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小李上任第一天,就在小区公告栏贴出了巨幅的“石榴小区改造计划”,措辞华丽,蓝图宏伟,跟我当年画的饼一个味道。
他还建了个业主群,把自己设置成群主,每天在里面嘘寒问暖,发布“工作简报”,一副亲民爱民的模样。
要不是我知道他骨子里是什么货色,我差点就信了。
很快,他的“改造”开始了。第一项,就是给所有楼顶重做防水。
我冷笑。这招我熟。公共维修基金,是最好下手的肥肉。
施工队开进了小区,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脖子上戴着大金链子的男人。我让胖刘去打听,胖刘的儿媳妇在街道办上班,消息灵通。
“陈姐,打听清楚了!那人是小李主任的小舅子!”
我点了点头,一切都对上了。
接下来几天,我天天在小区里溜达。工人用的防水涂料,是最劣种的牌子,气味刺鼻,桶身上连生产日期都模糊不清。我还看见他们把挖出来的建筑垃圾,就近找个花坛埋了,省了清运费。
而小李,每天西装革履地来视察一圈,背着手,跟小舅子嘀嘀咕咕,然后拍几张工人们“挥汗如雨”的照片发到业主群里,配文:“为建设美好家园,兄弟们辛苦了!”
群里一片点赞和感谢。
“李主任真是办实事的好干部!”
“跟着李主任,咱们小区有盼头了!”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愚蠢的吹捧,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这帮居民,太好糊弄了。他们不知道,他们交上去的每一分维修基金,都在变成小李小舅子脖子上的金链子,和他俩在外面饭局上点的硬菜。
证据。我需要铁证。
我盯上了李大妈家。她家住顶楼,是这次防水改造的“重点关照对象”。小李还特意带着人去她家慰问,拍了照片发群里,说保证“滴水不漏”。
改造完第三天,下了一场大雨。
我算着时间,提着一袋水果敲开了李大妈的门。
“李大妈,下雨天在家闷不闷,我来陪你说说话。”
李大妈热情地把我让进屋。我一进门,就直奔厨房。
“哎哟,这……”我指着她家厨房天花板,那里正“啪嗒、啪嗒”地往下滴着浑黄的水珠,墙角已经洇湿了一大片。
李大妈的脸瞬间垮了:“可不是嘛!刚修好的,还不如以前呢!找了物业好几次,都说让等着,小李主任也说会处理,到现在都没人影!”
“这不行啊,”我义愤填膺,“这新材料肯定有问题!大妈,你别急,我给你拍个照,留个证据。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拿出我的老年智能机,对着那片水渍,从各个角度,开了闪光灯,拍得清清楚楚。
“大妈,你信我,这事儿我帮你盯着。”
照片,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