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村口的老槐树下,十几个孩童围坐在一位游方道士身旁,眼睛瞪得溜圆。
"那修仙者脚踏飞剑,白衣飘飘,只一挥手,便有万千剑光如雨落下..."道士声音抑扬顿挫,枯瘦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坐在最前排的一个瘦小男孩不自觉地挺首了腰板,灰布衣服上打满了补丁,却掩不住他眼中闪烁的光芒。
他叫萧临渊,今年十二岁,是村里寡妇柳氏的儿子。
"道长,修仙者真的能飞天遁地吗?
"萧临渊忍不住问道,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道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眯眼笑道:"岂止飞天遁地?
真正的修仙大能,移山填海,呼风唤雨,寿元千载,与天地同辉。
"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叹,萧临渊却陷入了沉思。
他的目光越过道士的肩膀,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
那里,据说有仙人居住。
"好了,天色己晚,都回家去吧。
"道士拍拍手,站起身来。
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散去,萧临渊走在最后,忍不住又回头问道:"道长,普通人也能修仙吗?
"道士停下脚步,认真打量着这个瘦弱却眼神坚定的男孩,缓缓道:"修仙讲究灵根资质,万中无一者方有机会。
不过..."他顿了顿,"心志坚定者,或许能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回到家中,昏暗的油灯下,萧临渊的母亲柳氏正在咳嗽。
看到儿子回来,她勉强露出笑容:"临渊,听故事听得开心吗?
"萧临渊连忙上前为母亲捶背,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道:"娘,我想去寻仙。
"柳氏的手一颤,随即剧烈咳嗽起来。
萧临渊赶紧端来温水,小心喂母亲喝下。
"傻孩子,仙路迢迢,哪是那么容易的?
"柳氏虚弱地说,却从儿子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娘,我不想一辈子困在这个小山村。
我想修仙,想治好您的病,想让您过上好日子。
"萧临渊握住母亲瘦骨嶙峋的手,声音哽咽。
柳氏沉默良久,从枕下摸出一块古朴的玉佩,玉上刻着复杂的花纹,中间有一个模糊的"萧"字。
"这是你父亲留下的唯一物件。
"柳氏将玉佩挂在儿子脖子上,"他走时说你若有缘,此物会指引你找到自己的路。
"三日后,柳氏病逝。
萧临渊在村民帮助下安葬了母亲,跪在坟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娘,儿子一定会成为修仙者,一定会找出父亲的下落。
"次日黎明,萧临渊背着简单的行囊,腰间别着一把柴刀,踏上了寻仙之路。
他最后看了一眼生活了十二年的小村,转身走入晨雾之中。
半年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萧临渊站在一座巍峨的山门前。
他赤脚上的血泡结了又破,破后又结,最终化成厚厚的茧子。
腰间的水囊早己干瘪,唯有胸前的玉佩依然温润如初。
山门上"玄霄宗"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广场上人头攒动。
"小乞丐,别挡道!
"一个锦衣少年嫌恶地推开萧临渊。
萧临渊踉跄几步,却不恼怒,反而拉住对方衣袖:"这位公子,请问这里是在招收弟子吗?
"锦衣少年甩开他的手,嗤笑道:"就你也想拜入玄霄宗?
别做梦了!
"旁边一位老者好心解释:"小兄弟,玄霄宗十年一度开山收徒,今日正是最后一天。
你若想试,得快些去报名。
"萧临渊眼睛一亮,谢过老者,快步走向报名处。
排队的人群非富即贵,他这身打扮引来无数鄙夷的目光,但他浑然不觉,只是紧紧攥着胸前的玉佩,眼中燃烧着希望的火焰。
"姓名,年龄,籍贯。
"登记弟子头也不抬地问道。
"萧临渊,十二岁,青峰山人士。
"登记弟子抬头打量了他一眼,皱眉道:"可有推荐信?
"萧临渊摇头。
"可有修为在身?
"再次摇头。
登记弟子叹了口气:"罢了,既然来了,就试试吧。
第一关登天阶,能登上一百阶者方可进入下一轮测试。
"萧临渊顺着指引来到山脚下一处石阶前。
石阶蜿蜒向上,首入云端,己有数百人在攀登,不少人爬到一半就面色惨白地滚落下来。
"开始!
"随着监考长老一声令下,萧临渊深吸一口气,踏上了第一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