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莫化白浩然是《昆仑训练基地》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爱吃三丁鹰嘴豆的莫化”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万山之昆苍茫雪线之亘古的寂静被一种低沉的、属于工业时代的嗡鸣打巨大的工程机械如同钢铁蚁在险峻的山脊与隐蔽的谷地间穿依山就构建着一座与自然环境既冲突又融合的庞大建筑这是蓝星联合政府最也是最隐秘的机构——超自然现象调查局APIB的总部所在在越来越多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边缘事件”报告堆满案头联合政府的精英们终于下定决组建这个专门应对未知的部没有确凿的...
万山之祖,昆仑。
苍茫雪线之上,亘古的寂静被一种低沉的、属于工业时代的嗡鸣打破。巨大的工程机械如同钢铁蚁群,在险峻的山脊与隐蔽的谷地间穿梭,依山就势,构建着一座与自然环境既冲突又融合的庞大建筑群。这里,是蓝星联合政府最新,也是最隐秘的机构——超自然现象调查局APIB的总部所在地。
在越来越多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边缘事件”报告堆满案头后,联合政府的精英们终于下定决心,组建这个专门应对未知的部门。没有确凿的外星入侵,没有清晰的怪物影像,有的只是全球范围内零星出现、却细思极恐的异常痕迹——无法解释的电磁静默区、动物大规模定向迁徙、深海中捕捉到的非自然声波、以及某些地区土壤或空气中残留的、不属于地球已知元素的同位素。
昆仑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神秘传说以及相对与世隔绝的环境,被选为了这个应对未知的摇篮。
此刻,位于半山腰一处刚刚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指挥中心内部,一个单薄的身影正站在巨大的环形落地窗前,几乎要贴到冰冷的特种玻璃上。
他叫白浩然,刚满十五岁,身上那件明显大了一号的APIB制式白色研究员外套,让他看起来更像是个误入工地的学生。然而,他那张精致得过分的脸,以及那双此刻正映着窗外雪山与钢架、闪烁着纯粹兴奋光芒的桃花眼,却与周围粗粝的工业环境形成了奇异的反差。
“博士!白博士!”
一个略显焦急又带着明显呵护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负责总部基建的工程部主任,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中年男人,正拿着一叠厚厚的图纸快步走来,脸上堆着混合了无奈和近乎“哄孩子”般的笑容。局里上下下,从陈局长开始,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得照顾好这位年纪小、本事大、心思却单纯得像张白纸的“国宝”。
“哎?”白浩然转过身,脸上带着被打断观察的不明所以,但听到“博士”这个称呼,嘴角还是下意识地弯了弯。
“博士,您看看这个,”主任将图纸铺在旁边的临时工作台上,指着一处复杂的结构节点,语气尽量放得柔和,“按照您之前给的这份……‘结构优化建议’,这里的承重设计和我们预埋的能量导管路径有点冲突,施工队反馈说按现有工艺调整难度很大,您看能不能……”
白浩然凑过去,纤细的手指在图纸上轻轻划过,几乎没有任何停顿:“这里啊,用碳纳米管编织体做强化骨架,内部导管采用可变相态记忆合金,在浇筑时预留百分之十二的形变空间就好了呀。”他抬起眼,眼神清澈,带着点“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问”的天然疑惑,“材料的合成参数和浇筑时的温度控制曲线,我前几天就发到工程部邮箱了哦。”
主任心里苦笑,那份邮件的内容对现有工程体系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他深吸一口气,换了个策略,从口袋里摸出一根包装可爱的水果味能量棒,递了过去,像哄自家侄子一样:“博士,您看,这施工进度紧,兄弟们都快扛不住了,能不能先给个……嗯……基于现有条件的、简单点的临时方案?”
白浩然的目光果然被能量棒吸引了过去,他接过棒棒,熟练地拆开包装咬了一口,腮帮子微微鼓起,思考了几秒:“唔……那好吧。先用多层复合装甲板强行分流荷载,导管走外部临时支架,加装一层我设计的广谱信号吸收涂层,虽然会损失一点效率,外观也不够流畅,但能保证基础功能。等新材料测试好了再替换。”
“太好了!谢谢博士!您可帮了大忙了!”主任如释重负,连忙记下。心里再次感慨,这位小博士,真是又好说话又厉害得不像话。
白浩然是穿越者,带着另一个世界的知识降生于此。从他有记忆起,脑海里就装着某个“灵感源泉”——一套庞大、自成体系且仿佛与现有科技树截然不同的知识架构,其中包含了各种超越想象的飞行器、单兵装备、能量武器乃至巨型机械的设计理念与原理。这些知识对他而言,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是他与生俱来的宝藏。
然而,拥有近乎神启知识的他,在心智上却纯粹得如同昆仑山巅的积雪。他极度不谙世事,对人情世故几乎一窍不通,几句真诚的夸赞尤其是“博士”这个头衔,一点他感兴趣的小零食,就能让他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奇思妙想。陈局长和其他高层深知他的价值与特殊性,对他保护得极好,从不深究他那些惊人创意的具体来源,只当是绝世天才的灵光迸发,并严令知情者保密。
他晃悠到中央控制区的雏形位置,那里还裸露着大量的线缆和接口。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非金非木、刻满奇异纹路的黑色立方体,像盘核桃一样在手里把玩着。这是他从小就带在身边的“玩具”,也是他那些奇妙“灵感”时常涌现时的陪伴物。
这时,指挥中心一侧的巨大屏幕上,跳出了一段来自外勤小队的加密通讯请求。画面接通,背景是某片荒芜的戈壁,率先出现在画面中央的,是一位女性。
她穿着合身的野外作战服,身姿挺拔,容颜秀丽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沉静与干练。她叫林月,APIB第一异常调查队的队长,以其冷静的判断力和强大的现场指挥能力深受信赖,是局里定海神针般的人物,气质与能力都颇有些类似传说中的那位胜利队队长。
“报告总部,这里是‘青鸾’调查队,我是林月。”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透过些许杂音传来,“我们在罗布泊异常区完成第三次网格化搜索。确认采集到二十七份样本,其中编号LP-07至LP-15的金属碎片,结构分析显示其为非地球已知任何合金制造。内部晶体排列呈现无法理解的几何模式,疑似某种信息存储结构,但无法解码。重复,无法解码。初步判断为……非人类科技产物。”
画面切换,放大了几块闪烁着暗哑金属光泽的碎片特写。
指挥中心内,气氛微微凝滞。
唯有白浩然,他凑到屏幕前,几乎把脸贴了上去,仔细观察着那些碎片,眼睛里闪烁着强烈的研究欲望,小声嘀咕,像是在自言自语:“诶?这种信息编码的底层架构……好奇怪,能量回路的排布方式也……嗯……显得很低效,像是为了强行适应什么而做了很多妥协?”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大厅里却足够清晰。
刚刚走进来的陈局长——那位对白浩然如同对待亲孙子般慈祥又器重的老者——恰好听到了这句话。他走到白浩然身边,看着屏幕上那些让专家们头疼的碎片,又看了看身边这个咬着能量棒、一脸专注分析的少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但语气依旧平和:“博士,你对这些东西有什么看法?”
白浩然回过神来,眨了眨眼,显得很理所当然:“具体的编码内容看不懂。但是它们的基础设计逻辑,跟我一些……嗯……比较天马行空的想法里的某些基础理论有点像,只是实现得特别……别扭。”他晃了晃手里的黑色立方体,语气轻松,“局长,看来我们总部的被动侦测系统得优先升级了。我觉得,可以先在主峰几个预设节点,部署我设计的‘多层复合能量感应网’,虽然精度只能捕捉到比较明显的异常波动,但预警一下这种水平的信号残留,应该够用了。”
陈局长看着白浩然那副“用现有材料就能搞定”的认真表情,心中欣慰又感慨。他温和地点点头:“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打报告,我特批。”
“嗯!”白浩然用力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还有,后勤部张阿姨做的蜂蜜小蛋糕……”
“知道,给你留一盒最大的。”陈局长忍俊不禁,拍了拍他的肩膀。
白浩然立刻眉开眼笑,转身就朝着实验室区域跑去,像个得到了奖励和新任务而充满干劲儿的孩子。
陈局长望着他消失的背影,目光转向屏幕上依旧冷静等待指示的林月队长。“林队长,样本按最高保密等级封存送回。辛苦了。”
“明白。”林月点头,通讯切断前,她的目光似乎若有若无地扫过白浩然刚才站立的位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与好奇。
昆仑山的基石正在浇筑,深空的谜题已悄然送达。而他们最大的希望与秘密,正隐藏在那个心思纯净、灵感如泉涌的少年身上。风暴尚在远方积聚,守护未来的壁垒,也许在他手中能率先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