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年世家,从边关小卒开始
作者: 番薯烤地瓜
其它小说连载
《打造千年世从边关小卒开始》是网络作者“番薯烤地瓜”创作的其他小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陆远苏祁详情概述:历史系研究生陆魂穿古成为边城小吏之开局即面临异族叩关、内部倾轧的绝他凭借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从工程技术到社会组从军事战术到经济规律——在“大朔”王朝的末世余晖步步为改良军械守孤聚拢流民建强军;南下勤王平内北上破虏定边他不仅是战场上的常胜将更是制度的重塑科技的推动看陆远如何以星火之燃遍天扫清沉疴腐终结乱世纷将一个分崩离析的王锻造成一个威加海内、万国来朝的全新帝奠定千秋伟业的基
2025-07-17 21:35:55
大朔王朝,建武二十七年。
昔日开疆拓土、声威赫赫的帝国,如今已显露出几分暮气。承平日久,朝中党争倾轧,边防渐弛,北方的黑汗部与西境的沙陀诸部时常叩关侵扰,烽火狼烟成了边陲州郡百姓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朔方城,大朔王朝西北边陲的一座军事重镇,此刻,正被一种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氛围笼罩。
陆远,或者说,占据了这具名为陆远、年仅十六岁少年身体的苏祁安,正站在自家破败院落的屋檐下,仰望着阴沉如铅的天空。寒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有些生疼,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绝境。
穿越到这个陌生的封建王朝已经三个月了。从最初的惊骇、茫然,到被迫接受现实,苏祁安——不,现在是陆远了!依靠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和一颗精密计算的头脑,小心翼翼地观察和学习着。他,一个二十一世纪帝都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辅修课程是结构工程师,擅长项目管理和应急预案,兼职的古兵器复原爱好者。没想到一次考古时发生意外工地塌方,竟让他魂穿到了这个同名同姓、命运坎坷的少年身上。
记忆碎片再次翻涌,这个身体的原主,十六岁的陆远,父亲是城中小吏陆守正,因弹劾上官贪墨军资,被以“构陷攀诬”之名夺了差事,如今赋闲在家,形同软禁。家中断炊已是常事,原主似乎就是因为饥寒交迫,又受了惊吓,才一命呜呼。
陆远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入肺腑。他没有原主那种少年人的绝望和认命。他来自一个信息爆炸、信奉人定胜天的时代,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拥有的,不仅仅是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复杂项目中锻炼出来的灵活应变的手腕。这些,是他唯一能倚仗的资本。
“狼烟!北面烽火台狼烟!”一声凄厉的嘶吼划破清晨的寂静,将陆远彻底从思绪中拽回现实。
那是......狼烟!一点、两点......数股浓黑的烟柱,正以一种不祥的姿态,狰狞地直冲云霄!
陆远的心猛地一沉。作为一名现代人,他或许对古代战争的残酷缺乏最直观的体验,但那些历史记载和影视作品早已告诉他,狼烟一起,便意味着敌袭,意味着杀戮和死亡。而朔方城,正是抵御北方黑汗部南下的第一道重要防线。
“狼烟!是狼烟起来了!”
“蛮子......蛮子又来了!”
凄厉的呼喊声几乎在同时从城中各处响起,打破了朔方城压抑的平静。紧接着,城头方向传来了急促而沉闷的号角声,一声接一声,充满了不祥的预兆。四周一片混乱,衣衫褴褛的守卒们慌乱地奔跑,有人在大声呼喊,有人在徒劳地试图拉起锈蚀的吊篮。城墙脚下,几名民夫正吃力地搬运着石块,动作迟缓而绝望。
“小远,快躲起来!蛮子来了!”一个焦急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陆远循声望去,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布满风霜刻痕的老卒正朝他招手,是记忆中的邻居王伯,王大石。
“王伯,什么情况?”陆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的声音因为久未进食而有些沙哑干涩。他不能慌,越是危急,越要镇定。历史知识告诉他,慌乱是战场上的第一杀手。
王大石几步跑到他身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想把他往墙角拖:“还问什么情况!黑汗部的崽子们又来打秋风了!看这狼烟,怕是前哨已经摸到十里内了!你爹不在,你可不能出事!”
黑汗部?陆远脑中立刻浮现出相关信息。这是一个盘踞在朔方城以北广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联盟,骁勇善战,是大朔王朝北方最主要的边患。他们如同草原上的狼群,时常南下劫掠,朔方城便是抵御他们的第一道,也是最脆弱的一道防线。
“躲?躲到哪里去?”陆远甩开王大石的手,目光扫过城头。守卒们虽然慌乱,但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只是他们手中的兵器大多锈迹斑斑,身上的甲胄更是残缺不全。城墙上,几架床弩的弩臂明显有裂痕,旁边堆放的弩箭也参差不齐。
“李百户呢?守城指挥是谁?”陆远追问。
王大石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有些木讷病弱的少年此刻竟如此镇定,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势。“李…李长松李百户在东门楼那边调度,这边是赵队正负责,可他…他刚才好像吓得腿软,被人扶下去了。”
陆远心中一沉。主将不在,基层军官怯战,这仗还怎么打?
他快步走到城墙边,朝垛口外望去。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一缕缕黑烟升腾,那是烽火台被点燃的信号。更近处,一片尘土扬起,如同黄龙翻滚,正迅速向朔方城逼近。马蹄声隐隐传来,密集如雨点。
“有多少人?”陆远问。
王大石也探头看了看,脸色更加难看:“看这烟尘,少说也有两三百骑!都是轻骑,来去如风,最是难缠!”
两三百骑,对于如今残破的朔方城而言,已是巨大的威胁。城中守军名义上有一个营五百人,但陆远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经历过克扣粮饷、兵员逃散、装备废弛之后,真正能战的恐怕不足两百,且多是老弱病残。
“弓箭手准备!”一个略显尖利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带着一丝颤抖。陆远看去,一个穿着队正服饰的年轻军官正色厉内荏地指挥着十几个弓箭手。那些弓箭手大多面黄肌瘦,拉弓的动作都显得有气无力。
“火油!火油都运上来了吗?”那队正又喊。
几个民夫抬着几桶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黑色液体过来,但数量明显不足。
陆远眉头紧锁。他注意到城墙下方墙体有一段因年久失修,而出现了几道明显的裂痕,虽然不算太宽,但足以成为攀爬的助力点。更要命的是,那段墙体对应的城内区域,堆放着不少无人清理的柴草和垃圾。
“王伯,跟我来!”陆远当机立断,拉起王大石就往那段有裂痕的墙体跑去。
“小远,你干什么去?那边危险!”王大石不解,但还是被陆远拉着跑。
到了那段墙体下方,陆远指着墙内堆积的柴草:“王伯,快,找几个人把这些柴草都搬到墙头上去,尤其是那些干燥易燃的!”
“搬柴草上墙头?疯了不成?那是给蛮子当梯子吗?”王大石瞪大了眼睛。
“来不及解释了!相信我!”陆远目光坚定,“这些柴草堆在这里,万一蛮子从裂缝扔进火把,这里就是一片火海,城墙都会被烧塌!搬上去,我有用!”
王大石看着陆远不容置疑的眼神,又想到陆守正平日的正直和偶尔透露出的智谋,咬了咬牙:“好!我信你一次!柱子!二狗!过来帮忙!”他招呼了几个相熟的民夫。
就在他们手忙脚乱搬运柴草时,城外马蹄声已近在咫尺。凄厉的号角声响起,黑汗部的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涌了过来,在距离城墙约莫一百五十步的地方勒住了马。他们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绕着城墙游弋,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呼喝,不时张弓搭箭,射向城头。
“咻!!!”一支羽箭擦着陆远的耳边飞过,钉在不远处的木柱上,箭簇深深没入,尾羽兀自颤动。
冰冷的恐惧感让陆远头皮发麻,但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局势上。这些蛮族骑兵在试探,在寻找城防的薄弱点。
“队正!队正!”陆远几步冲到那个年轻队正面前,“南段城墙有裂痕,下方堆积的柴草必须立刻清理,否则一旦被点燃,后果不堪设想!我已经让人把柴草搬上来了!”
那赵队正本就紧张,被陆远这么一冲,更是手足无措:“你…你是谁?敢在此喧哗!”
“我是陆守正之子陆远!现在不是追究身份的时候!”陆远语速极快,“敌骑正在寻找薄弱点,他们很快会发现那处裂痕!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做好准备!”
赵队正显然听说过陆守正的名字,也知道他家近况,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赵队正,陆家小子说的有道理!”王大石带着几个民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他们已经搬了不少柴草到墙垛边,“那些柴火在下面确实是个祸害!”
“还有,”陆远目光扫向城头稀疏的守军,“弓箭手集中使用!不要零星射击,浪费箭矢!等他们靠近到八十步再放箭,瞄准马匹和无甲的目标!”原主的记忆中,这些守军的弓箭质量堪忧,射程和准头都大打折扣。
赵队正被陆远一连串清晰的指令说得有些发懵,但又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他看向王大石,王大石点了点头。
“那就…那就按你说的办!”赵队正抹了把额头的汗,有些底气不足地喊道,“弓箭手,听我号令!没有命令不准放箭!”又对几个手下道:“去,把南段墙下的柴草都清了,搬不动的就地掩埋!”
命令下达,城头稍微恢复了一点秩序。陆远稍稍松了口气,但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看向那些被搬上来的柴草,脑中快速盘算。这些柴草干燥,配合火油......他瞥了一眼不远处那几桶数量可怜的火油,又看了看蛮族骑兵游弋的位置。
“王伯,”陆远压低声音,“有没有火镰火石?还有,能不能找到一些破布烂棉?”
王大石不明所以,但还是从怀里摸索出一副简陋的火镰火石递给陆远:“你要这个作甚?”
“引火,”陆远接过火镰,眼神变得锐利,“我要给那些蛮子一个‘惊喜’。”
他环顾四周,城墙根下有不少散落的碎石,大小不一。他快步走过去,捡起几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掂了掂。
此时,城外的黑汗部骑兵似乎也失去了耐心,一名头领模样的人挥舞着弯刀,哇啦哇啦地叫喊着。数十名骑兵催动战马,开始向城墙发起冲锋,他们的目标,赫然便是陆远之前注意到的那段有裂痕的墙体!
“来了!”王大石惊呼。
赵队正脸色煞白,握着刀的手都在发抖。
陆远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大学时和导师一起复原古代守城器械的场景。配重式投石机太复杂,眼下不可能实现。但最简单的杠杆原理,却可以就地取材。
他快速将几块石头塞进怀里,又抓起一把干燥的细柴,目光锁定了城墙边一架废弃的、只有半截枪杆的破旧旗枪。
“王伯,帮我个忙!”陆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力量,“把那捆最干燥的艾草,绑在这旗枪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