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向,就是阻止沙俄在亚洲的东扩。
其具体方向,就是阻止沙俄在新疆、蒙古、外东北、东北以及朝鲜半岛的扩张。
这一次,大英不再亲自下场,而是准备选择合作者做战争代理人。
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大英最开始心仪的合作者是满清。
1,满清与沙俄接壤,彼此有着纷繁复杂的历史冲突,稍微撩拨一下,中俄就很有可能打起来;
2,满清是大国,拥有 100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数亿人口,只要帮助满清改革增强实力,就足以与沙俄一战;
3,与屠杀北美土著、屠杀澳大利亚土著、屠杀非洲土著、完全殖民印度不同,大英认可中华属于文明社会。
这一点非常关键,也很少有人提及。
从公元 1567 年隆庆开关开始,中华民间海洋贸易如同潮水一样奔涌而起,茶叶、丝绸、瓷器等高端奢侈品,通杀整个欧洲世界两百多年。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大英等国舍身忘死在全世界抢到的白银,超过三分之一都以贸易方式流入了中华。
许多西方传教士写的关于中国的游记,都把中华一顿猛夸,包括大英在内的欧洲各国都深受其影响。
因此,18 世纪的大英,对中华文明是充满仰望的。1793 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其实是带着朝圣的心态来的。
只不过当时满清以少统多,让大英敏锐地抓住了中华国内的阶级矛盾,一步步将中华推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不带任何立场地说,如果中华当时不是满清执政,大英的政治谋略肯定不是后来所看到的样子。
但无论如何,大英认可中华是一种文明,认可中国人是文明人,只有文明人之间,才能谈得上合作,日本根本就不在大英眼里。
大英支持满清的明显标志,主要有三个:
一是 1861 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海关总税务司,直到 1908 年离任。
赫德手把手教满清建立现代海关制度,收到的关税直接上缴北京,最高峰时期,海关收入占到满清政府总收入的 40%。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满清政府就会拿着海关收入作抵押从外国银行借钱,由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执政危机。
二是借款支持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眠云二五六》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