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要自己住
姜舒熠攥着箱子,不疾不徐地走着。
为什么会是他?
亲密值……她的思索被突然伸来的手打断。
穿碎花棉袄的圆脸姑娘抢过牛皮箱:“我叫钱春燕,去年从蓉城来的。”
她吸了吸冻红的鼻子,忽然凑近姜舒熠颈侧:“雪花膏味儿?
帝都货吧?”
姜舒熠别过脸,扯出一丝微笑,“谢谢钱同志,我自己拿就好了。
这就是普通的雪花膏。”
边说着边把箱子拿回来,“你知道生产队队长家在哪吗?”
得到回答的姜舒熠顺着钱春燕指的方向走去。
“姜同志,这不合规矩!”
生产队长王有福像座黑塔般站在门口,他手里的烟袋锅子重重敲在门框上,火星溅落处,积雪瞬间化作黑斑。
“女知青哪有单独住的?
知青点现在住满了,你还是去老乡家里吧,我给你安排。”
他脸上的横肉跟着烟袋的敲击一颤一颤。
“我听说村口的村民说这里有间空屋子,我可以给租金。”
姜舒熠淡定从容的表达道。
接着从系统那里兑换的包里掏出本《红色选集》,扉页夹着张泛黄的《人民报》。
她轻轻抚过书页,油墨香混着山野的风涌进鼻腔。
“王队长,这是我来之前特意学习的《红色选集》。”
她声音清亮,像山谷间的泉水,“我想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办扫盲班,单独住既能保证学习环境,也方便给乡亲们上课啊。”
说话间,一阵更强劲的山风裹着细碎的冰晶扫过,她下意识地护住怀里的书本。
突然,身后传来树叶摩挲的窸窣响动,姜舒熠余光瞥见个熟悉的身影——沈凛舟,他此刻正倚在不远处的松树旁。
山风扯动他军绿色的确良衬衫下摆,沙沙作响。
姜舒熠看见他锁得紧紧的眉峰,像暴风雨中岿然不动的山川,透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王有福的烟袋悬在半空,动作戛然而止。
姜舒熠心里一紧,趁机将手中书本扬得更高:“我还带来了识字卡片和自制小黑板,保证不耽误生产!”
她从怀里掏出几张硬纸板,上面工整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油墨未干。
这是她刚刚在村口用空间兑换的简易教学工具,特意选了最普通的黄纸板和红蓝墨水。
围观的村民发出窃窃私语,像被风吹动的麦浪此起彼伏。
几个婶子凑过来看稀罕,叽叽喳喳讨论着识字班的好处。
吴婶子挤到最前头:“真能识字就能嫁好人家?”
姜舒熠刚要回答,一阵裹挟着雪粒的狂风掠过。
沈凛舟走上前,走路碾过的碎石发出清脆的脆响,每一步都像叩击着大地的鼓点。
“我看行。”
他嗓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就住隔壁,有情况随时照应。”
姜舒熠心头一跳,抬眼撞进他漆黑如墨的瞳孔。
那眼神深邃得像望不见底的古井,藏着太多未被察觉的秘密。
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脑海炸响:亲密度+0.05%,奖励100元!
她险些失态,这算什么?
说句话都能加亲密度?
她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将这份震惊悄悄掩藏在眼底。
“那好吧,那间房子是公共财产,租金的话也充公。”
王有福妥协道。
姜舒熠来到了那扇斑驳的木门前,微弱的夕照将影子拉得老长。
她忽然想起,原主的记忆里,这间闲置的房屋与红旗村的那间房屋如此相似,不同的是这间将是她命运转折的起点。
当晚,姜舒熠点亮煤油灯,昏黄的光线在土坯房内跳跃,映出斑驳的光影。
她数着空间里新增的一百元票子发愁。
这七十年代的一百元可是笔巨款,她该兑换什么好呢。
“369先给我兑换一个巧克力味的小蛋糕。”
穿越这几天,对于喜爱甜食的姜舒熠可是忍得辛苦。
“好嘞。”
系统调皮的电子音出现。
“为什么兑换跟沈凛舟有关?”
姜舒熠品尝着蛋糕询问着。
……“好吧,问了也是白问。
小9子,退下吧。”
“好哒宿主”听着396的话,姜舒熠无奈的摇摇头,开始写信给父母报平安,明天找时间去寄。
窗外寒风呼啸。
姜舒熠正想熄灯休息,忽然听到轻微的脚步声。
她屏息吹灭油灯,借着月光望去。
沈凛舟的身影在窗纸上投下轮廓,他似乎在仔细观察屋内动静。
姜舒熠打开门,准备朝他走去,却不料脚下踩到门槛踉跄向前。
沈凛舟一个箭步上前,本能地伸手搂住她腰肢,两人贴得极近,呼吸相闻。
姜舒熠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带着山野寒气的独特气息,以及他手心传来的炙热。
亲密度+1%,奖励500元!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姜舒熠耳尖发烫,在沈凛舟震惊的目光中迅速站稳。
“沈同志,男女授受不亲,这要是被村民看见...”她故意拖长尾音,瞥见沈凛舟耳后根泛红,心中暗笑。
这不经意间的一碰,却让两人的关系微妙地拉近了一点。
“我……我就是路过。
姜同志,你早些休息。”
还没等说完,沈凛舟明明腿有伤,却像一阵风一样走了。
夜色渐深,姜舒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盯着黑暗中的屋顶,思绪飘得很远。
窗外的风还在吹,偶尔传来狗吠声,给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仅要改写命运,还要在这个暗流涌动的年代,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而沈凛舟,这个本该不会认识的男人,或许会成为她最意想不到的助力。
“沈凛舟啊……”第二天清晨,第一缕晨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姜舒熠的脸上。
她迷迷糊糊地醒来,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子,然后开始准备新一天的生活。
村里的鸡鸣声此起彼伏,姜舒熠打开门,一阵带着炊烟味的山风扑面而来。
沈凛舟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的菜地里,他正弯着腰给白菜除草,脚踩在冻土上发出嘎吱声。
姜舒熠望着他那挺首的背影,心里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她知道自己与他的关系才刚刚起步,但这个退伍军人身上有着太多谜团,吸引着她去探索。
姜舒熠背着帆布包包,朝村里的晒谷场走去。
那里是冬天荒废,倒是扫盲班教学的好地方,雪地上己经扫出一片干净的空地。
村里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走过来,眼神里带着好奇与期待。
姜舒熠望着这些质朴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
她要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让这些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学人民二个字。”
姜舒熠拿起小黑板,用粉笔在上面认真地写下笔画。
孩子们凑近了看,小手拿着树枝在地上跟着比划,稚嫩的童声空在这晒谷场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