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立足沈家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新布热销的势头刚起,染坊就出了岔子。

送来的天青色棉布颜色浅了半截,像被雨水冲淡的墨迹,几匹布晾在竹竿上,风一吹晃晃悠悠,看着就让人心焦。

"怎么回事?

" 沈明薇捏着布角问染匠头。

老染匠支支吾吾,手在围裙上蹭个不停:"许是...... 许是蓝草汁不够了?

""不够?

" 沈明薇挑眉,昨日刚送来的蓝草堆在墙角,还冒着新鲜的水汽,"去账房查查,这月的染料开销是不是少了。

"果不其然,账上的染料支出比往日减了三成。

沈明薇心里透亮,定是王氏不甘心,在染坊里动了手脚。

她不动声色,只让伙计照常送料,自己却揣了把铜尺,趁着月色往染坊去。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染坊里还亮着盏油灯。

沈明薇扒着矮墙往里看,正见染匠头和王氏的陪房刘嬷嬷鬼鬼祟祟地分银子,染缸里的蓝草汁稀得像水。

"...... 夫人说了,每缸少放一半料,省下的钱分你三成。

" 刘嬷嬷的尖嗓子压得很低,"可别让那小***发现了。

"染匠头揣紧银子,眉开眼笑:"放心,我只往缸里撒点蓝草沫子,看着像那么回事就行。

"沈明薇冷笑一声,推开虚掩的木门:"是吗?

那这布要是卖砸了,掌柜的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

"两人吓得魂飞魄散,银子撒了一地。

沈明薇捡起一块碎银,对着月光照了照:"刘嬷嬷深夜来染坊,是替夫人查夜,还是来分赃的?

"刘嬷嬷瘫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沈明薇让跟来的伙计取来笔墨,逼着染匠头写下供词,又把那缸掺水的染料封存起来,这才带着人往回走。

夜风吹起她的发丝,她攥紧手里的供词,指节泛白 —— 这只是开始,王氏绝不会善罢甘休。

第二天一早,沈明薇带着染匠头的供词和那缸掺水的染料,去了老夫人的正房。

老夫人正捻着佛珠诵经,檀香在屋里绕了个圈,看见沈明薇进来,眼皮都没抬:"什么事?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

" 沈明薇福了福身,把染缸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又呈上供词和那匹褪色的棉布,"嫡母若容不下我,明说便是,何苦拿布庄的名声开玩笑?

这要是传出去,谁还敢买沈家的布?

"老夫人睁开眼,浑浊的眼珠在供词上扫了扫,又摸了摸那劣质棉布,脸色沉了下来。

她虽不管家事,却最看重沈家的名声,布庄是祖业,容不得这般折腾。

"王氏呢?

" 老夫人把佛珠往案上一拍。

王氏闻讯赶来,一见那染缸和供词,脸瞬间白了,扑通跪在地上:"娘,我没有...... 是这丫头陷害我!

""是不是陷害,问问刘嬷嬷便知。

" 沈明薇冷冷道。

早己被叫来的刘嬷嬷抖得像筛糠,把王氏如何指使她买通染匠、克扣染料的事全说了出来。

老夫人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王氏骂道:"你这毒妇!

为了私怨,竟要毁了沈家的根基!

" 她喘了口气,对沈明薇道,"这事是你查出来的,你说该怎么办?

"沈明薇等的就是这句话:"孙女儿不敢僭越,只是染务乃布庄命脉,若再出岔子,怕是难以挽回。

求祖母恩准,让孙女儿暂管染坊事务,定不会辜负信任。

"老夫人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准了。

你且用心办,若出半点差错,连同王氏一起罚!

"王氏瘫在地上,眼睁睁看着沈明薇接过掌管染务的令牌,指甲深深抠进青砖缝里。

沈明薇捧着令牌,心里清楚,这只是她在沈家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接管染坊的第一件事,沈明薇就把所有染匠召集起来,在院里摆了张长桌,桌上铺着上好的宣纸。

"从今日起,染坊的每一步工序,都要记下来。

" 她让账房先生磨墨,自己则口述起来,"蓝草汁需浸泡三个时辰,每缸加石灰三钱,水温要保持在微烫......"染匠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动笔。

老染匠嘟囔:"都是凭手艺吃饭,哪用得着记这些?

""凭手艺?

" 沈明薇拿起那匹褪色的棉布,"昨日是谁凭手艺,染出这等残次品的?

" 她把棉布扔在桌上,"规矩才能出好活,以后谁按章程来,工钱加两成;谁偷懒耍滑,立马走人!

"这话一出,染匠们都精神了。

账房先生飞快地写着,不多时就整理出厚厚一本《染坊操作流程》,从染料配比到染色时长,再到晾晒方法,写得清清楚楚,沈明薇还让人把重要的步骤画成图画,贴在染坊墙上。

更让人新奇的是 "色号卡"。

沈明薇让人把常用的颜色按深浅分成十个等级,每种颜色都染在一寸见方的棉布上,编上号码,贴在硬纸板上。

"以后客户要哪种颜色,只需说色号,咱们按卡调色,保准错不了。

" 她举着色号卡给染匠们看,天青色就有 "天青三号"" 天青五号 ",浅深分明,一目了然。

有个布商来订布,想要比天青稍浅些的颜色,沈明薇拿出色号卡,他一眼就选中了 "天青二号"。

染出来的布果然和卡上的一模一样,布商赞不绝口:"沈家布庄现在做事真精细,比那些大绸缎庄还靠谱!

"看着染坊里井井有条的样子,沈明薇知道,标准立起来了,口碑才能传出去。

这染坊,终将成为布庄最坚实的后盾。

布庄的棉布越做越好,沈明薇又动起了绣花的心思。

可绣房里的绣娘技艺平平,绣出的花样呆板,配不上新出的好布。

她正发愁,却听说后院有个叫柳月儿的绣娘,因得罪了王氏的陪房,被派去浆洗衣物,手艺倒是极好。

沈明薇寻到洗衣房时,柳月儿正蹲在河边捶打衣裳,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见了沈明薇,她慌忙站起来,低着头不敢说话,粗布衣衫洗得发白,却浆得笔挺。

"听说你绣活好?

" 沈明薇温和地问。

柳月儿愣了愣,点了点头。

沈明薇让人取来丝线和布,让她露一手。

只见柳月儿拿起绣花针,手指翻飞,不多时就绣出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花瓣层层叠叠,竟有几分立体感。

"好手艺!

" 沈明薇赞道,"你愿不愿意回绣房?

"柳月儿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又很快黯淡下去:"刘嬷嬷说...... 说我手脚笨......""我说你行你就行。

" 沈明薇拉起她的手,"从今日起,你就是绣房的管事,每月工钱加倍。

"柳月儿激动得说不出话,眼泪掉在河水里,漾起一圈圈涟漪。

沈明薇把柳月儿带回绣房,又教了她一招 "分层染绣技法":"绣花瓣时,先用浅红打底,再用深红勾边,最后用金线描蕊,这样绣出来的花,看着就像活的一样。

" 她边说边示范,柳月儿学得飞快,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改良后的绣品一上架,就被抢疯了。

有件天青色的襦裙,上面绣着分层染绣的海棠花,栩栩如生,竟被知府的小姐以高价买走。

柳月儿成了绣房的红人,对沈明薇更是忠心耿耿,成了她在布庄里最得力的助手。

看着绣房里忙碌的身影,沈明薇知道,人心换人心,柳月儿这步棋,她走对了。

沈明薇在布庄的名声越来越响,嫡兄沈明轩却坐不住了。

他原本是布庄的少东家,却因经营不善被族长训斥,如今看着庶妹风头正劲,心里像被猫抓似的难受。

"一个丫头片子,也配管布庄?

" 沈明轩喝得醉醺醺的,在酒馆里对着几个狐朋狗友发牢骚,"她那布看着好,里面不定掺了多少沙子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其中一个朋友是 "瑞昌布庄" 的账房,正愁怎么打压沈家布庄,当即给沈明轩出了个主意:"不如...... 散播些谣言?

就说她家用的棉线是劣等货,染布用的是污水......"沈明轩眼睛一亮,拍着桌子叫好。

没过几日,钱塘城里就传遍了关于沈家布庄的闲话。

"听说了吗?

沈家的布看着细,其实是用短纤维纺的线,洗两次就烂!

""还有啊,他们染布用的是河里的脏水,难怪颜色看着怪......"谣言越传越邪乎,来布庄买布的人渐渐少了,连之前订了货的客户,也纷纷上门要求退订。

账房先生急得满嘴燎泡,沈明薇却异常平静:"慌什么?

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越是造谣,咱们越要挺住。

"可她心里清楚,沈明轩这是狗急跳墙了。

这场兄妹之争,躲不过去,只能迎面而上。

沈明薇让人在布庄门口搭了个高台,又请了族长和几位德高望重的乡绅,连 "瑞昌布庄" 的掌柜都被请来做见证。

消息传开,半个钱塘城的人都来看热闹,把布庄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沈明轩站在人群里,得意洋洋地等着看沈明薇出丑。

沈明薇一身素衣,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两匹布:"各位乡亲,左边是我庄新出的棉布,右边是市面上的普通棉布。

今天咱们就当众验验,看看我庄的布到底好不好!

"她先让人取来一盆清水,把两块布各剪了一角扔进去,搅了搅,水依旧清澈:"说我们用污水染布的,请看,这水可有半点浑浊?

"人群里发出一阵议论。

沈明薇又拿出一把特制的木尺,尺子上刻着细密的格子:"这是我做的 密度尺 ,一尺布上,经线越多,布就越结实。

" 她让人把两块布铺在台上,用密度尺一量,沈家布庄的棉布一寸有五十根经线,普通棉布只有三十根。

"大家看清楚了!

" 沈明薇提高声音,"我们的布不仅没掺假,反而比别家的更细密!

"她又让人取来剪刀,把两块布都剪开,展示里面的棉线:"说我们用短纤维的,请看,这棉线长度是不是比别家的长?

"事实摆在眼前,谣言不攻自破。

有个之前退订的客户红着脸上前:"沈姑娘,是我听信谣言了,我那订单还作数吗?

""当然作数。

" 沈明薇笑了,"以后大家买布,尽管放心,我沈家布庄敢以信誉担保!

"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沈明轩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挤开人群灰溜溜地跑了。

沈明薇站在高台上,迎着阳光,心里无比敞亮 —— 清者自清,只要产品过硬,就不怕任何诋毁。

公开验布的第二天,族长就把沈家众人召集到祠堂。

沈明轩还想狡辩,却被族长一拐杖打断:"你散播谣言,败坏家族名声,还有脸说话?

"沈明薇站在一旁,不卑不亢。

族长看着她,眼神里带着赞许:"明薇丫头,你接手布庄以来,账目清楚,产品过硬,还为布庄赢回了信誉,是个干实事的。

"他顿了顿,对众人道:"我决定,沈家布庄由明薇和明轩共同管理,各掌半数事务。

明薇管生产和销售,明轩管采买,互不干涉。

"沈明轩急了:"爷爷!

我是嫡子,凭什么让她管半数?

""凭她比你有本事!

" 族长大怒,"你不思悔改,还想夺权?

罚你禁足三月,闭门思过!

若再敢胡来,就逐出家族!

"沈明轩瘫在地上,再也不敢说话。

沈明薇上前一步,福了福身:"谢族长信任,孙女儿定当尽心尽力,不负所托。

"祠堂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沈明薇脸上,温暖而明亮。

她知道,这只是她在沈家立足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能让沈家布庄在她手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而那些曾经的刁难和算计,都将成为她成长的阶梯,让她在这古代的商业浪潮中,走得更稳、更远。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