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建于上世纪的砖木老宅墙面斑驳,露出内里暗红的砖块,木质窗棂在风雨中吱呀作响,像极了祖父临终前沙哑的咳嗽声。
推开虚掩的木门,一股混合着中药陈香与潮湿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堂屋正中央供奉着祖父的遗像,照片里戴着圆框眼镜的老人面带微笑,仿佛正透过岁月注视着他。
供桌上的青瓷香炉里,几缕青烟袅袅升起,在昏暗的光线中勾勒出虚幻的轨迹。
"小羽,该写作业了。
"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久病不愈的疲惫。
林羽应了一声,却鬼使神差地走向祖父生前的房间。
这间屋子自老人去世后便一首保持原样,褪色的蓝布门帘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陈旧的书架。
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医书,《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的封皮早己泛黄发脆,书页间还夹着祖父亲手绘制的人体穴位图。
在书架最底层,放着一个古朴的檀木盒子,铜锁扣上刻着"守仁堂"三个篆字——那是祖父行医时的名号。
林羽轻轻打开盒子,里面十二根银针整齐排列在红丝绒垫上,每一根都打磨得锃亮,针尖泛着幽幽的银光。
盒子旁边是三本线装医书,扉页上"林守仁"三个字力透纸背,仿佛还带着祖父握笔时的温度。
他记得祖父常说,这银针和医书,是几代人传下来的吃饭家伙。
七岁那年的雨夜,隔壁王大爷突发急性胃痛,被家人背着冲进老宅。
祖父二话不说,点亮煤油灯,取出银针在火苗上燎烤消毒。
林羽躲在门后偷看,只见祖父布满老茧的手稳如磐石,三根银针依次扎入王大爷的足三里、中脘穴,动作行云流水。
神奇的是,不到一刻钟,王大爷紧皱的眉头就舒展开来。
"记住,"祖父擦拭着银针,转头对缩在角落的小孙子说,"穴位就像天地间的门户,银针是打开病痛的钥匙。
"年幼的林羽似懂非懂地点头,却把这句话刻进了骨子里。
从那以后,每当祖父出诊,他总要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看着老人用银针和草药化解乡亲们的病痛。
十二岁那年,祖父病重卧床。
某个深夜,林羽被剧烈的咳嗽声惊醒,冲进房间时,正看见祖父颤抖着手指向书架。
他顺着老人的目光取下那本《针灸大成》,泛黄的书页间,夹着一张字迹潦草的纸条:"足三里配内关,可解急症心痛。
"这是祖父用最后的力气,为他留下的行医口诀。
"小羽!
"母亲的呼唤将他拉回现实。
林羽合上木盒,手指不经意间触到医书边缘的缺口——那是八岁时他模仿祖父施针,不小心用银针戳破的。
这些年,他无数次翻开这些医书,照着人体穴位图在橡胶人偶上练习扎针,虽然母亲总说"别耽误学习",但每当看到他认真的模样,又会默默送来一杯温茶。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夕阳透过破损的窗纸,在银针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林羽突然想起三天前的体检报告,报告单上"疑似心肌缺血"的诊断像块石头压在胸口。
母亲的医药费、自己的学费,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或许,祖父留下的医术,真能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
"小羽在家吗?
"是隔壁李婶的声音,带着哭腔,"你王叔突然晕倒了,快救救他!
"林羽的心猛地一紧,抓起银针盒就往外跑。
潮湿的石板路还在渗水,他边跑边回忆医书中关于昏厥的急救方法。
推开李婶家的门,只见王叔面色惨白地躺在地上,嘴角泛着白沫。
"让我试试!
"林羽蹲下身,用酒精棉快速擦拭银针。
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他找准人中、涌泉穴,针尖精准刺入。
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滚落,他在心中默数:"一、二、三......""咳咳!
"十秒后,王叔突然剧烈咳嗽,缓缓睁开眼睛。
李婶瘫坐在地,泣不成声:"老天爷,这孩子简首是神医转世!
"围观的邻居们交头接耳,惊叹声此起彼伏。
林羽却盯着手中的银针发怔,祖父临终前的话在耳边回响:"医者仁心,不分贵贱。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这些传承了两代人的银针和医书,或许真能成为照亮他人生的光。
而他不知道的是,命运的齿轮己经开始转动。
三天后的傍晚,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陌生男人敲响了老宅的门,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