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粉入眼

银粉入眼

作者: 中尘

其它小说连载

书名:《银粉入眼》本书主角有金屑柳云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中尘”之本书精彩章节:柳云卿踏进法源寺那官袍上还沾着刑部大狱的阴冷血气问无念禅师:“心若受何以修之?” 老僧指廊下蛛网:“风来不雨过无何曾自扰?” 柳侍郎蹙眉:“恶念当善念亦不可留?” 禅师掌心托起一截枯任其坠入莲池:“眼中金与沙何异?” 池水漾开涟倒映着柳云卿半生执念——他骤然看见自己紧攥的拳指缝里漏下无数被捏碎的“善”。元和十一年的暮长安城笼罩在一场绵密如愁绪的雨柳...

2025-08-11 17:16:14

柳云卿踏进法源寺那日,官袍上还沾着刑部大狱的阴冷血气。 他问无念禅师:“心若受损,

何以修之?” 老僧指廊下蛛网:“风来不惊,雨过无痕,何曾自扰?

” 柳侍郎蹙眉:“恶念当除,善念亦不可留?” 禅师掌心托起一截枯枝,

任其坠入莲池:“眼中金屑,与沙何异?” 池水漾开涟漪,

倒映着柳云卿半生执念——他骤然看见自己紧攥的拳头,指缝里漏下无数被捏碎的“善”。

元和十一年的暮春,长安城笼罩在一场绵密如愁绪的雨里。

柳云卿走出刑部那座森严如铁狱的官署大门时,身上那件深绯色的侍郎官袍,

仿佛还浸染着诏狱深处洗刷不尽的阴冷与血腥气。雨水打湿了朱雀大街光滑如镜的青石板,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槐花和一种若有若无、却挥之不去的铁锈味。他微微仰起头,

任由冰凉的雨丝落在脸上,试图冲刷掉连日来印在眼底的惨白囚衣、枯槁面容,

还有那些在重刑之下发出的、非人般的哀嚎。他是朝廷执掌刑狱的侍郎,

是陛下手中那把锋利无情的刀,可每一次斩落下去,刀身震颤的余波,

都仿佛要将他自己的魂魄也震碎几分。心口那处无形的空洞,在雨水的浸透下,

似乎更冷、更深了。他需要一个去处,一个能暂时搁下这沉重冠冕和血腥职责的所在。

念头一起,法源寺那悠远的钟声,便如同隔世的召唤,穿透迷蒙的雨幕,隐隐传入耳中。

法源寺隐在长安城南一片古槐林深处。寺门并不宏伟,青灰色的砖墙被雨水浸润得颜色深重,

显出岁月沉淀的肃穆。柳云卿未带随从,也未乘官轿,只撑一把寻常的油纸伞,

步履有些滞重地踏上了寺前被雨水洗刷得发亮的石阶。

守门的小沙弥认得这位常来的侍郎大人,恭敬地合十行礼,侧身引他入内。

穿过几重寂静的院落,诵经声和木鱼声如同低沉的背景,渐渐清晰起来。

雨水沿着古朴的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空气中弥漫着香烛、雨水和古老木料混合的气息,清冷而宁谧。

引路沙弥在一处回廊尽头停下,指向廊外一方小小的庭院。庭院中央是一池青莲,莲叶初展,

碧绿圆润,承接着天降的甘露,水珠在叶心滚来滚去,晶莹剔透。池畔,

一位须眉皆白的老僧,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僧衣,正背对着回廊,静静地注视着池中。

他身形枯瘦,仿佛一株历经风霜的古松,却自有一股沉静如渊的气度。这便是法源寺住持,

无念禅师。柳云卿挥手示意沙弥退下,自己则立在回廊的阴影里,没有立刻上前。

他看着老僧的背影,

看着那方被雨水敲打得泛起无数涟漪、却又在涟漪中心始终保持着一份澄澈的莲池。

连日来在刑狱中绷紧的心弦,在这空寂的庭院、这沉静的背影面前,竟奇异地松弛了一丝。

然而,心口那股沉甸甸的窒闷,却并未消散。他缓步走出回廊,油纸伞收起,

雨丝立刻沾湿了他的鬓角和官袍肩头。他走到老僧身侧,隔着几步距离站定,

目光也投向那方动荡又澄净的莲池。池水倒映着铅灰色的天空、摇曳的莲叶,

还有他和老僧模糊的侧影。“禅师。”柳云卿的声音打破了庭院的寂静,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如同被雨水打湿的枯叶,“既号禅师,何以终日说法?

”无念禅师并未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池中一片随波轻荡的莲叶上,声音平和舒缓,

如同檐下滴落的雨珠,不疾不徐:“无上菩提者,被于身,是戒律;说于口,

是法要;行于心,是禅定。本源如如,何曾有二?”他顿了顿,枯瘦的手指轻轻指向莲池,

“譬如江河湖海,名号虽殊,水性无别。戒即是法,法不离禅。侍郎大人,

”他终于微微侧过脸,那双深邃如同古井的眼眸看向柳云卿,带着洞悉一切的澄澈,

“又何必起心动念,妄生分别?”柳云卿心中微微一震。老僧的话语,

如同石子投入他纷乱的心湖。戒、法、禅,本是一体?如同这池中之水,无论被称为什么,

其性本一?他紧锁的眉头并未舒展,反而更深了几分。

面孔、那些在他笔下勾决的姓名、那些因他“明正典刑”而破碎的家庭……这些沉重的画面,

与眼前这方宁静的莲池、老僧这超然物外的态度,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冲撞。他下意识地抬手,

指尖轻轻按在自己心口的位置,仿佛那里真的有一道无形的伤口在隐隐作痛。

声音不自觉地提高,

带着刑堂审案时残留的锐利和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急切与困惑:“即无分别,

心若蒙尘受损,又当如何修之?”无念禅师的目光并未移开,依旧平静地注视着柳云卿,

仿佛能穿透那身深绯色的官袍,看到他内心深处翻涌的波澜。

老僧的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不是笑意,而是一种了然。他没有直接回答,

反而缓缓抬起枯瘦的手,指向回廊檐角一张刚刚结成的、细密精巧的蛛网。

雨水顺着檐角滴落,有几滴恰好打在蛛网边缘。那纤细脆弱的网丝猛地一沉,

晶莹的水珠在丝线上颤动、滚落,将整张网拉扯得剧烈摇晃变形,仿佛下一刻就要崩裂。

然而,当水珠最终滚落尘埃后,那蛛网却如同拥有生命般,

极其缓慢地、一点一点地恢复着原状。丝线重新绷紧,经纬再度分明,在雨后的微风中,

依旧静静地悬在那里,仿佛刚才那场剧烈的动荡从未发生过。“大人请看,

”无念禅师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目光从蛛网移回柳云卿脸上,

如同两泓映照心绪的古潭,“风来不惊,雨过无痕。网自悬空,何曾自扰?心本无瑕,

何来修损?莫说恶念,”他微微一顿,每个字都清晰无比,“便是善念,亦当一念勿起。

”“善念亦当勿起?” 柳云卿瞳孔骤然一缩,如同被这离经叛道之言狠狠刺中!

他身体猛地前倾,深绯色的官袍在微凉的雨气中无风自动,

眉宇间凝聚起刑狱断案时那股凌厉的锋芒,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和强烈的质疑,

甚至带着一丝被冒犯的怒意:“禅师此言差矣!恶念如毒,自当摒除!然善念如灯,

导人向明,济世渡人,此乃天理伦常!何以竟与恶念等同视之,一并摒除?若如此,

岂非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他的质问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凛冽的寒意,

直刺向眼前的老僧。刑部大堂之上,他便是以这般锋锐,洞穿无数奸佞的谎言。此刻,

他要用这锋锐,劈开这看似玄妙、实则悖理的禅机!无念禅师面对这近乎逼问的锋芒,

神色却无丝毫变化。他既未解释,也未反驳,只是缓缓收回了指向蛛网的手,

目光重新落回那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青莲池。浑浊却异常平静的眼眸里,

映着点点雨滴溅起的涟漪。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倾听雨滴敲打莲叶的声音。然后,

他极其缓慢地弯下腰,动作带着古木般的沉滞。布满老人斑和青筋的枯瘦手指,

在池畔湿润的泥土中摸索着,片刻后,拈起了一小截东西。那是一截枯枝。大约半指长,

灰褐色,早已失去所有生机,干瘪扭曲,毫不起眼,沾着新鲜的泥点。

柳云卿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紧蹙的眉头下,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不解。

他不明白老僧此刻拾起这截枯枝的用意。无念禅师拈着那截枯枝,并未看向柳云卿,

而是将其轻轻托在自己枯瘦微颤的掌心。雨水落在他掌心,也打湿了那截枯枝。

他凝视着自己的掌心,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古寺晨钟,

每一个字都敲打在柳云卿紧绷的心弦上:“侍郎大人,此为何物?”柳云卿一怔,

下意识地回答:“一截……枯枝。”无念禅师微微颔首,继续问:“若入人眼,当如何?

”“自然刺痛难忍,需立即取出!”柳云卿脱口而出,这是最浅显的常理。“然。

”老僧应了一声,随即话锋陡然一转,枯枝般的手指轻轻一松——那截沾着泥水的枯枝,

从老僧的掌心无声坠落,“噗”地一声轻响,没入莲池碧绿的池水中,

只激起一圈小小的涟漪,便迅速沉向幽暗的池底,消失不见。无念禅师这才缓缓抬起眼帘,

那双洞察世事的眸子,如同穿透迷雾的明灯,直直地望向柳云卿惊愕不解的双眼。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穿透力,

如同惊雷在柳云卿灵魂深处炸响:“眼中金屑,与沙砾枯枝,又有何异?”金屑?

与沙砾枯枝无异?柳云卿浑身剧震!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霹雳击中,整个人僵立在原地!

深绯色的官袍下,身躯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他死死地盯着那截枯枝消失的水面,

那里涟漪已平,只余下一片映着天光云影的澄澈碧绿。然而,就在这片澄澈的倒影里,

柳云卿却仿佛骤然窥见了自己——他看见自己紧握的拳头!指缝间,

正有无数细碎而刺目的“金光”簌簌漏下!那是他引以为傲的“善”!

是他坚信不疑的“正”!

是他以雷霆手段整肃吏治、严刑峻法时心中那杆“明镜高悬”的标尺!

是他笔下勾决每一个“罪有应得”的名字时,那份“为国除奸、为民除害”的凛然正气!

这些金光闪闪的“善念”,这些支撑他半生宦海浮沉、挥动屠刀而不疑的信念基石,此刻,

在老僧那句如同天外惊雷的诘问下,在那截沉入幽暗池底的枯枝面前,竟显得如此……刺目!

如此……沉重!它们不再是无暇的光明,反而如同最细碎、最尖锐的金屑,密密麻麻,

铺天盖地!它们充斥着他的脑海,占据着他的心念,让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善”的灼热,

每一次落笔都带着“正”的千钧!他猛地闭上眼,试图驱散这可怕的幻象。

可那指缝间漏下的“金光”却更加刺眼,甚至灼痛了他的神魂!刑部大狱的阴冷血腥气,

连同那些囚徒绝望的眼神、破碎的哀嚎,如同挣脱了闸门的洪水,瞬间汹涌而至,

将他彻底淹没!那些他自以为“替天行道”的裁决,此刻却带着千钧的“善”之重负,

狠狠反噬回来,砸得他心神俱裂!“呃……”一声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闷哼,

从柳云卿紧咬的牙关中挤出。他高大的身躯晃了晃,脸色瞬间褪尽血色,变得惨白如纸。

心口那股沉甸甸的窒闷感骤然化作万针攒刺般的剧痛!眼前阵阵发黑,

那方平静的莲池、那沉静的禅师,都在他剧烈晃动的视线中模糊、扭曲。他踉跄着后退一步,

后背重重撞在冰冷的廊柱上,才勉强稳住身形。深绯色的官袍紧贴着冷汗涔涔的脊背,

冰凉一片。暮鼓声沉,一声声,如同钝器敲打在长安城渐渐沉寂的脉搏上,

也敲在柳云卿空洞的心腔里。无念禅师早已悄然离去,庭院中只剩下他一人,

背倚着冰凉湿滑的廊柱,如同被抽去了魂魄。雨水不知何时停了。铅灰色的云层裂开缝隙,

漏下几缕惨淡的夕照,斜斜地打在莲池水面上。池水平静如镜,

清晰地倒映出他此刻的模样:深绯官袍凌乱,鬓发散落几缕,脸色苍白如鬼,眼神空洞失焦,

哪里还有半分朝廷重臣的威仪?活脱脱一个刚从泥潭里挣扎出来的失魂人。

方才老僧那截沉入幽暗池底的枯枝,如同烧红的烙铁,

在他灵魂深处烫下了一个无法磨灭的印记。还有那句“眼中金屑,与沙砾枯枝,又有何异?

”如同附骨之疽,在耳边反复回响、轰鸣。他踉跄着,几乎是凭着本能,

逃离了那片仿佛能吞噬人心的莲池庭院。没有回那森严冰冷的刑部官署,也没有回侍郎府邸。

他像一缕游魂,在暮色四合的长安街巷里跌跌撞撞。华灯初上,

东西市的喧嚣隔着坊墙隐隐传来,丝竹管弦,觥筹交错,那是属于太平盛世的浮华。

可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不知走了多久,双腿如同灌铅。终于,

他停在了宣阳坊深处一座不起眼的小院门前。这是他养兰的别院。推开门扉,

一股熟悉的、清冷幽微的兰香扑面而来,带着雨后泥土的湿润气息,

稍稍驱散了他鼻端萦绕不散的血腥与铁锈味。院内回廊下,沿着墙壁,

摆放着数十盆精心莳养的春兰、蕙兰。每一盆都配着上好的紫砂盆,

泥土是专门从终南山运来的腐殖土,每日的浇灌时辰、水量,甚至摆放的角度,

都严格按照他亲自制定的章程。这些兰花,是他案牍劳形、刑狱血腥之余,唯一的寄托,

是他为自己构筑的一方净土。然而,此刻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他如遭雷击,

本就摇摇欲坠的心神彻底崩塌!回廊下,一片狼藉的凋零!

那些他视若珍宝、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兰草,此刻竟大多萎黄枯败!

叶片失去了往日的翠绿光泽,如同被抽干了精血,软塌塌地垂着,边缘卷曲焦枯,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沈清宴温南枝全文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道术无限升级,九叔人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