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墙深宫

朱墙深宫

作者: 砚栖雪

言情小说连载

萧云鸿璟承是《朱墙深宫》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砚栖雪”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一坤宁宫的铜鹤香炉龙涎香燃得正一缕青烟斜斜飘向雕花窗我捻着紫檀木佛珠的手停在第三十二抬眼看向窗外——那株移栽自漼家老宅的海棠今年抽了七道新花瓣落得比往岁迟倒衬得阶前的青苔愈发碧“娘太子殿下从北疆送来的家用了三重封”青禾捧着锦盒进来鬓角还沾着晨她是我从漼家带来的陪手指上还留着当年为我剥莲子磨出的薄我接过锦指尖触到盒底暗刻的“漼”字纹...

2025-08-08 22:07:16

一坤宁宫的铜鹤香炉里,龙涎香燃得正稳,一缕青烟斜斜飘向雕花窗棂。

我捻着紫檀木佛珠的手停在第三十二颗,抬眼看向窗外——那株移栽自漼家老宅的海棠树,

今年抽了七道新枝,花瓣落得比往岁迟些,倒衬得阶前的青苔愈发碧翠。“娘娘,

太子殿下从北疆送来的家书,用了三重封漆。”青禾捧着锦盒进来时,鬓角还沾着晨露。

她是我从漼家带来的陪嫁,手指上还留着当年为我剥莲子磨出的薄茧。我接过锦盒,

指尖触到盒底暗刻的“漼”字纹章,忽然想起十五岁那年,萧云鸿托内侍送来的那支海棠簪。

簪头碎钻拼成的花瓣里,藏着极小的“鸿”字。那时他还是被权臣钳制的太子。

我父亲——当朝丞相漼行渊,正拿着那支簪子在书房踱步:“东宫如今连盐铁税都插不上手,

你嫁过去,怕是要跟着受委屈。”我并没有在意,内心只是想助他的想法。

我再次看向父亲:“父亲无需担心,女儿愿意。”嫁入东宫的第一夜,红烛燃到夜半,

他还在灯下看《资治通鉴》。我披衣起身要给他添茶,却被他一把攥住手腕。

他掌心的薄茧蹭过我腕间的银钏,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沙哑:“知徽,委屈你了。

”我望着他鬓角尚未褪去的绒毛,忽然想起白日里随嫁的嬷嬷说,

东宫库房里连件像样的金器都没有。那时的日子是真清苦。冬日炭火烧得吝啬,

他夜里批奏折,我便把暖炉揣在怀里焐热了,再悄悄塞进他袖中。有次他伏案睡着,

我替他盖披风时,见他肘下压着张素笺。上面写着“与知徽共定天下”,墨迹洇了又干,

像是写了无数遍。二萧云鸿登基前一年,我在产房血崩。

稳婆抱着浑身是血的手帕直打颤,太医用了七根金针才止住血。

我攥着他的手气若游丝:“保孩子……”他却红着眼将我的手按回锦被:“胡说!

朕要你活着!”后来他抱着襁褓里的璟承进来,那孩子皱巴巴的像只小猴子,

却在我指尖触到他脸颊时,忽然抓住我的手指不放。“叫璟承吧,”他看着这孩子,

眼里满是期待,“愿他承得住这江山。”他登基那日,朱雀大街铺满了黄沙。

我站在丹陛之下,看着他接过传国玉玺时,忽然被他转身拽着走上台阶。百官的惊呼声里,

他将那枚沉甸甸的凤印塞进我掌心:“这天下,你我各一半。”头三年的坤宁宫,

总飘着江南的梅香。他再忙,也会踩着卯时的雪来用早膳,看璟承把粥洒在龙袍上,

笑得像个偷糖吃的孩子。我怀舜华那年嗜酸,他竟让人修了条快马道,三日一送江南的青梅。

有次我随口说喜欢苏州的双面绣,不出半月,苏州织造便带着二十个绣娘住进了宫西的别院。

变故是从孟清棠进宫开始的。 那是他登基第三年的选秀,户部尚书孟显跪在太和殿前,

举着女儿的画像说:“臣女清棠,愿为陛下分忧。”我隔着八扇描金屏风看那画像,

眉眼弯弯的像新月,只是眼角的痣,描得太刻意了些。萧云鸿当日便封了她为贵人,

赐居离养心殿最近的瑶光殿。青禾气得摔了茶盏:“哪有选秀当日就晋封的道理?

”我正用银签挑着青梅酱,闻言只是淡淡道:“把去年的雨前龙井沏上,陛下待会儿该来了。

”可那日他终究没来。掌灯时分,才有小太监来传话说,孟贵人水土不服,

陛下在瑶光殿陪伴孟贵人。我看着碟子里渐渐凝住的青梅酱,忽然想起去年此时,

他为了给我摘枝初开的红梅,在御花园摔了跤,至今膝盖上还有块疤。

三孟清棠的位分升得比谁都快。从贵人到嫔,再到妃,不过一年。她怀第一胎时,

萧云鸿竟罢了三日早朝,守在瑶光殿外听动静。我去探望时,正见他亲自给孟清棠剥荔枝,

果皮堆在玉碟里,像座小小的红山。“皇后娘娘来了。”孟清棠斜倚在软榻上,

腕间那支东珠手镯晃得人眼晕——那是先皇后的遗物,他曾说要留给璟承的太子妃。

我抚着鬓角的珍珠钗,那是他去年生辰送的,珠子比东珠小了一圈:“贵妃好生静养,

本宫改日再来看你。”转身时,听见身后传来他的声音:“棠儿喜欢这手镯,便让她戴着吧。

”我生下舜华那日,他倒是来了。可乳母刚把孩子抱到他面前,

瑶光殿的太监就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陛下,贵妃娘娘孕吐得厉害,砸碎了官窑茶具!

”他皱着眉看了看襁褓里的舜华,终究还是转身走了。龙袍扫过床沿的风,卷走了烛火,

也卷走了我心口最后一点暖意。孟清棠生下龙凤胎那年,宫里红绸铺了三里地。

萧云鸿给男孩取名景珩,女孩取名姝华,赏赐流水似的往里送。我去探望时,

见孟清棠正把玩着颗鸽卵大的夜明珠,见了我便笑着扬手:“皇后娘娘瞧这珠子,

陛下说只有我配得上。”我望着她发髻上斜插的凤钗——那款式,与我陪嫁的一支几乎一样,

只是她的嵌着猫儿眼。“贵妃得宠,是福气。”退出瑶光殿时,

青禾低声说:“方才听见贵妃宫里的人说,陛下要给二皇子请太傅呢。

”我摸着袖中璟承刚写的字,那孩子临摹的《兰亭序》,已有了三分风骨。

“让御膳房给承儿送两碟杏仁酥,告诉他,明日卯时的骑射课别迟到。”四自那以后,

我与萧云鸿便只剩相敬如宾。初一十五去养心殿请安,他问起璟承的功课便答,不问便沉默。

有次他看着我鬓角的白发叹道:“知徽,你老了。”我正给他斟茶的手顿了顿,

茶水在盏沿漾出一圈涟漪:“陛下也有了白胡子。”他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种陌生的疲惫:“还记得东宫的腊梅吗?那年你说要折枝插瓶,

结果摔进雪堆里。”我低头看着茶盏里自己的影子:“记不清了。”璟承被立为太子后,

我向皇帝求请大哥漼知远做他太傅。大哥是内阁大学士,门生遍布朝野。

又请二哥漼知放教他骑射,二哥是镇国将军,手里握着京畿兵权。

我对璟承说:“你是嫡长子,这江山本就该是你的,但脚下的路,得自己踩实了。

”那孩子争气。十五岁随二哥出征,十七岁平定北疆。班师回朝那日,百姓沿街跪迎,

山呼“太子千岁”。我站在城楼上看着他银甲染尘,却依旧挺直的脊梁,

忽然觉得那些年咽下的委屈,都化作了此刻眼角的热意。舜华及笄那日,

我给她插了支赤金点翠步摇。那是太后赐给我的,点翠用的是活翠鸟的羽毛,

在光下流转着虹彩。“母后,”她抱着我的腰撒娇,发间的珍珠流苏扫过我手背,

“女儿听说晋安国的太子要选妃了?”我抚着她的发顶叹气:“皇家公主,

哪能由着自己性子。”话音未落,就见内侍总管李德全急匆匆进来,

手里捧着明黄的圣旨——舜华和亲顺国,孟清棠的女儿姝华,嫁去晋安国做太子妃。

顺国是边陲小国,常年战乱;晋安国是中原霸主,太子温文尔雅。我捏着圣旨的手微微发颤,

纸角割得掌心生疼。五我闯进养心殿时,萧云鸿正对着一幅《寒江独钓图》出神。

画上的渔夫披着蓑衣,钓线在水面划出浅浅的弧。“陛下,”我声音发颤,“舜华是嫡公主,

为何要去顺国那种苦寒之地?”他转过身,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顺国虽弱,

却是我启国屏障。舜华去了,能保边境十年安稳。”“那姝华呢?”我盯着他的眼睛,

看他瞳孔里我的影子,“晋安国势大,为何不让她去?”他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种我从未见过的冷漠:“知徽,你是皇后,该懂权衡。”我走出养心殿时,

雪落了满身。青禾要给我撑伞,我却摆摆手——这点冷,哪比得上心里的寒。回到坤宁宫,

我对着铜镜卸钗,忽然发现鬓角有了根白发。拔下来放在掌心看时,

那根白发竟比殿角的铜鹤还要凉。璟承平定南疆那日,萧云鸿在庆功宴上亲赐金酒。

璟承跪着接了,仰头饮尽时,我看见萧云鸿端着酒杯的手,微微晃了一下。那晚我辗转难眠,

索性披衣去东宫看璟承。刚走到养心殿外的回廊,就听见里面传来孟清棠的声音,

娇柔里带着急切:“陛下,璟承威望越来越高,景珩可怎么办?

”萧云鸿的声音冷得像冰:“急什么?他越能干,越能替景珩扫清障碍。

等他把这天下打下来,便是他没用的时候了。”“那漼家呢?”孟清棠追问,“大哥掌文,

二哥掌武,他们……”“漼家?”萧云鸿嗤笑一声,“等景珩站稳脚跟,

就给他们按个通敌叛国的罪名,满门抄斩。”我的血瞬间冻住了,连呼吸都带着冰碴。

扶着冰冷的宫墙,指甲深深掐进砖缝,渗出血来也不觉得疼。原来那些年的恩爱,

那些“共定天下”的誓言,全都是假的。我的儿子是他铺路的石子,我的家族是他眼中的钉,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医生宋如烟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类似的小说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教授家的小可爱小说阅读
  • 宋医生真香了
  • 宋含烟许思思关系揭秘
  • 折枝予椿
  • 宋医生咽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