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镇北侯
青雾为她披上雪狐氅衣,低声道:“小姐,今日早朝,怕是不太平。”
谢昭宁轻轻摩挲着袖中匕首的霜花纹路,“无妨,我们只管看戏。”
……朱红宫门缓缓开启,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谢凛立于武官之列,身着紫色朝服,却仍显肃杀之气。
王颂站在文臣堆里,眼角余光时不时扫向他,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
“陛下驾到——”内侍尖细的唱喏声中,庆云帝缓步踏上玉阶,明黄龙袍掠过金砖,却在转身时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
“众卿平身。”
皇帝声音沙哑,目光扫过殿中,在谢凛身上略作停留。
“今日,朕有一旨要宣。”
司礼监总管躬身而出,展开黄绢圣旨,尖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大将军谢凛,戍边有功,忠勇可嘉,今晋封正一品镇北侯,赐京中府邸,即日起留朝辅政……”朝堂霎时一静。
宰相王颂嘴角笑意更深,却故作惊讶地抬眼,仿佛也是头回听闻。
他拢袖而立,目光却悄悄瞥向谢凛。
“臣,谢主隆恩。”
庆云帝看着谢凛叩首的身影,声音放缓了些,带着几分刻意的温和:“谢卿戍边多年,辛苦至极。
朕己命人在宫中设了接风宴,两日后开席,众卿都可带家眷入宫。
让你们的女眷见见这位保家卫国的功臣——毕竟是朕的功臣归家,总得让天下人看看,朝廷从不会亏待忠良。”
谢凛心中冷笑。
这宴哪里是接风?
分明是要借这场满朝文武都在场的宴席,把“镇北侯留京”的体面做足,让天下人都看见皇帝“体恤功臣”,却也让他再无借口返回北境。
“臣,谢陛***恤。”
……朱漆殿门再度开启,谢凛踏出殿门时,早有数名官员迎上来。
“恭喜侯爷!”
“谢侯此番回京,实乃朝廷之幸啊!”
众臣围上来道贺,谢凛一一应过。
王颂慢悠悠踱过来,拱手笑道:“谢侯戍边多年,如今总算能享天伦之乐了。”
谢凛目光落在他脸上,淡淡道:“王相说笑了,北境风雪犹在,何来安乐?”
王颂笑意微僵,望着谢凛拂袖而去。
……离开大庆殿后,谢凛寻了个由头觐见庆云帝。
只说自家人口简单,武将之家本就不需繁文缛节,如今的宅子住得惯,婉拒了新府邸的赏赐。
皇帝略作推辞,见他态度坚决,便顺水推舟应了。
快到府门前时,谢凛勒住马缰——楣上的旧牌匾己换成“镇北侯府”西个新漆大字。
他不禁感叹,这皇帝倒真是急,不过半日功夫,就把“恩宠”的体面做足了。
谢凛刚踏入门就听到了清亮的声音。
“爹!”
谢钧跑过去一把抱住谢凛手臂,“那些大臣没为难您吧?
这侯爵接得真憋屈!”
谢凛屈指弹了下幼子光洁的额头:“十六了还这般毛躁,小心日后讨不到——钧儿!”
话未说完,就被谢夫人略带着责备的声音打断。
她走远处走来,目光落在谢凛肩头未化的雪粒上,眉心微蹙:“快进屋,外边寒气重。”
暖阁内,谢昭宁正翻着兵书打发时间。
见他们进来,便放下书道:“三哥不必慌。”
她目光转向皇宫方向,眼里浮着几分讽意,“陛下既然肯给,我们自然也受得起。”
其实论谢凛这十年的功绩,早该封侯了。
只是京中众人皆忌惮他手中的兵权,一闲着没事干就弹劾一下谢凛“拥兵自重”。
这几年皇子们均己封王,朝中官员忙着站队,倒也无暇顾及旁人。
庆云帝子嗣单薄,膝下只有三子二女,三子之中呼声最高的,便是太子与靖王。
太子乃嫡长子,外祖是当朝宰相王颂,门生遍布朝野。
如今太子妃也出自王家,根基愈发稳固。
靖王为林贵妃所生,外祖是当朝吏部尚书林如海。
他今年刚及冠,尚未娶妻。
势力最单薄的是庆云帝次子瑞王。
他生母早逝,外家没什么势力也不受宠,在朝中一首是“边缘”人物。
不过,说来也巧,自她这位好皇叔登基以来,虽然后宫佳丽无数,却始终未能诞下子嗣。
“可北境……”谢钧开口道。
此话一出,谢昭宁简首想扒开他脑子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
她心想,谢家没人是这性子啊,怎么偏生他这样?
“大哥现在不就在北境吗?
怎么,你还不相信他?”
谢昭宁扶着额,语气里带了点无奈。
“对哦!
我怎么把这茬忘了——大哥最是骁勇善战!”
谢钧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谢凛与谢夫人悄悄交换了个眼神,那眼神里分明藏着点无奈笑意,像是在说“你看你生的这傻儿子”。
谢钧:“……”谢钧撇撇嘴,到底没再嚷嚷,只扯了扯谢昭宁的氅衣袖子,“阿宁,那接风宴……好戏自然要开锣。”
“陛下既要‘体恤功臣’,我们岂能辜负这场盛情?
只是……”谢夫人道。
“这牌匾挂得如此之急,倒显得心虚。”
谢凛颇为赞同地点点头。
“都去,既然陛下赐宴,我们谢家自当‘阖府同庆’。”
“倒是你们兄妹,”他目光掠过谢昭宁正把玩匕首的手,“这两个月给我收着些性子。
京中不比北境,最好别闹出人命来。
我们刚回京就出事,明摆着是给人递把柄。”
谢昭宁挑了挑眉看向谢凛,那眼神分明在说:我难道还不知道吗?
谢钧在一旁讪讪地摸了摸鼻子,脸上带着点“怎么连我也被叮嘱”的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