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夸下海口
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张凡回头,看到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陈岩,他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也是后来互联网创业的合伙人。
现在的陈岩还没戴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头发乱糟糟的,校服领口歪歪扭扭,衣服不修边幅的样子。
“厉害厉害,课堂上首接把老王怼得哑口无言?”
陈岩咧嘴一笑,“牛逼啊兄弟,你什么时候偷偷补课了?”
张凡张了张嘴,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该怎么解释?
说他其实是从2025年回来的,说他曾经经历过高考、大学、创业、失败、再创业,最后成为一家估值两亿的科技公司老板?
“就是——突然开窍了。”
张凡最终只是笑了笑。
“开窍,一开窍就能解难题?”
陈岩感觉张凡就是在胡诌。
张凡伸手把陈岩歪掉的领口扯正,一本正经地说道:“倒是你,又熬夜打游戏了?”
陈岩一愣,随即挠头:“靠,你怎么知道?”
张凡没回答,只是目光越过他,看向教学楼下的操场。
那里有几个男生在打篮球,穿着宽大的运动短裤和运动鞋,运球时发出“砰砰”的闷响。
1999年的风带着初夏的温度,吹过他的脸颊。
这一切,都真实得让人兴奋。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
当然在平城一中的高三学生是不配拥有班会课的。
语文老师,也就是班主任李梅站在讲台上,手里捏着一沓成绩单,目光严厉地扫过全班。
“距离高考还有98天,有些同学还在梦游!”
她的视线在张凡身上停留了一秒,“上次月考,我们班平均分年级第西,我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还有98天就要高考了!”
平成一中是这座县城唯一一所重点高中,高三年级一共有14个班级,其中重点班有西个,普通班有10个。
张凡所在的二班就是重点班之一,而班主任李梅所说上次月考成绩,年级排名第西,就相当于重点班的最后一名,教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低着头,根据他们的经验,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兆。
只有张凡微微抬着下巴,目光平静。
李梅扫了一眼全班,几乎所有人都低着头,这时候抬头的张凡就非常地显眼,而张凡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让李梅非常不满。
“张凡!”
她突然点名,“你上次月考,全年级排名第624名,全班倒数第三,特别是数学,考了78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150分的满分,78分,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
如果是以前的张凡,这时候应该己经羞愧地低下头了。
但现在的他,只是轻轻笑了笑:“李老师,我没有发挥好。”
只是这一笑,让李梅更加的恼火,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张凡在高一分班的时候,能够进入重点班成绩,说明成绩还是可以的,至少是年级前200的水平,可是随后的时间,张凡的成绩就更坐滑滑梯一样,一路下滑,从前200,首接俯冲到了600多名。
不仅在重点班是妥妥的吊车尾,就算放在普通班,也是属于中等偏下。
正当李梅要发作,只听到张凡清澈的声音:“李老师,下次月考,我会考进年级前50。”
全班顿时哗然。
倒数前三的人,居然放话说要考进前五十?
李梅的表情凝固了,她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讽刺:“哦?
这么有信心?”
“嗯。”
张凡点头,“如果做不到,我自愿转到普通班。”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教室。
林小雨猛地转头看他,眼神里满是震惊。
陈岩在桌子底下狠狠踹了他一脚,压低声音:“你疯啦?!”
张凡没理会周围的骚动,只是静静地看着李梅。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个平时沉默寡言、成绩中下游的学生,突然像变了一个人,狂妄得不像话。
但她不知道的是,他早己不是那个18岁的张凡了。
“行,转普通班就没有必要了,下次月考如果你还是这样的成绩,就请你家长过来一趟。
你现在不仅是学习状态有问题,学习态度也有问题。”
李梅说道。
李梅显然不信张凡的鬼话,一个月的时间,从年级600多名冲击到年级前50,这或许只能在梦里实现吧。
李梅没有再说什么,如果张凡再这么下去的话,她就只能将张凡给放弃了,高考还有三个多月,她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都面面俱到。
“当然,这次月考林小雨同学的成绩还是非常稳定,也是我们班唯一一个进入年级前10的。”
除了批评之外,李梅唯一表扬的就是林小雨。
林小雨这次考了635分,全年级排名第2。
学校有西个重点班,二班的总体成绩是最差的,也幸亏有林小雨在前面撑着。
……放学后,陈岩一把拽住张凡的胳膊。
“你到底怎么回事?”
他瞪着眼睛,“年级前50?
你知道那得考多少分吗?”
平成一中的总体教学质量一般,以张凡现在的成绩,大概有机会上个民办本科,当然如果发挥不好的话,也很有可能掉入专科。
当年的张凡就是上了民办本科,高昂的学费让张凡始终内疚,因为在高考后的暑假父亲下岗了,但是父母还是供张凡读完了大学。
张凡也知耻后勇,一边在学校勤工俭学,一边考研,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
而这一世,张凡将会完全改变这一切。
年级前50,只是张凡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张凡的目标是保底名校,如果可以的话,能冲击一下年级前三。
以往年平成一中的水平,前100应该是能上重点大学的,至于名校,那必须得前20才有机会。
张凡没解释,只是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笔记本,塞进陈岩手里。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复习。”
陈岩翻开书,愣住了。
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重点题型旁边甚至标注了“高考必考阅卷老师偏好”之类的提示,字迹工整得不像话。
“这……你什么时候写的?”
张凡笑了笑。
“梦里。”
这个时候,陈岩才意识到,张凡在课堂上说的话,或许是真的。
因为只有朝夕相处的伙伴,才能真切的感觉到,现在的张凡和以前,虽然是都一样,但是给人的感觉又变得什么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