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遗计三国杀

郭嘉遗计三国杀

作者: 爱吃米鱼膏炖蛋的通幽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爱吃米鱼膏炖蛋的通幽”的其它小《郭嘉遗计三国杀》作品已完主人公:陈寰陈守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冰冷的触感首先回不是实验室恒温的空也不是手术台的无影而是深入骨髓的潮湿与寒陈寰的意识像一团被强行塞进狭小容器的棉在剧烈的胀痛和窒息感中艰难地凝他猛地睁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灰蒙蒙的、缀着几颗疏星的夜身下是坚硬硌人的土混杂着碎石和枯一股混合着腐烂有机物、泥土和某种难以言喻的霉败气味粗暴地涌入鼻呛得他一阵剧烈的咳肺叶如同被撕裂般疼这是哪里?最后的记忆定格...

2025-10-29 23:01:16

冰冷的触感首先回归。

不是实验室恒温的空调,也不是手术台的无影灯,而是深入骨髓的潮湿与寒冷。陈寰的意识像一团被强行塞进狭小容器的棉絮,在剧烈的胀痛和窒息感中艰难地凝聚。

他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灰蒙蒙的、缀着几颗疏星的夜空。身下是坚硬硌人的土地,混杂着碎石和枯草。一股混合着腐烂有机物、泥土和某种难以言喻的霉败气味粗暴地涌入鼻腔,呛得他一阵剧烈的咳嗽,肺叶如同被撕裂般疼痛。

这是哪里?

最后的记忆定格在博物馆那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那枚新出土的、刻有“乱世匡扶”四字的汉代玉璧在展示柜中发出了不祥的嗡鸣,紧接着是刺目的白光和结构崩坏的巨响……他试图保护那枚玉璧,然后便失去了知觉。

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身体虚弱得可怕,四肢百骸传来一种空乏无力的酸软,胃部因长久的饥饿而灼痛、痉挛。他低头看向自己,身上穿着一件粗糙、肮脏且多处破损的深衣,布料硬邦邦的,沾满了泥污。这绝不是他之前穿着的定制西装。

借着一丝微弱的星光,他看清了自己的手——骨骼分明,皮肤粗糙,指甲缝里塞满了黑泥,但这分明是一只少年的手,绝非他一个三十岁学者应有的、保养得宜的手。

穿越?

这个荒谬却又唯一合理的念头如同冰水般浇遍全身。作为一个专研三国历史与考古的学者,他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当它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时,那股巨大的荒诞与恐慌几乎要将他吞噬。

寒冷和饥饿是眼前最致命的敌人。他必须动起来,必须找到食物、水源和庇护所,否则他可能就是史上最短命的穿越者。

他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依靠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环顾四周,这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地带,草木凋零,景象凄惨。远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闪烁的灯火,似乎是一个村落。

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朝着灯火的方向踉跄前行。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冷风如同刀子般刮过他单薄的衣衫,带走本就所剩无几的体温。喉咙干得冒火,他甚至看到路旁沟渠里浑浊的积水,但残存的现代医学知识警告他,那水喝下去无异于自杀。

走了不知多久,就在他感觉意识即将再次消散时,脚下被什么东西一绊,整个人向前扑倒。手掌和膝盖传来火辣辣的疼痛。

他喘息着,回头望去,绊倒他的是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头。然而,就在他目光扫过那块石头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他贴身佩戴的那枚、与他一同穿越而来的汉玉,此刻正微微发着温润的光。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如同全息投影般,清晰地浮现出一幅周围区域的简化地图。地图上,他自身是一个绿色的光点,绊倒他的石头被标记为灰色障碍,而远处村落的方位,则被一条清晰的虚线路径标注出来,路径旁还有一行小字注解:颍川郡,长社县西,四里。

不仅如此,地图一侧还浮现出几行数据化的信息:

机体状态:严重营养不良,轻度脱水,体温过低。

环境威胁:高流民、野兽、低温。

建议:立即获取安全水源、高热食物,前往前方村落寻求有限度援助。警惕任何潜在敌意。

陈寰的心脏狂跳起来。这枚汉玉……它不仅仅是带自己穿越的媒介,更是一个……数据库?辅助系统?

“文明火种……”他下意识地喃喃出声,想起了玉璧上那四个古篆大字,以及穿越前那模糊的意念。难道这就是它的功能?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时代,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希望重新燃起,赋予了他新的力量。他遵循着脑中地图的指引,调整方向,更加坚定地朝着村落走去。

靠近村落,景象更加触目惊心。所谓的村落,也不过是几十间低矮破败的茅草土坯房,歪歪扭扭地聚集在一起。外围连像样的篱笆墙都没有,只有一些象征性的木栅。空气中弥漫着贫穷和绝望的气息。一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村民蜷缩在自家门口,对于他这个陌生来客,只是投来警惕或漠然的一瞥。

他看到几个孩子,赤着脚,挺着因营养不良而鼓胀的肚子,在泥地里翻找着什么可能吃的东西。

这就是汉末……真实的民间景象。史书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化作了眼前活生生的、令人窒息的现实。陈寰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和悲凉。

他注意到村口有一间稍微“体面”点的土屋,门口坐着一位须发皆白、正在编织草鞋的老者,看上去像是村里有些威望的人。

陈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无害,走上前去,用尽可能标准的古汉语得益于他的专业,虚弱地开口道:“老丈……叨扰了。小子……陈寰,路遇匪人,与家人失散,流落至此……饥寒交迫,恳请老丈……赐碗水喝,指点条明路。”

他的声音沙哑干涩,配合着他此刻狼狈不堪的形象,倒也十分具有说服力。

老丈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打量着他,带着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他叹了口气,用浓重的乡音说道:“又是遭难的娃儿……这世道啊。”他放下手中的活计,颤巍巍地进屋,端出了一个粗糙的陶碗,里面是浑浊但至少是煮开过的温水。

陈寰几乎是抢夺过来,小心翼翼地、小口小口地喝下。温热的水流划过喉咙,滋润着干涸的身体,他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一点。

“多谢老丈活命之恩。”陈寰将碗递还,真诚地道谢。

“娃儿,你不是附近的人吧?听口音像是……北边来的?”老丈问道。

陈寰心中一动,顺着话头说:“小子本是冀州人士,家中……遭了兵灾,一路南逃至此。”他不敢说太多,言多必失。

“冀州……唉,那边也不太平啊。”老丈摇摇头,“这里是颍川地界了。往前再走,就是阳翟城。那里或许有官府的粥棚,或者你能找到些活计。”

颍川!陈寰心中巨震。果然是这里,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人才库之一,荀彧、郭嘉、戏志才、陈群……无数闪耀的名字都与这片土地相连。时间点呢?他必须弄清楚。

“老丈,不知如今……是哪位天子在位?年号为何?”他试探着问道,装作一个与世隔绝的逃难者。

老丈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答道:“自然是刘家天子,听说年号是……是中平,对,中平六年。”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陈寰的脑子飞速运转。这是灵帝驾崩,何进召董卓入京,紧接着就是董卓乱政、诸侯讨董的巨大转折点!天下大乱的序幕,马上就要拉开了!而他,现在就身处这个风暴即将来临的前夜。

巨大的历史洪流感扑面而来,让他一时有些窒息。

“娃儿,看你像是读过书的?”老丈看着他陷入沉思的样子,问道。

陈寰回过神来,连忙道:“略识得几个字。”

“读书好啊……”老丈叹了口气,“这世道,有把力气未必能活,识得几个字,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从此往东,沿着那条官道走,大概两日路程,就能到阳翟。阳翟城里,有咱们颍川最有名的‘颍川书院’,那里住的都是有大学问的先生和士子。你若是去那里,或许……能寻个抄书写字的活计,混口饭吃,总比饿死强。”

颍川书院!

陈寰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无疑是他目前最好的去处。不仅能解决生存问题,更是接近这个时代核心人物、获取信息的最佳平台。

“多谢老丈指点!”陈寰再次深深一揖。这碗水和这条信息,对他而言,恩同再造。

老丈摆了摆手,又从屋里拿出一个用布包着的、硬邦邦的麸皮饼子塞给他:“拿着路上吃吧。世道艰难,娃儿,好自为之。”

握着那块冰冷粗糙的饼子,看着老丈慈祥而悲悯的眼神,陈寰感到一股久违的暖流涌上心头。在这个冰冷的乱世,依然存在着最朴素的人性光辉。

他没有再说什么,将这份恩情默默记在心里。告别老丈,他根据脑中地图的指引,踏上了通往阳翟的官道。

夜色渐深,寒风更冽。但陈寰的心中却燃起了一簇火苗。他知道了自己身在何时何地,拥有了一个神秘的金手指,并且找到了初步的目标。

活下去,然后……改变它。

这个念头如同种子,在他心中悄然扎根。他紧了紧身上褴褛的衣衫,迈着虽然虚弱却坚定的步伐,融入了沉沉的夜色之中。他的身影,在浩瀚的星空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决绝。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镇天命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十年无性姻缘我怀了孩子
  • 街溜子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