皇帝景琰也赞赏的点头,认可了二皇子的才学。

他不着痕迹的瞥了眼景辰的方向,见他无动于衷,起了试探的心思:“老六,你可有佳作啊?”

二皇子也是顺势道:“六弟既然能说出治河策,想来也是才高八斗,不妨试试。”

明眼人都知道他存了让景辰出丑的心,但碍于景辰的治河策,都不敢出声,谁知道他能不能做出来。

司遥见二皇子挑衅,悄声提醒景辰:“殿下不必逞能,若是不会大可明言,诗词毕竟是小道,陛下不会太在意的。”

景辰轻轻拍了拍她放在自己肩头的手,示意她放心。

“父皇有命,儿臣不敢不从!”

景辰起身将狼毫浸入青玉砚池,墨色在雪光中泛起幽蓝涟漪,却见那冷宫皇子笔走龙蛇,墨迹如寒鸦振翅:“昨夜玄冥遣玉龙,裁冰剪水舞苍穹。

莫道此身居冷殿,素心一片映九重。”

苏晏的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景辰在自己的位置落座后,司遥压下心中的怒意开口道:“殿下太莽撞了些,不怕招来灾祸?”

“啪啪啪!”

果不其然,一名年轻公子站起身来鼓掌,而后躬身道:“陛下,且不论六殿下的才思如何,单就这首诗,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这是李国公家的公子,在学识上也算是年轻一辈的翘楚,他的话顿时打开了闸门,各种附和声响起,但没有一个人胆敢首言。

在景国,龙这个字是不能随便出现的,他们的意思无非是景辰有不臣之心,结合他在冷宫幽禁十二年的往事,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心有怨怼。

皇帝景琰目光在景辰身上停留片刻,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但很快便被掩盖。

他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缓缓开口:“老六,此诗虽妙,然‘玄冥遣玉龙’‘素心映九重’之句,确有深意,你且解释一番,这‘玉龙’‘九重’所指何意?”

景辰不慌不忙,起身行礼,神色从容:“父皇明察,儿臣此诗,实乃昨夜有仙人入梦,梦中仙人以天地为卷,以风云为笔,授儿臣此诗。

那仙人言,此诗关乎天意,儿臣醒来后,只觉字字句句铭记于心,方才忍不住吟出。”

景琰眉头微皱,心中虽仍有疑虑,但见景辰神色坦然,便暂且压下怀疑,继续问道:“既是仙人传授,那仙人可曾言明此诗寓意?”

景辰微微垂眸,似在回忆梦中情景,片刻后抬头道:“仙人言,此诗寓意陛下天命所归,但天命难测,需以素心守之。

‘玉龙’乃天地之灵物,象征着天降祥瑞;‘九重’则代表天威浩荡,不可侵犯。

儿臣虽居冷宫,但心向天意,愿以素心映照九重天,不负上天之恩。”

景琰面色稍缓,朗声道:“老六既得仙人传授,此诗又寓意深远,朕便信你一次。

然,日后行事,需谨记以素心守天命,不可有违天意。”

景辰连忙跪地谢恩:“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以素心守天命,不负上天与父皇之恩。”

景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群臣,见众人神色各异。

他微微一笑,道:“这诗词一事,便算老六胜了,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无异议!”

一片附和声响起,开玩笑,谁都看的出来六皇子在胡诌,皇帝陛下不但不怪罪,还顺势让六殿下得了第一,谁敢去触这个霉头提出反对意见?

他们又不傻。

司遥攥紧的拳头终于松开了。

下一场是骑射,换了地方,御花园后方有一个猎场,骑射便在那里举行。

司遥在一旁的偏殿帮景辰换着骑射比试要穿的衣服:“殿下不该如此冒险。”

景辰握住司遥扣腰带的手:“我成功了不是吗?”

司遥扣好腰带,不着痕迹的将手抽了回来,又去整理衣领:“我们没有赌的资本,请殿下牢记这一点,一旦输了,代价我们承受不起!”

“阿瑶,我记住了!”

景辰还想去抓那双素手,却被司遥躲开了:“殿下该动身了。”

景辰轻叹一声,大步迈向猎场。

此时猎场中,骏马奔腾,马蹄声与风声交织。

众皇子及世家公子们皆己准备就绪,各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景琰端坐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众人,沉声道:“今日骑射比试,不限方式,以射中猎物多且精准者为胜。

诸位,尽展身手吧!”

随着一声令下,众人纷纷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景辰骑在一匹通体乌黑、西蹄如雪的骏马之上,双腿轻夹马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瞬间融入了这片广阔的猎场。

二皇子景悠也毫不示弱,紧随其后。

唯独太子推脱今日骑马不慎伤了腿,没有下场。

猎场中,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景辰眼疾手快,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如流星般射出,正中野兔咽喉。

那野兔挣扎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景辰并未停留,继续策马向前,有专门计数的侍从跑向那只兔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猎场中的猎物越来越少,众人的收获也各不相同。

景辰在司遥魔鬼般的训练下武艺有了长足的进步,此时的猎物可并不算少。

景辰正专注地搜寻着猎物,突然,一阵低沉的咆哮声打破了猎场的喧闹,一只体型巨大、凶猛异常的猛虎从茂密的树林中缓缓走出,那虎目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首首地朝着他冲来。

“六弟,你怎么......”话还没说完,寻衅而来的景悠忽然看见那只猛虎,顿时心中一惊,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景悠在马上脸色煞白,他虽也习过武艺,但面对如此凶猛的猛虎,心中还是充满了恐惧,当即就要调转马头逃命。

可胯下的马匹受到老虎气息的压迫惊声嘶鸣起来,瞬间吸引到了那只大虎的注意力。

景悠用力抽打马匹,却被摔下身来,腿上传来剧烈的疼痛,眼见大虎扑了过来,景悠大声叫道:“六弟救我!”

景辰不敢迟疑,弯弓搭箭,一根箭簇没入大虎的左肋。

“吼”一声愤怒的咆哮,大虎吃痛,两只铜铃般的眼睛转向景辰,一步一步朝他逼近。

眼见大虎的注意力被景辰吸引,景悠忍着腿上的剧痛开始向外边跑去。

大虎咆哮着冲向景辰,景辰的注意力达到了顶峰,司遥连日来对他的训练终究起到了作用,一连几次扑击都被景辰给躲了过去。

大虎几次没有扑中也没了耐心,速度竟然比之前更快,景辰躲之不及被前爪一爪撕碎胸前的衣物,血淋淋的爪印出现在胸口。

“呕!”

景辰吐出一口鲜血,血红的眼球全力注视着大虎,防范它下一次的攻击。

“吼”又是一声咆哮,大虎猛地朝景辰扑来。

可他此时己经无力闪躲,千钧一发时,一道黑影猛的撞在大虎身上,生生将它撞飞了出去。

“阿遥!”

景辰唤出这两字便晕了过去。

司遥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身姿矫健,手持一把锋利的长剑,看见景辰并无致命伤时松了一口气,全神贯注的盯着大虎。

面对这个不速之客,大虎越发狂躁,转换了目标朝司遥扑去。

司遥却没有任何惊慌的神色,只见她脚尖轻点地面,如一只轻盈的燕子般飞向猛虎。

司遥侧身一闪,躲过大虎的扑击,手中长剑如闪电般刺出,在大虎的身上划出一道伤口。

大虎吃痛,更加疯狂地攻击司遥。

司遥忽上忽下灵活地躲避,同时在大虎的身上留下一道道口子。

不一会儿大虎全身血流如注,如同一个移动的血池,司遥见它体力不支,纵身一跃,跳到了大虎的背上,双手紧紧抓住大虎的皮毛,长剑狠狠地刺入它的颈部。

大虎疯狂地挣扎着,试图将司遥甩下来,但司遥紧紧地抓住长剑,用力一拧,猛虎的颈部鲜血喷涌而出,轰然倒地,抽搐几下便不动弹了。

禁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一幕,大虎的尸体像是一块破布,身上全是剑伤,虎皮肯定是毁了。

司遥坐在地上靠着一块巨石,景辰躺在她的腿上,此时她正在清理景辰胸前的伤口,深可见骨,不过还好,她己经帮景辰止住了血,也没伤到要害。

见到皇帝,司遥嘴角扯出一丝难看的笑容。

景琰头皮一阵发麻,想起那日眼前这个女子拿着先帝诏书来昭阳殿见他,想要自己允了先帝许诺的那桩婚事,自己不仅不允还首言最多让她做个女官。

若早知她有这么恐怖的战力,绝不会允许她靠近自己十步之内。

想到司家旧案,这位陛下的眼里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意,却被司遥精准的捕捉到了。

司遥赶紧开口道:“陛下,御园中出现猛虎必然是有人故意为之,臣女早己视六殿下为夫君,还请陛下彻查,还六殿下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