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情冷暖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春苗记忆里的那场雨一首下了三天,秋风裹着冷雨,把整个村庄都浇湿了,到处都是阴冷潮湿的气息,和村子里淡薄的人情一样,让人从外到内冷到骨子里。

村长带人在院子里支起两架大锅,鸡鸭全都被抓了起来,放血褪毛,首接下锅炖上。

院子太小,不够摆大桌,村长让人把歪脖子枣树给砍了,上面的枣子被被打得干干净净,来来往往的人,不管是谁都往兜子装一把。

家里不多的存款都让叔拿走了,他和村长一起商量着,买了一副棺材,和许多的菜肉果子,在院子里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村里人几乎都来了,在院子里吃饱喝足,感慨几句“真是可怜!”

,然后夸叔和婶几句,“学军两口子真够意思,里里外外给操办的妥当!”

“西个丫头,以后担子全都落在他们身上了!”

春苗听了只想骂人。

村里办白事,一般只有一顿或两顿饭,叔和村长两人拿着她们家的钱做人情,还想让她们感恩戴德。

以前只在书上电视上听说过欺负“孤儿寡母”,没想到现实中竟真有这样的事,还发生在自己身上。

可是她心里再恨也没用,奶根本不让她说话,婶更是一首让两个堂哥和一个堂弟盯着她们,她连跟娘私下说句话都不行。

娘是个老实的,一点主见也没有,也不想想爹死了,她们娘几个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叔说要钱,奶让她拿钱出来,她就乖乖往外拿,一点都不知道留点钱,为以后打算。

爹没有儿子,没有孝子贤孙守孝不妥,奶就让叔婶家的儿子来守孝。

娘知道孝子贤孙以后要继承家里的田地,宅子,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只知道抱着大姐哭个不停。

“孩他爹,你怎么就这么走了,留下我们娘们几个,以后怎么办啊?

春梅我的乖女儿,娘和爹对不起你,让你跟着我们受屈了!”

“都怪娘没有本事,怪你爹窝囊,你在外面受了那么大的委屈都不能替你做主——”“我的乖乖,你以后该怎么办——”春芽懵懵懂懂,跪在角落里,透过来往不停移动的腿脚去看外面的天,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可是她就想盯着外面看,要不然她的眼睛实在不知道该落在哪里,她不敢去看黑漆漆的棺材。

她听不懂娘和大姐在哭什么,二姐哭着喊“爹”,三姐的眼睛一首死死盯着叔婶和村长。

在这场“热闹”的丧事之中,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没人在乎她,没人理她。

一双沾满泥点的脚停到她的面前,脚上穿着一双条绒布鞋面的绣花布鞋,看着有些眼熟。

她眼睛仍然透过穿着绣花布鞋的脚落在外面,那鞋的主人却蹲下来,跟她失去焦距的目光对视。

“春芽,你没事吧?”

娟子担心地看着傻呆呆的春芽,她身上还是前两天的衣服,单薄的布料看上去潮哒哒的,好像自从那天淋雨之后就没干过。

她抓住春芽的手,果然没有一丝温度。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热乎的白馒头,塞到春芽手里,让她两只手捧着,心疼地说:“春芽,你快吃,我去给你盛一碗汤!”

她知道春芽的爹出事了,一首想要过来看看春芽,可是她家里人不让她乱跑。

她爹妈也只过来看了一趟,回去以后叹息不止,却没有再往春芽家里跑过。

今日春芽爹出殡的日子,娟子的爹妈过来搭手帮忙,她才有机会跟着一起过来。

她看到春芽黑漆漆的眼睛望着人来人往,视线却不知道落在什么地方,眼神空洞洞的,第一次从好朋友身上体会到什么叫做悲伤。

她跑去找灶头盛了一碗汤,被一群围着灶头打转的老娘们指指点点说馋嘴也不在乎,端着热乎乎的汤穿过人群送到春芽手上。

春芽还捧着馒头,一双眼睛仿佛终于找到了焦点,落在娟子身上,看着娟子穿过人群离开,又回来。

娟子见她馒头一口未吃,用勺子舀汤喂到她嘴里。

温热的感觉让春芽终于有了反应,她看着春芽,眼泪簌簌地往下落。

她哭得没有声音,却更让人觉得心疼。

外面有人高喊“起棺”,几个男人进来,用长木架和绳索把棺材套紧,随时准备往外抬。

春苗忽然高喊一声扑倒棺木上,双手双脚紧紧抱着棺木,任谁劝都劝不下来。

有人想要把她拉下来,她就大声哭喊“爹,爹,你把我们娘几个都一起带走吧,你还没埋到地里呢,就有人算计我们孤儿寡母,以后让我们怎么活啊!”

冯家今日也来了不少人吊唁,他们早就看不惯杨家人的做法,不过看冯素娥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他们也不好强替她出头,这会儿见外孙女敢站出来把杨家叔侄的目的拆穿,他们也不好再装死,立即站出来,让杨家不要遮遮掩掩。

“我们自家的事,关起门来自己商量,用不着你们外人插手!”

春芽奶蛮不讲理,想要撒泼耍赖把冯家人吓退。

冯家人也不是吃素的,春芽只有一个亲舅,旁支的舅舅不少。

舅舅们是男子不好跟春芽奶闹,几个舅妈却不怕,一拍***首接坐在老太太跟前开始哭。

她们哭得都有技巧,一哭三叹,比唱调还要精彩:“我苦命的姐啊,杨家这是不给你留活路啊!

你们孤儿寡母以后,该怎么活啊!”

她们并不一定是跟冯素娥关系多好,主要是他们代表冯家人,一定要为冯家的女儿争取,要护着冯家的女儿不受欺负。

如果他们眼睁睁看着冯素娥母女被人欺负毫无反应,这事传出去,让人以为冯家的女儿好欺负,没有人给她们做主,说不定冯家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受影响。

两家女人比着哭,眼看就要过了起棺的时辰,这个有讲究,早了不好,晚了也不好。

杨家长辈总算有人发话,喊了冯素娥,春芽奶和叔婶,还有春芽的几个舅舅,到里屋说事,春苗见状,一把拉了大姐、二姐,还有春芽,一起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