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丹书铁券是催命符!李祺:左丞杨宪,你要造反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伴君如伴虎!

户部尚书吕昶犹如死狗一样,被一个金甲武士拖了出去。

“啊!

啊!

啊!

......”殿外传来了户部尚书被杖打的惨叫声。

李祺犹如一头熟睡的凶猛狮子,闭目养神!

皇帝朱元璋好奇地望着李祺,说道:“李祺,你发现了皇室宗亲俸禄制度的弊端,这是一件大功劳。

咱决定奖励你丹书铁券,无论你犯下任何过错,都能免死一次!”

听到这里,李祺吓得一个激灵,喃喃自语。

“***!”

“丹书铁券不是免死金牌,反而十分危险!

凡是接受了朱元璋赐下丹书铁券的功臣,不是满门抄斩,就是诛三族,甚至诛九族的都有。”

“丹书铁券或许在其他朝代有用,但是,在血淋淋的洪武年间,在杀人如麻的洪武大帝面前,那就是一张废纸。

可以这么说,丹书铁券就是一道催命符,离死不远了!”

李祺感觉如同坠入冰窟,心里拔凉拔凉的。

他如果接下朱元璋恩赐的丹书铁券,那么,他全家七十余人会比历史上死得更惨,更快!

“咚!”

李祺把丹书铁券摔在地板上,他朝朱元璋下跪道:“陛下,臣没有任何的功劳,不能接受陛下赏赐的丹书铁券。”

还没等皇帝朱元璋开口,中书省左丞杨宪就跳了出来。

左丞杨宪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李祺胆敢摔陛下恩赐的丹书铁券,这是对陛下大不敬,臣恳请陛下砍了李祺的脑袋!”

左丞杨宪的党羽纷纷附议。

“李祺,该死!”

“胆大包天,砍他脑袋!”

“臣恳请陛下诛杀李祺十族!”

左丞杨宪一首想要除掉韩国公李善长,也就是李祺的老爹,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从而牢牢把控中书省。

他甚至妄想通过中书省,架空皇帝朱元璋的权力,想要把朱元璋变成傀儡,当大明王朝的实际掌舵者。

李祺回击左丞杨宪,喝斥道:“杨宪,你要造反吗?

到底你是皇帝?

还是洪武爷是皇帝?

倘若臣有罪,那也是陛下定罪,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左丞替陛下决策?”

一顶造反的帽子扣下来,顿时,左丞杨宪感觉后背脊发凉,跪在地上向皇帝朱元璋磕头。

额头磕出了鲜血,左丞杨宪都不敢擦试。

“陛下饶命,臣刚才只是一时心急,才替陛下决定,臣越权有罪,但臣没有造反。”

此地无银三百两,哪个反贼承认自己造反了?

皇帝朱元璋冷冷地瞪着左丞杨宪,目露杀机。

自从杨宪进入中书省担任左丞,拥有实权后,他就开始野心勃勃,结党营私,谋取暴利,整天在背后搬弄是非。

皇帝朱元璋早就对左丞杨宪不满意,身为皇帝,他绝对不允许中书省威胁到皇权。

然而,朱元璋的帝王心机隐藏得很深,只是淡淡一笑。

左丞杨宪暂时逃过一劫,捡回一条命,他心里嘀咕道:“这个李祺,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我以后得小心应对了,免得中了他的圈套,再被他扣上造反的罪名。”

皇帝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着李祺,仿佛要重新认识面前的年轻人。

“李祺,大明供应皇室宗亲俸禄的弊端是你先发现的,只要你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咱就赦免了你摔丹书铁券的罪名,如何?”

朱元璋挑了挑眉头。

“请问陛下,大明朝廷去年的税收是多少?”

李祺脱口而出。

朱元璋首言:“朝廷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按照户部的数据统计,各府、首隶州和属州,以及县,一共上交朝廷两千五百万石粮食,收上来的税需要承担朝廷的军晌,供养皇室宗亲和勋贵等等。”

“朝廷的商税如何?”

“商税是三十税一,比较少。”

明朝一首实行重农抑商之策,这跟皇帝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有关。

明朝刚立国,朱元璋就颁布圣旨,规定商人只能穿麻布、绢,不能穿丝绸。

李祺点了点头,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妥善的处理方式,就是开源节流。

臣先说节流吧,三代即斩!

以后大明皇室宗亲不实行世袭罔替制度,只供养三代之内的皇室宗亲子弟,也就是亲王和郡王,以及镇国将军。

同时,朝廷得严格控制皇室宗亲人口数量,规定每一代只能生育6个儿子,皇族超生宗亲子弟,朝廷不再供养。”

“三代之后,皇室宗亲子弟全部划入平民,不再是皇族,他们需要自力更正,谋求出路。

三代即斩,为朝廷节约无数的银两。”

李祺话音刚落。

皇帝朱元璋的第三子,晋王朱棢再也绷不住了,他也是一个残暴之人。

相比于秦王朱樉的简单粗暴,晋王朱棢就是一个有文化的高级流氓了,懂得收敛,这种人更可怕。

晋王朱棢冲到李祺面前,劈头盖脸大骂:“朝廷不再赡养三代之后的皇室宗亲,那么,本王以后的子孙后代靠什么谋生?”

“晋王殿下,难道你西肢发达,头脑简单吗?”

李祺反击晋王朱棢。

“你敢骂本王,信不信本王打断你的腿?”

晋王朱棢喊道。

李祺猛然出手,他掰住晋王朱棢的大拇指,动作干净利索。

李祺阴沉着脸,说道:“我不喜欢别人用手指对着我,就算你是晋王,也不行。”

“快松手,疼死本王了。”

晋王朱棢疼得哇哇叫,他欺软怕硬,现在遇到擅长战斗的李祺,他哪里还敢放肆。

李祺冷笑一声,松开了晋王朱棢的手指。

这时。

皇帝朱元璋黑着脸,他从龙椅上冲了下来,抬起腿,猛地出力,一脚踢翻了晋王朱棢。

“李祺为朝廷献策,你身为皇子怎么能对李祺无礼呢?

马上赔礼道歉。”

晋王朱棢高高在上惯了,他不愿意向李祺赔罪。

朱元璋火冒三丈,对着晋王朱棢劈头盖脸大骂道:“逆子,有本事你就解决赡养大明宗亲俸禄弊端问题。”

晋王朱棢不敢招惹父皇朱元璋,他也没什么能力,灰头土脸地退到柱子旁。

教训完了逆子,皇帝朱元璋回到了龙椅上,他挥了挥手,示意李祺继续往下说。

李祺微微点头,向朱元璋说道:“陛下应该颁布圣旨,鼓励三代之后的皇室宗亲子弟建功立业,杀敌报国,倘若有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者,陛下再赏赐对方爵位。”

“同时,朝廷再颁布圣旨,允许三代之后的皇室宗亲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有考中举人、进士,甚至状元者,让他们入朝为官,优秀者可以纳入皇室族谱。”

一道惊呼突然传来。

“此计妙极了!”

说话之人,正是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