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郑檀定名

莲香渐消 脚很痛 2025-05-24 17:08:2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再说赵氏出了郑家,从村道往北走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回到了家。

赵氏一进门,正好看到沈全要出去,便道:“今日你不是请了沐哥儿的先生吃晚饭,现在这个时辰要到哪儿去?”

沈全听了,啊呀一声:“我浑忘了,刚刚王掌柜说宫里头流出来一批新兴的花样,我正要赶到铺子里去,今日怕是回不来了。”

赵氏一皱眉:“哪里就这么急了,等王掌柜督促着做成一两匹布你看看不就行了,巴巴的跑到城里去过夜,怕是惦记着哪个相好的了吧,家里头左一个右一个的小老婆就不说了,外头还去沾花惹草。”

赵氏似是认定了沈全要去喝花酒,愈发来了劲,沈全听得不耐烦,喝了一声住嘴,骂道:“你生得出儿子我也用不着纳妾,自己没本事还连带着涟涟也生不出儿子,你还会点什么?

就知道在家闹!”

沈全说完就往外走,首往城里去,赵氏听了沈全这么一番话,先是愣住了,等反应过来,拎了身边的一根柴火棒就要找沈全拼命,幸好张妈听到声响跑来死死的抱住了,又叫了杨柳和苏妈妈一起把赵氏拖进了房间,赵氏伤了心,只顾着喘气和哭闹,被苏妈妈劝了好些时候才平复下来,此时己是未时三刻了,赵氏忽然想起沈涟的鸡蛋面,连忙让张妈做了,又让杨柳将方才炖着的鱼汤一起给沈涟端了去,又吩咐着别让沈涟知道刚才的事儿,只说家里面吃完了,现做成的,所以晚了一些,杨柳一一应了,端了东西就去了郑家。

沈涟正给元儿喂奶,听得杨柳叫门的声音,就唉了一声说门没锁。

杨柳进来放下了食盒,帮忙哄着元儿,让沈涟先吃了面。

沈涟却是没开口问怎么这么晚才来的话,杨柳也不好突兀的开口,就问道:“小小姐的名字定了没有?

之前姑爷说要请张瞎子算一算的。”

杨柳是沈家丫头,所以也就一首称沈涟为小姐,沈涟吃完一口鸡蛋,回道:“还没有,张瞎子说元儿命中缺木,需取了从木的字,本来婆婆想说就叫郑木,只是这重了沐哥儿的名了,郑林郑森又太男孩子了一些,所以还没想好,不过倒是想了一些了。”

沈涟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张红纸,上头有七八个名字,“原本是想让村里的郑举人去取名的,可怕婆婆不高兴。

你将这些名字拿去给泷哥儿看看,他念的书多,让他帮忙想一个吧。”

杨柳应了,将红纸折好贴身放好,又等沈涟吃完了,将元儿哄睡着了才回去。

杨柳回到沈家,立马将红纸给了赵氏,并将沈涟的话一字不差的回了赵氏,赵氏点点头:“也好,想来他们郑家也取不出什么好名字。”

赵氏打开红纸看了看,勉强认全了里面的名字,又将红纸给了杨柳,让他给沈泷送去。

沈泷正从书房拿了书往自己房间走,杨柳上前将红纸给了,又把沈涟的意思说了,沈泷连连答应下来。

自得了这桩差事,沈泷一连两天在书房翻古籍,说是要给自己外甥女取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好名字,赵氏笑骂了两句也就随他去了,沈全依旧是后院的事儿是万事不理的,故而沈泷这两日比往常倒是轻松了一些,待否定了沈涟夫妇俩取的那些名字后,沈泷给了沈涟两个名字——沈枬和沈棽,前一个名字出自《敦煌变文集》中的“檀枬霭霭,龙麝勳勳”,后一个名字出自《东都赋》“凤盖棽丽,和銮玲珑”。

沈涟很是喜欢,晚上就给郑肃看了,郑肃亦是开心,只是两个名字让他们都很难取舍,沈泷写了两个来,想必他也是难分哪个更好,沈涟提议不如让元儿自己来定,念到哪个她笑了就取哪一个,不曾想沈涟念了好几遍元儿都不笑,郑肃便说:“不如把泷哥儿后边的那句诗也念上。”

沈涟点头又开始念,念至“檀枬霭霭”时,元儿便笑了,沈涟拍手笑道:“她爱沈枬这个名字呢。”

郑肃皱眉一想,摇头道:“你念沈枬她就不理,念后头的诗就笑了,莫不是她喜欢那句诗?”

郑肃将沈涟手中的红纸拿过,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给元儿听,发现每次念到“檀”,元儿就笑,郑肃将红纸往桌上一扔,哈哈一笑:“月子都还没过呢,你就有给自己定名字的心思了,真聪明!

好,你喜欢檀就檀,就叫郑檀吧!”

沈涟原本还纳闷,见郑肃这么一番动作,心里也是乐开了花,点头应和:“郑檀,也是好名字呢!”

郑肃将元儿托起:“对,咱们自己取的好名字!”

唬得沈涟急忙叫郑肃放下,嗔道:“还没满月呢,伤到了怎么办。”

郑肃笑道:“这么聪明的女儿,宝贝还来不及,哪里能伤到她了。”

就这样,郑檀的名字定下了,而沈涟也是安安稳稳地吃着娘家做来的菜过了月子,张氏忙着伺候自己的女儿,对赵氏来照顾沈涟自然是乐见的,只是有时候还是会抱怨几句赵氏只拿那么几样菜来给沈涟,也不说留一点给郑肃吃。

赵氏送的皆是下奶的鱼肉汤类,张氏的话虽说指的是郑肃,其实大家都知道她还想着赵氏能拿一点给她的女儿郑翠呢,赵氏听杨柳回了这话,心里更是觉得当初将沈涟嫁出去是个错,好在苏妈妈劝着说姑爷是好的,才让赵氏些些平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