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掠过锈蚀炮管,发出呜咽般的嘶鸣。
沙粒卷过焦黑的车辙印,几具风化骆驼尸骸旁,散落着撕碎的羊皮地图。
沙暴边缘隐约可见半坍塌的混凝土工事,墙面上布满弹孔裂痕。
一个裹着头巾的老兵蜷在断墙下,颤抖的手指摩挲着照片——上面是他再也回不去的绿洲家园。
西伯利亚的冻土早己融化,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黄沙。
工程师陈岩蜷缩在掩体后,耳畔是电磁步枪的尖啸声。
他死死攥住胸前的金属吊坠——那是女儿小雨留下的最后一件遗物。
三天前,中亚联盟的轰炸机摧毁了上海第三避难所,连同他仅剩的亲人。
“陈工!
反应堆冷却剂管线又裂了!”
副手王拓的声音从防辐射面罩里闷闷传来。
在地下百米的国家核心研究所中,陈岩抹了把面罩上的冰碴,抬头望向了数十米高的半球形的超级设备。
那是华夏国最高机密——代号“烛龙”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
它的银色外壳上布满裂痕,像一头伤痕累累的巨兽匍匐在戈壁中。
2. 熔炉中的微光地下实验室的屏幕上跳动着血红的警告。
“氚浓度超标200%……磁场约束即将失效!”
警报声中,陈岩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翻飞。
他能感觉到背后总工程师周明远的目光——那位白发老人己经72小时未眠,军绿色制服上还沾着三天前空袭时的墙灰。
“启动备用超导线圈!”
周明远突然按住陈岩的肩膀,“用我的权限。”
嗡鸣声骤然拔高。
全息投影中,首径三米的环形装置迸发出幽蓝光芒,仿佛将整个银河系压缩在方寸之间。
陈岩的瞳孔被映成深蓝色,就像女儿曾经最爱的海洋。
3. 墓碑上的方程式当反应堆输出功率稳定在1.2亿千瓦时,掩体外传来零星的欢呼。
陈岩却悄悄退到废墟背面。
残破的纪念碑上刻着2023年气候公约签署国的名单,如今己被酸雨腐蚀得模糊不清。
他颤抖着掏出激光笔,在斑驳的石面上刻下一行新公式:E=γmc——这是今晨突破的磁场曲率补偿算法,能让聚变反应效率提升19%。
“小雨,爸爸把星星装进方程式了。”
他对着吊坠呢喃。
远处,欧盟的侦察无人机正掠过天际,机翼上喷绘的十字军徽早己被沙尘磨蚀。
4. 新年的葬礼午夜十二点,实验堆顶端的蓝色光柱刺破云层。
戈壁滩上数千名科学家和士兵同时抬头,看着这道光柱将沙暴撕开一道裂口。
“我们成功了!”
王拓扯下面罩,露出满是冻疮的脸。
陈岩却盯着手腕上的老式机械表。
表盘玻璃碎了,但指针依然固执地走向12:07——那是上海避难所坍塌的精确时刻。
光柱中飘浮的尘埃像极了那日纷扬的混凝土碎末,每一粒都裹挟着哭喊。
周明远的声音通过广播响彻基地:“这不是一个国家的胜利,是全人类……”话音未落,南美联邦的导弹在五公里外炸开。
蓝色光柱晃了晃,依然倔强地矗立着,如同文明将熄未熄的余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