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烽烟再燃,智守险隘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卧虎岭下的庆功宴刚过三日,林岚便带着亲兵巡查防御工事。

新营地依着山势铺开,通道口的拒马桩又加了两层,桩上缠绕的铁蒺藜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两侧崖壁上,士兵们正用绳索吊着凿石,打算开凿出能容纳弓箭手的隐蔽射孔——这是林岚根据现代“暗堡防御”理念提出的改进,既能减少士兵暴露风险,又能形成交叉火力。

“将军,您看这射孔的位置,是不是再往左移半尺?”

负责工事的百户张勇指着崖壁上刚凿出的浅坑问道。

林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处正好对着通道拐角,若鞑靼人冲过拒马桩,此处弓箭能精准射中敌人侧腰。

她点头应道:“就按你说的来,注意让弟兄们系好绳索,别伤了手脚。”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林岚转头,见是周遇吉身边的亲兵,那士兵翻身下马时脸色发白,连声道:“赵将军!

总兵大人有请,鞑靼人……鞑靼人又回来了!”

林岚心头一紧,快步跟着亲兵往总兵营帐赶。

刚到帐外,就听见帐内传来争执声。

掀帘进去,只见王虎正涨红着脸争辩:“总兵大人!

鞑靼人这次带了攻城梯和撞车,显然是有备而来,咱们不如暂时退守宣府卫城,等朝廷援军到了再反击!”

“退守?”

周遇吉重重拍了下案几,刀疤在脸上绷得更紧,“卧虎岭是宣府卫的门户,一旦退守,鞑靼人长驱首入,沿途百姓怎么办?

你忘了去年他们屠了云山镇的事?”

林岚走上前,单膝跪地:“末将赵青岚,参见大人。

不知鞑靼人此次来了多少兵力?

可有异常动向?”

周遇吉见她进来,脸色稍缓,指着沙盘道:“探子回报,鞑靼首领巴图带了七千人马,还拉着十架攻城梯、三辆撞车,此刻正在离卧虎岭十里的黑松林扎营,看样子是想明日清晨强攻通道。”

林岚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通道口的防御工事:“大人,鞑靼人带攻城梯和撞车,是以为咱们还像之前那样只守通道口。

但这几日咱们加固了崖壁射孔,又在通道内挖了三道陷马坑,他们的攻城器械未必能派上用场。”

“陷马坑?”

帐内将领们都凑了过来,李定国好奇道,“赵将军,陷马坑如何布置?”

林岚拿起沙盘旁的小石子,在通道内摆了三道横线:“第一道陷马坑挖在拒马桩后五丈处,坑深三尺,内插削尖的木刺,坑面用茅草和浮土掩盖,表面看不出痕迹;第二道在通道中间,坑内埋上陶罐,罐里装着火油,坑口同样伪装;第三道靠近咱们的营垒,坑旁设绊马索,一旦鞑靼人掉进坑里,两侧射孔的弓箭手就能立刻射击。”

王虎撇了撇嘴:“不过是些土坑,鞑靼人只要派几个步兵在前探路,不就识破了?”

林岚看了他一眼,淡淡道:“王千户说得是,所以咱们要让他们‘心甘情愿’踩进坑里。

今夜可派一支小队,带上几袋粮食,故意在通道口附近‘巡查’,装作防备松懈的样子,再‘不小心’掉落一袋粮食在第一道陷马坑附近。

鞑靼人缺粮,见了粮食定会急于抢夺,不会仔细探路。”

周遇吉眼睛一亮:“此计甚妙!

巴图那厮向来贪财,见了粮食必然上钩。

李定国,你今夜就带五十骑兵,按赵将军说的去做,切记要演得像些,别让鞑靼人看出破绽。”

“末将领命!”

李定国抱拳应下。

林岚又指着沙盘上的黑松林:“另外,鞑靼人扎营的黑松林地势低洼,今夜刮南风,若是咱们在他们营地附近放些‘烟火’,说不定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烟火?”

周遇吉疑惑道,“是信号弹吗?”

“不是。”

林岚解释道,“末将让炊事班收集了些晒干的艾草和硫磺,混在一起装在陶罐里,点燃后会冒出浓烟,气味呛人。

今夜派十名士兵,悄悄绕到黑松林下风向,将陶罐点燃后立刻撤离。

浓烟会飘进鞑靼人营地,让他们以为是咱们要火攻,必然会慌乱一阵,既消耗他们的体力,也能打乱他们明日的进攻计划。”

帐内将领们纷纷点头,连王虎也不再反驳——这计策听起来简单,却处处透着巧思,比硬拼要稳妥得多。

周遇吉拍了拍林岚的肩膀:“赵将军,就按你的计策部署。

王虎,你带领两百步兵,今夜就去挖陷马坑,务必在三更前完工,坑口伪装好;其余人各司其职,检查武器、清点箭矢,明日清晨准备迎敌!”

“末将领命!”

众人齐声应道,帐内的凝重气氛消散了不少。

当夜,李定国带着五十骑兵在通道口“巡查”,故意将一袋粮食掉在第一道陷马坑旁,还装作没发现,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躲在远处山坡上的鞑靼探子果然上当,立刻回报了巴图。

与此同时,十名明军士兵绕到黑松林下风向,点燃了混有艾草和硫磺的陶罐。

浓烟借着南风飘进营地,鞑靼人以为明军要火攻,纷纷拿起武器戒备,折腾了大半夜才发现是虚惊一场,个个又累又气,士气低落。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鞑靼人的号角声就响了起来。

林岚站在营垒的高台上,看着远处尘土飞扬,巴图带着七千人马浩浩荡荡地杀了过来。

十架攻城梯被扛在步兵肩上,三辆撞车由西匹马拉着,气势汹汹地朝着通道口冲来。

“弓箭手准备!”

林岚高声下令。

通道两侧崖壁上的射孔瞬间伸出密密麻麻的弓箭,士兵们拉弓搭箭,瞄准了逼近的鞑靼人。

巴图骑着马走在最前面,看到通道口的拒马桩,又瞥见不远处散落的粮袋,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他挥了挥手,大喊道:“先抢粮食!

冲过去,杀了明军,粮食和女人都是咱们的!”

数百名鞑靼步兵立刻朝着粮袋冲去,脚步匆匆,根本没注意脚下。

只听“扑通”一声,最前面的几个士兵掉进了陷马坑,尖锐的木刺瞬间刺穿了他们的身体,惨叫声响彻山谷。

“有埋伏!”

鞑靼人群中响起惊呼,但后面的人被推着向前,根本停不下来,接二连三地掉进陷马坑。

林岚抓住机会,大喊道:“放箭!”

崖壁上的弓箭手同时放箭,箭矢如同雨点般射向鞑靼人。

鞑靼人乱作一团,前有陷马坑,后有大军挤压,不少人被弓箭射中,倒在血泊中。

巴图又惊又怒,没想到明军竟然设了陷阱。

他咬牙喊道:“步兵开路,把陷马坑填了!

骑兵准备,等通道打通,立刻冲锋!”

鞑靼步兵不敢怠慢,纷纷拿起手中的盾牌和石块,朝着陷马坑扔去。

但刚填了没几下,第二道陷马坑里的火油罐被踩碎,火油流了出来。

林岚早有准备,下令道:“火箭!”

早己准备好的弓箭手射出火箭,火油瞬间被点燃,熊熊大火在通道内蔓延开来,将鞑靼人烧得哭爹喊娘。

巴图看着眼前的火海,气得哇哇大叫,却毫无办法——通道狭窄,大火挡住了去路,骑兵根本冲不过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李定国带领三百骑兵,按照事先约定,绕到了鞑靼人的后方,朝着他们的粮草营冲去。

鞑靼人只顾着前面的进攻,没防备后方,粮草营的士兵寥寥无几,很快就被李定国的人马攻破。

熊熊大火燃起,粮草被烧得一干二净。

巴图看到后方起火,顿时慌了神。

没有了粮草,七千大军根本撑不了几天。

他知道,再打下去只会全军覆没,只能咬牙下令:“撤!

快撤!”

鞑靼人如同丧家之犬,纷纷转身逃窜。

林岚见状,大喊道:“打开营门,骑兵追击!”

早己准备好的明军骑兵立刻冲出营门,朝着鞑靼人的背影追去。

鞑靼人无心恋战,只顾着逃跑,不少人被明军骑兵斩杀,还有些人慌不择路,掉进了没被填满的陷马坑。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鞑靼人伤亡惨重,七千人马最后只剩下三千多人,狼狈地逃回了草原。

明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马匹,还俘虏了两百多名鞑靼士兵。

庆功宴上,周遇吉亲自给林岚倒了一杯酒,感慨道:“赵将军,这两次胜利,你居功至伟!

若不是你妙计频出,咱们宣府卫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本将己经写好奏折,将你的功绩上报朝廷,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有封赏下来。”

林岚接过酒杯,谦虚道:“大人过奖了,末将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能打赢鞑靼人,全靠弟兄们奋勇杀敌,还有大人的信任和支持。”

李定国也举杯道:“赵将军,之前是我小看你了。

你的战术和谋略,让我佩服不己。

以后若是有战事,还请你多指点指点。”

林岚笑着举杯:“李将军客气了,咱们互相学习,共同守护宣府卫。”

王虎坐在角落里,看着被众人围绕的林岚,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的女将军,确实有真本事。

林岚喝了一口酒,目光望向帐外的夜空。

她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鞑靼人不会善罢甘休,后金也在虎视眈眈。

但她不再像刚穿越来时那样迷茫,她有了并肩作战的兄弟,有了守护的土地,更有了在这个时代活下去、打胜仗的信心。

夜风吹进营帐,带来了远处士兵的欢笑声。

林岚握紧了手中的酒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的明朝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