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农民朴素无华,生活水平虽不高,却有着质朴纯粹的民风,日子如缓缓流淌的溪流,平静而安稳。
“爸,妈,我去后山捡柴火了。”
一个小男孩脆生生地说道,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拿起一个袋子,攥紧一把砍柴刀,脚步轻快地往山上走去。
身后,爸妈关切的声音悠悠传来:“小心一点,不要走太远。”
小男孩头也不回,大声回应:“好的好的,我就在后山这边捡捡柴火。
放心,不会走太远。”
由于村庄生活条件有限,生火做饭全靠柴火,小男孩便养成了每周六、周末放假时,去后山帮爸妈捡柴火的习惯。
这一天,小男孩又如往常那般,手持一把小小的砍柴刀,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准备装满柴火。
路过田野的时候,一位老农笑着朝小孩打招呼:“小柳,你今天又一个人去山上捡柴火啊?”
小男孩脸上绽放出童真的笑容,脆声说道:“王叔,是啊,是啊,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干,就帮帮爸妈干点活。”
来到后山,小男孩像往常一样,眼尖地看到干枯的树枝,便手脚麻利地捡起来,折成一小段一小段,轻轻放进蛇皮袋里。
突然,灌木丛中猛地窜出一只白白的小兔子,浑身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小男孩瞬间被吸引住,眼睛瞪得圆圆的,满心好奇,毫不犹豫地跟着小兔子在灌木丛中钻来钻去。
过了一会儿,小兔子动作敏捷,三两下便失去了踪影。
这时小男孩才后知后觉,这里他从来都没有来过。
正疑惑间,他发现旁边有一个山洞。
这个山洞很小,往里望去,能看到地面铺了一张简易的木床。
木床上躺着一位衣服破烂褴褛的老头。
小男孩还不到十岁,心灵纯洁得如同春日里最澄澈的溪流,没有丝毫的防备与顾虑。
他拿起个小木棍,小心翼翼地上前去捅了捅这个老头。
老头迷迷糊糊地坐起来,睡眼惺忪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耐烦地说道:“去去去,小娃子,不要打扰我老头子睡觉。”
说完,又接着躺下呼呼大睡。
小男孩见状,倒也礼貌,默默走出了山洞。
随后,他在外面继续专心捡柴,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一袋干柴火,费力地拖着往家里走去。
接下来的几天,小男孩雷打不动,跟往常一样每天上山去捡柴。
每次路过山洞,他总会贴心地给山洞里的老头带点吃的和水。
尽管老头子起初都不搭理小男孩,可小男孩只要去上山捡柴火,就一定会带一点干果和水给老头,风雨无阻,日复一日。
大半个月就这样悄然过去了。
慢慢地,老头和小孩也就熟悉起来了,偶尔还能聊上几句话。
“你叫什么名字啊?”
老头子有一天终于开口,语气淡淡的。
“我叫柳云,村里的叔叔阿姨他们都叫我小云云。”
小男孩声音轻轻的,带着几分羞涩。
接着,小男孩好奇心作祟,一下子问了好几个问题:“老爷爷你叫什么名字啊?
为什么会住在这个山洞啊?
是以前一首在这里吗?
还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
老头双眼首首地望向前方,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眼神时而迷茫,时而痛楚,又时而无奈。
良久,才缓缓开口:“我姓凌,至于叫什么?
好久都没人叫过我名字了,大家都称我为凌老。”
经过这几天相处,两个人相互熟悉了一点,但也仅仅只是一点,日常交流都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扯着。
可谁也不知道,这份看似平淡的情谊,正悄然生根发芽,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为这个宁静的小村庄,添上一抹浓墨重彩的温暖故事 。
半个月过后,渐渐的两人也相互熟悉了,有时候小男孩去山洞给凌老送吃的时候,凌老有时候也会给柳云讲讲故事之类的。
看上去这个老头平平无奇和平凡人没有什么区别,每次小男孩给他送吃的,他都会细细品尝。
小男孩每次去山洞找凌老玩的时候,凌老不是躺在那里睡觉,就坐在那里发呆,好像他的生活就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