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名***者沉默地站成螺旋形人链,他们***的左臂统一烙着荧光编码,那是《地球阵亡者数据库》的查询编号,每个人身上都跃动着至少二十个阵亡亲友的电子墓志铭。
一名失去双腿的老兵坐在磁浮轮椅上,胸前挂着改装过的神经投影仪。
随着他手指颤动,空中浮现出不断增殖的黑色数字:2,387,651——这是本月全球战争死亡人数统计。
数字边缘粘连着细微的代码残影,隐约能辨认出联合国旧版主页的CSS样式,仿佛整个人类文明正在被暴力拆解成原始数据流。
“我们不是电池!”
来自南非的少女突然扯开防毒面罩,她的声带因吸入过多焦化铝微粒而沙哑。
人们跟着掀起外套,露出内衬上夜光涂料绘制的图案:被导弹贯穿的DNA双螺旋。
嵌在柏油路缝隙里的纳米传感器受到声波震动,开始播放在线讣告。
二十三种语言的悼词在雨水中交织,首到军用电磁脉冲器发出尖啸,所有电子设备同时烧毁。
举着防爆盾的士兵阵列后方,上尉安德森摸向腰间的次声波驱散器。
当他看到队列最前排的白裙小女孩正用机械义肢捧着一盆蓝藻——那是上周刚公布的空气净化原种,被神经增强器改造过的手指突然抽搐着垂落。
五百米外的指挥车里,监控屏弹出生物特征提示:检测到士兵群体肾上腺素水平下降42%。
酸雨在这一刻忽然转稠,有人惊呼着指向天空。
破碎的臭氧层漏下一缕罕见的阳光,恰好穿过***者用残存无人机拼成的人造星座。
那是由137架微型飞行器组成的猎户座,每架都携带着战乱地区孩童的语音胶囊,此刻正循环播放着同一句话,用237种方言汇成宇宙尺度的共鸣:“妈妈,天上为什么有星星在流血?”
时间:2066年3月18日2. 量子会议厅的博弈日内瓦地下三百米的量子加密会议室内,全息投影将十二国代表的面孔切割成像素碎片。
华夏国首席科学家周临渊(周明远之孙)的虚拟影像突然凝实,他身后的数据流显示着完整的可控核聚变参数链。
“共享技术可以,”他点击空中悬浮的红色警告标识,“但必须销毁所有国家级的核武控制系统——包括华夏的‘昆仑’系统。”
北美联邦代表的全息影像剧烈闪烁:“这是科技绑架!”
“不,”周临渊调出实时卫星图,被酸雨腐蚀的五大洲陆地在屏幕上溃烂般蠕动,“这是人类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3. 实验室里的政变上海崇明岛地下城B-7层,物理学家唐雨薇正在给反应堆安装第47代约束环。
突然闯入的士兵用枪托砸碎了她的光谱仪。
“奉最高委员会命令,所有研究资料即刻封存!”
唐雨薇护住胸前的蓝星徽章——那是三小时前刚收到的秘密邮件附件,印着“科协筹备会”的量子水印。
她突然抓起桌上的液态氦容器:“再靠近一步,我就让这里变成-270℃的坟墓!”
冷冻警报响彻走廊时,她己从通风管道爬向地下城的“暗网”节点。
4. 南极的誓约七十三个国家的237名顶尖科学家,通过脑机接口在南极冰盖下的中微子通讯站完成意识同步。
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伊万诺夫的意识体在虚拟空间展开星图:“我们不需要新国界,需要的是以奥尔特云为边疆的文明。”
周临渊的意识流化作金色代码洪流,将可控核聚变技术拆解成十万个知识模块:“每个模块需三人以上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共同解密——这是防止技术垄断的终极协议。”
日本生物学家山本绫的虚拟形象突然举起右手,腕部浮现《京都议定书》的原始电子签名:“我提议,入会考核增设伦理审查:任何研究不得成为战争的帮凶。”
5. 启明星下的宣言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板时,蓝星科协的成立仪式通过引力波广播传遍全球。
唐雨薇站在月球澄海基地的环形山巅,脚下是正在组装的“家园1号”飞船骨架。
“这不是某个国家的胜利,”她的面罩映出地球伤痕累累的轮廓,“而是七十亿人共用同一套基因编码创造的奇迹。”
地面上,某个东南亚贫民窟里,十二岁孤儿阿塔拉用捡来的AR眼镜看着首播。
当听到“所有通过考核者不论出身皆可入会”时,他偷偷擦掉眼泪,在废金属板上刻下人生第一个公式:Ek=1/2mv²6. 暗涌仪式结束后,北美联邦代表在加密频道发出冷笑:“给他们二十年狂欢又如何?
等月球基地建成……”他的话语被突然切入的警报打断。
监控画面显示,周临渊办公室的暗格里,第二代聚变堆设计图正在自动焚毁。
全息屏上跳出一行中文:“知识应如光,不该是锁在匣中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