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攥着手机,手心有点出汗,心里排练了无数遍的话在嘴边打转——她想请他指导一下自己的推杆,更想……加个微信。
顾言走出来时,看到靠在墙边的她,愣了一下:“有事吗?”
“学长!”
林溪深吸一口气,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是她早就输好的微信二维码,“我想……加你个微信可以吗?
我推杆总打不好,想请教你。”
她低着头,没敢看他的表情,只听到他说“可以”,然后手机震动了一下,显示“顾言己通过你的好友请求”。
林溪猛地抬头,撞进他带着笑意的眼睛里,脸颊瞬间红了。
“对了学长,”她鼓起勇气,“下周末观澜湖有个青少年邀请赛,我爸给了我两张票,说能看职业选手的短杆教学,你……有空一起去吗?”
说完这句话,她的心都快跳出来了,生怕他拒绝——她知道顾言周末常去那里练球,这是她能想到最自然的借口。
顾言想了几秒,点头:“有空,几点?”
林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报了时间,看着他“嗯”了一声离开,才靠在墙上长长舒了口气,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周末那天,林溪特意穿了件白色的运动外套,提前半小时到了观澜湖球场。
顾言到的时候,背着球包,手里还拿着两副新的手套:“给你的,我妈寄多了,尺寸应该合适。”
林溪接过手套,指尖触到包装袋上的温度,心里暖暖的。
职业选手的教学课很精彩,林溪看得入迷,偶尔转头,发现顾言正拿着小本子记笔记,眉头微蹙,像个认真的学生。
“学长都拿冠军了,还需要记这个?”
她小声问。
“职业选手的细节处理不一样,”顾言头也没抬,“比如刚才那个沙坑救球,他手腕释放比我们晚0.5秒,距离能多控五码。”
林溪看着他本子上画的挥杆轨迹图,忽然觉得,他的优秀不是偶然——是这种对细节的较真,让他站在了领奖台上。
中午在球场餐厅吃饭,两人点了份简餐,聊起各自练球的经历。
林溪说她小时候被爸爸逼着练球,一度想放弃,首到第一次打出小鸟球,才明白那种掌控感有多迷人。
顾言说他练球时总被教练骂“太急”,后来学会在果岭上慢慢踱步,才懂得“慢就是快”的道理。
“你握杆太紧张了,”顾言忽然说,“下次试一下手指放松,靠手腕发力。”
林溪愣了一下,他竟然注意到了她的小动作。
下午看职业选手下场时,林溪不小心被球车绊了一下,顾言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手掌托在她的腰上,力道很稳。
“小心点。”
他的声音就在头顶,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溪站稳后,抬头看到他耳尖红红的,心里忽然像被白球撞了一下,软软的。
分开时,在停车场,顾言忽然说:“今天很开心。”
林溪笑着点头:“我也是。”
他打开车门时回头说:“回去了告诉我一声,路上注意安全。
对了,你推杆时左肩有点歪,下次练球我帮你看看。”
林溪看着他的车开走,拿出手机,发现顾言发来了消息:“职业选手的短杆教学视频,我录了一段,发你微信了。”
她盯着屏幕,忽然捂住脸,笑出了声。
晚风吹过球场,带着青草和球蜡的味道,她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里翻涌着,终于汇成了清晰的西个字: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