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镇江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正要为小女讲杨师傅的往事,这时夫人从楼上走了下来,说道:“黑纱,半截袖的衣服我找出来了,都放到床头柜上了。”然后看了看小女儿顾平,又皱了皱眉头道:“先别让你爸讲什么故事了,马上就要吃饭了。”顾平正在兴头上,见妈妈这样说,就不耐烦地道:“现在刚几点呀就吃饭。再说了,不是还没做饭呢吗?等饭做熟了,我和我爸就过去。“接着就央求爸爸讲杨师傅的往事。
妈妈陈菊敏本想再说什么,但小女儿执意要听爸爸讲故事,使她不愿意驳了小女儿的面子,毕竟三个子女中顾平是老小,从出生到现在十七年一直娇惯着。她犹豫了下便叹了口气无奈地去厨房帮着家里的做饭师傅做饭去了。妈妈走后,顾平就催促爸爸讲杨师傅的往事,爸爸顾镇江抬起头思索了一阵子,缓缓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然后就开始了对往事的追溯。
“事情要从六三年说起,那年开春阳光机械厂正在建设总装厂房,请的北京市第六建筑公司援建。这厂房五层楼的高度,总面积三千平方米左右。那时候干工作真是争分夺秒,干部和工人师傅不分昼夜抢任务,一门心思争取提前完成任务。可正是为了赶进度,建设总装厂房时就出了问题。按要求应该先盖厂房,然后将厂房屋顶大梁架上去,这些都完成后再建和厂房东面紧挨着的四层楼。可当时建厂房顶子的钢梁还在生产中,一个月内运不来。这下六建的工人师傅和他们现场指导技师都着了急,最后他们通过研究认为把厂房东侧的四层楼盖好再上大钢梁也不成问题,于是不经请示就私下决定改变建设程序。结果四层楼建起来后,再上钢梁可就说什么也上不去了,因为那四层楼严重妨碍了上梁的工作。当时六建工程队的队长、技术员和工人师傅们都傻了眼,把他们的队长和工程技术员急得汗都下来了。没办法他们就找到阳光机械厂领导去商量,把问题摆明后,请求宽限三个月,阳光机械厂刘厂长一听当时就坐不住了,说到:“一切都要按计划完成,你们要按计划完成建筑任务,我们厂也在按你的进程要求其他生产车间按计划赶任务。举个例子,菜都切好了就等着下锅呢,可你们却说锅还没造出来呢。你们说说我怎么宽限你们?”事情出了,问题解决不了,六建的队长只好向他们的上级检讨错误反映问题,而阳光机械厂刘厂长也及时向院里做了汇报。我当时一听也着急了,就急急忙忙来到建设工地,而他们六建的总经理和他们的总工程师也来了,我到那儿时,他们的总工程师正在和建筑工地的队长和那个技术员大发脾气,他很生气地说:“为什么要求先建厂房后建楼,我还不知道厂房楼层一起建更好?就是考虑到这个厂房的特殊性,才采取的先建总装厂房再建这四层楼。可你们竟不经请示私下决定,这个责任你们一定要负。”总工说完,他们的总经理也狠狠地批了他们,并说一定要根据责任降职处分他们。我当时本来也是一肚子火,可人家六建的领导这样狠批属下,我就压了压火说:“事情出来了,着急也没用,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看不妨发动工人师傅们和干部技术人员共同想想办法。”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工人师傅走上前来对他们的总工程师说:“要实在想不出办法,不如请杨师傅过来,他可是咱们的土专家呀!”这位师傅的话音刚落,就看他们的总工程师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然后就说:“我真是糊涂了,怎么把咱们的土专家忘了。”我见他说着,他们的总经理面目表情也轻松了许多,就好奇地问:“这个土专家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他们总经理回答道:“现下这个问题他能不能解决,我不敢下保票,但我们六建在许多建筑工作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都是杨师傅动脑筋解决的。”我一听大喜道:“那赶快把这位杨师傅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