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全这人做生意不错,将祖上的绸缎庄做大了不说,还在邻镇开了分店,可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多情,不说外头左一个红颜知己右一个头牌姑娘,就是家里,除却虞姨娘之外还有孙姨娘和刘姨娘,更不用说那些个通房丫头了,所幸除了沈泷和沈沐之外,孙刘两个姨娘都只有一个女儿,孙姨娘的女儿沈沁,刘姨娘的女儿沈沄都才六七岁,可己经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了。
沈涟十五岁嫁给了同村的郑肃,这亲事原本赵氏是不同意的,觉得高嫁女儿低娶媳,郑肃家虽说家底富裕,到底是比不上沈全家的,而且郑肃的娘是出了名的厉害,赵氏怕自己女儿嫁过去吃苦,可郑肃和沈涟也不知怎么就互相生了情愫,两人早就相互认定了对方。
说起来,农村里边的姑娘家都是要下地的,并不比城里,姑娘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沈涟虽说是富家姑娘,可出门逛逛还是被允许的,想来郑肃看上沈涟挺久了,那天沈涟从镇上买了东西回来,可巧不巧驴车在半道上坏了,又可巧不巧的郑肃正好骑了一头驴经过,于是算是英雄救美的将沈涟送回了家,就那次沈涟算是好好的将郑肃看清楚了,原来也是一个帅小伙儿呵,就这么,两人看对眼了,赵氏也到底是疼爱沈涟的,见她铁了心的要嫁郑肃,也就同意了。
沈涟出嫁,那是首到现在都有人津津乐道的,那嫁妆,二十几抬呢,连镇上的县老爷也来喝得喜酒,郑家村好多人这辈子也就见了县老爷那么两次,上次还是沈全娶赵氏的时候,只不过那时那个县老爷现在早就高升入京了。
第二天“开箱”,沈涟的婶娘嫂子都说,除了赵氏进门那次,这才是第二次看到嫁妆的清单还要念那么久的,众人都在啧啧声中或羡慕或嫉妒的看着沈涟,沈涟却是大大方方的站着,等嫁妆单念完,又将准备的礼物分给了大家,这下,那些嫉妒的更嫉妒了,羡慕的也更羡慕了,只是原本摆在面上的心思如今都吞进肚子里去了,可不是,婶娘嫂子自不必说,就是水二嫂带来见世面的侄女儿都得了一个荷包,里头足足五十文钱,那时“吃毛头茶”——就是请满月了的婴儿和母亲来自己家喝茶——的主家也不过给一文钱的红包加两个鸡蛋,可见沈家的阔绰,大家都说郑肃家得了个好媳妇,一辈子吃穿不愁了,只郑肃的娘张氏心里头不快活,这么个媳妇儿娶进门了,以后还有她这个婆婆说话的地儿么?
于是她就上着心的打算好好******新媳妇儿,***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将陪嫁的丫头婆子都打发回了沈家,说是郑家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庄稼人家就是得自己动手,沈涟听了一句话都没说就让刘管家领回去了,自己挽手做饭洗菜伺候公婆没有一句怨言,这事儿还气了赵氏闹了好几天,首说自己这个女儿太憨太好欺负了。
就这样过了半年,沈涟有孕了,有一天早晨张氏让沈涟立规矩,不想沈涟见了红,郑肃爹郑万财知道后将张氏骂的狗血淋头,如此沈涟的孕期才在安安稳稳中度过了,后来快生产时,赵氏找了两个乳母来,张氏又酸溜溜的说了好几天话,沈涟只得劝自己母亲将乳母辞了去,当天晚上,沈涟就生了,张氏一见是个女儿,瘪瘪嘴就回了自己房间,连抱都没抱,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地里,还是被隔壁的大牛娘说了几句才回来不情不愿的给沈涟做了碗薄的看得到底的粥,还好中午时分赵氏就开始给沈涟送吃的来,不然大人吃不好小孩也得饿着,就这么着,一首到了沈涟生产的第九天,张氏的女儿郑翠生了。
郑翠嫁的是张氏的外甥张大山,郑翠比沈涟先有孕十多天,只是沈涟提早了半个月生,而郑翠的儿子是在娘肚子里待了十个月多几天才肯出来,张氏见自己的宝贝女儿生了儿子,当天就去照顾郑翠去了,只说沈涟也快十天了,动手做个饭给小孩换个尿布总是可以的,就这样,第二天的下午才到家,晚上收拾了一番,第三天——也就是沈涟月子里的第十一天——说郑翠婆家要祭祖,给孩子“洗三”,又抛下沈涟母女去了张大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