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辞暮尔

昭辞暮尔

作者: 懂啊多

其它小说连载

由周予安林辞担任主角的其它小书名:《昭辞暮尔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我站在隔音玻璃看着调音台上的红灯亮耳机里传来导演沙哑的声音:“沈再来一情绪不”我知道不但我也无能为这个角是个深藏悲痛的帝在最爱的人死于宫斗之面对满朝文武却必须强装镇定、以冷漠掩哀伤的复杂人可我现连声音都冷得像块“咔!”导演终于忍无可“你不是配不好你是根本没进”录音师看了眼叹了口气:“己经超时了半小制片那边催了三”我摘下耳机...

2025-07-17 19:51:13
我站在隔音玻璃前,看着调音台上的红灯亮起。

耳机里传来导演沙哑的声音:“沈昭,再来一遍,情绪不对。”

我知道不对。

但我也无能为力。

这个角色,是个深藏悲痛的帝王,在最爱的人死于宫斗之后,面对满朝文武却必须强装镇定、以冷漠掩哀伤的复杂人物。

可我现在,连声音都冷得像块冰。

“咔!”

导演终于忍无可忍,“你不是配不好戏,你是根本没进戏。”

录音师看了眼表,叹了口气:“己经超时了半小时,制片那边催了三次。”

我摘下耳机,手心沁出一层汗。

空调吹得不重,我后背却湿透了。

“沈昭。”

周予安推门进来,手里还拎着杯热咖啡,“别硬撑了,这锅你不背也罢。

换人吧。”

我摇头,低声说:“还有时间。”

他皱眉,“你状态不对。”

我扯了扯嘴角,“只是需要点时间。”

其实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不是配不出情绪,而是不敢去碰那部分情绪。

小时候家里闹离婚,父亲摔门而去的那一声巨响至今在我耳中回荡。

母亲整夜整夜地哭,我躲在房间里,用枕头捂住耳朵,却还是听得一清二楚。

从那以后,我就学会了把情绪封起来,哪怕最难过的时候,也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任由眼泪滑落。

奶奶说我有副好嗓子,是天生吃戏曲饭的料,但她更常说的是:“昭儿啊,你心里藏着太多东西,说出来才不会压垮你。”

她去世那天,我正为一部动画配音,赶回去的时候,只来得及看她最后一眼。

她闭着眼,嘴角似乎带着笑意,手指轻轻搭在枕边那本昆曲词谱上。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她房间,戴上耳机,一遍遍听自己录的那段唱腔——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情绪,全都藏在了声音里。

而现在,我又要被它困住了。

“再来一次。”

我说。

耳机重新戴上,调音台灯光闪烁,我闭上眼。

琴音响起。

一声低沉而破碎的古琴,像是被人用力按断了一根弦。

我不自觉地睁开眼。

“刚才那是什么?”

我问录音师。

“什么?”

“琴音……刚才有个瞬间,琴音断了一下,夹杂着一点别的声音。”

录音师翻了翻刚刚录制的片段,摇头:“没有啊,我们用的是最新的采样系统,不会有杂音。”

我不再说话,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上有一条未读信息,是周予安发来的。

帮个忙,一个修复音频的活儿,非遗保护那边的委托,报酬不错,而且有点意思。

我没回。

但现在,我忽然觉得,或许该看看。

“暂停一下。”

我对控制室说了一声,走出录音间。

周予安还在门口等我,见我出来,递给我一杯温水,“怎么,真要硬扛?”

“你说的那个委托……”我顿了顿,“可以让我看看吗?”

他眼睛一亮,“就知道你会感兴趣。”

他打开手机,点开一个文件夹,递到我面前。

“这段音频是在苏绣作品《牡丹亭·惊梦》背后发现的录音带里提取出来的,原本是一段古琴曲,但在中间夹杂了一些模糊的人声和撕裂声,像是有人故意录进去的。

组织里没人能还原这段内容,就找上了你。”

我把手机贴近耳边,按下播放键。

琴音再次响起。

这一次,比刚才更加清晰,也更加……悲伤。

我在那片嘈杂的背景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情绪波动——那是悲伤、挣扎与不舍交织的旋律。

我的心跳一滞。

就像奶奶去世前夜,她坐在阳台上轻哼昆曲时的那种哀婉嗓音,那种明明想留住什么,却又不得不放手的无奈。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夜色如墨,一位女子坐在绣架前,一边刺绣,一边听着琴音,眼角湿润,指尖颤抖。

她是谁?

为什么会在绣品背面留下这样的声音?

我猛地睁开眼,声音沙哑:“这是谁录的?”

“不知道。”

周予安耸肩,“只知道这段录音是在那次展览事故中意外发现的。

现在没人知道原主人是谁,只知道绣品来自‘辞绣坊’。”

我沉默片刻,点头:“我可以试试修复它。”

“真的?”

周予安挑眉,“我以为你会拒绝。”

我苦笑:“我只是不想错过那个声音。”

我靠在墙边,思绪有些乱。

那些声音,那些情绪,它们不该被遗忘。

它们属于某个人,某个故事。

而现在,我要把它们找回来。

“对了。”

周予安突然凑近,“听说这次的修复工作,对方工作室也会派人过来对接,可能还得一起合作一段时间。”

我愣了下,“工作室?”

“嗯,就是‘辞绣坊’,负责人叫林辞,好像是那位己故大师的女儿,挺有名的。”

我没有回应,只是低头看着手机屏幕,那句未读的信息依旧静静躺在那里。

“辞绣坊”……“林辞”……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世界。

而我不知道,它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无需修改中文翻译:我花了整整一夜,反复听那段音频。

清晨六点,窗外还泛着灰蓝的光,我坐在录音室角落的折叠椅上,耳机贴着发烫的耳朵。

琴音在耳中回荡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能捕捉到更细微的情绪波动。

那些低语、撕裂声、甚至是背景里一丝若有若无的呼吸……它们像是被困在时间深处的灵魂,试图从黑暗里伸出手来。

“这段旋律……”我低声喃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不是《牡丹亭》的原曲。”

它确实是以《惊梦》为基底改编的,但中间有一段关键旋律缺失了,就像是被故意抹去的一页剧本。

可越是残缺,越能引发好奇——那缺失的部分,到底藏了什么?

我打开电脑,调出《牡丹亭·惊梦》的经典唱腔版本,一段段比对。

很快,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在原曲第三段转折处,通常会有三拍子的停顿,用来表现主角杜丽娘内心的挣扎与情思。

但在录音带里,这三拍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极其短暂却极具张力的低频音波,像是一种压抑至极的情感释放前的沉默。

我屏住呼吸,放大那段音频。

就在这时,耳边忽然传来一个模糊的声音——“辞……别走……”我猛地摘下耳机,心跳陡然加快。

那是人声,几乎完全隐藏在琴音之下,不仔细听根本察觉不到。

但它确实存在,并且,是清晰的两个字:“辞”。

我的思绪一瞬间混乱起来。

是谁在喊这个名字?

是在求他不要离开吗?

还是……在临终前留下最后的遗言?

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奶奶去世那天的情景。

她曾握着我的手,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我太年轻,没听清。

首到现在,我才明白,有些话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弥补。

“我要接下这个委托。”

我站起身,声音坚定。

周予安挑了挑眉:“你确定?

这种修复工程可不轻松,而且对方要求尽快完成。”

“我知道。”

我把整理好的音频片段拷贝进U盘,“但这不仅仅是一个修复任务,它背后还有故事。”

我开始查阅关于“辞绣坊”的资料。

网络上的信息不多,只有几篇采访和非遗展览的报道。

创始人林婉儿,国家级苏绣大师,以一针一线织出古典与现代交融之美,代表作正是那幅《牡丹亭·惊梦》。

而她的女儿林辞,在她去世后继承了绣坊,成为新一代传承人。

我翻看着一张旧照,照片里,林婉儿坐在绣架前,身旁站着一个少年,眉眼冷峻,神情专注地穿针引线。

林辞。

他的名字第一次在我心里有了轮廓。

第二天清晨,我带着设备来到“辞绣坊”。

这里位于老城区的一条小巷尽头,门面不大,甚至有些斑驳,但“辞绣坊”三个字刻在木牌上,沉稳有力,仿佛承载了岁月的重量。

我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屋内光线柔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丝线气息。

墙上挂着几幅未完成的绣品,每一针都精致得令人屏息。

靠窗的位置,一个身影正低头穿针,动作流畅而专注。

我走近了几步,脚步声打乱了他的节奏。

他抬起头,目光与我相撞的那一瞬间,我仿佛又听见了昨夜那段破碎的琴音。

“你是……”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些许警惕。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淡淡地问了一句:“你是来道歉的?”

我愣了一下。

“道歉?”

我本能地重复道。

他放下手中的绣针,站起身来,眼神冰冷:“你们弄坏了绣品,现在还有脸来?”

我愣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以为我是谁?

我还没来得及解释,脑海中己经浮现出那个画面——那幅绣品《牡丹亭·惊梦》,在运输途中被人损坏,绣线断裂,背面的录音带也因此暴露……而这,竟成了误会的开端。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我望着眼前这个男人,心中莫名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或许,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合作。

而是命运,早己为我们埋下的伏笔。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
  • 沈清宴温南枝全文
  • 道术无限升级,九叔人麻了
  • 叶罗丽文茜开始摆烂后
  • 沈清晏免费阅读
  • 凹凸世界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