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乞丐让阎王改写生死簿

善良乞丐让阎王改写生死簿

作者: 我是大表嫂

言情小说连载

古代《善良乞丐让阎王改写生死簿主角分别是阿善阎作者“我是大表嫂”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热门好书《善良乞丐让阎王改写生死簿》是来自我是大表嫂最新创作的古代的小故事中的主角是阿小说文笔超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下面看精彩试读:善良乞丐让阎王改写生死簿

2025-08-09 16:03:09

第一章"明年十月初八,便是你的死期。"苏州府城隍庙内,金身塑像在烛火中摇曳,

那声音清晰得让人心寒。十六岁的小乞丐阿善趴在供桌下,浑身僵硬得像块石头。

刚才他只是想偷点贡果充饥,没想到竟然听到了城隍爷和城隍奶奶的对话。

"这孩子心地纯良,日日来烧香,却命薄如纸。"城隍奶奶的声音带着怜悯,

"若非天数已定,真想护他一世平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城隍爷叹息一声,

"他把我们当作亲生父母,我们却救不了他。"阿善的手抖得厉害,贡果滚落一地。

明年十月初八?那不是还有一年吗?从小在城隍庙长大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得这么早。

父母在他襁褓时就抛弃了他,是庙里的老道长养大了他,三年前老道长仙逝,

他就一个人守着这座庙,每天清晨都会虔诚地给城隍爷上香。"娘,既然我命不久矣,

那这最后一年,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阿善对着城隍奶奶的塑像轻声说道。

第二天清晨,阿善收拾了仅有的几件破衣服,

在城隍爷城隍奶奶面前磕了三个响头:"爹娘保佑,儿子去闯荡一番,一年后再回来见你们。

"他背着个破布包袱,迎着朝阳走出了苏州府。路上遇到饿肚子的野猫,

他把仅有的半个馒头分了一半;看到摔倒的老人,他搀扶起来送到家门口;经过破庙时,

他会清理一下神像上的灰尘。"反正只剩一年了,多做点好事,说不定下辈子能投个好胎。

"阿善这样安慰自己。半个月后,他来到了杭州城外。夜色正浓,他找了处坟地准备过夜,

突然听到两个黑白无常在闲聊。"明天又要去杭州知府家勾魂了。"黑无常懒洋洋地说。

白无常摇着扇子:"那小姐得的是邪病,吃什么药都不好。其实很简单,

只要拔知府后花园那只百年白鹅精的三根硬毛煎汤喝下,立马就能好。

""可惜没人知道这个秘方。"黑无常叹气,"白死一个花季少女,造孽啊。

"两个鬼差说完就消失了。阿善瞪大眼睛,心脏砰砰乱跳。这是天意!

让他偶然听到救人的法子!天刚亮,他就直奔杭州城,在知府府门前看到了征医求药的告示。

告示上写着:知府独女身患怪病,求医问药者,若能治好,重金酬谢。阿善深吸一口气,

撕下告示。门房看他衣衫褴褛,不屑地说:"小乞丐,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赶紧滚!

""我能治好小姐的病!"阿善大声说道。"就你?"门房哈哈大笑,

"连个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敢说能治病?"正在这时,知府陈大人匆匆赶来,

听说有人能治女儿的病,立刻让人把阿善带进府内。知府府内张灯结彩,却笼罩着愁云惨雾。

知府夫人眼睛哭得红肿,握着女儿的手不停流泪。床上的小姐面色惨白,气若游丝。

"你真能治好我女儿的病?"知府陈大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阿善点点头:"大人后花园可有一只白鹅?"知府一愣:"确实有只白鹅,养了很多年了,

通体雪白,很是灵性。""那就对了。"阿善直视知府的眼睛,"拔下那白鹅的三根硬毛,

煎汤给小姐喝下,病就好了。"知府夫人急道:"这怎么可能?一只鹅的毛能治什么病?

""夫人,死马当活马医吧。"知府咬咬牙,吩咐下人去后花园抓鹅。不一会儿,

下人惊慌失措地跑回来:"老爷,那白鹅突然口吐人言,说自己是只鹅精,修行百年,

若能用三根毛救人性命,愿意献出!然后就自己拔了三根硬毛给我们!"全场鸦雀无声。

知府夫人赶紧让人煎药,一碗热腾腾的鹅毛汤端到小姐面前。小姐喝下后,

脸色瞬间红润起来,缓缓睁开了眼睛。"爹,娘,我好多了。"小姐虚弱但清晰地说道。

知府夫妇喜极而泣,知府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神医!真是神医啊!

"阿善却在心里默默念叨:谢谢黑白无常,谢谢白鹅精。第二章知府府内张灯结彩,

彻夜不熄。小姐碧莲不仅完全康复,还比生病前更加美丽动人。知府陈大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拉着阿善的手激动地说:"恩公大德,老夫无以为报!""大人言重了,

救人一命本就是应该的。"阿善腼腆地笑着,破旧的衣衫在华丽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扎眼。

知府夫人端详着阿善,越看越觉得这孩子面相不凡:"这孩子眉清目秀,又有如此本事,

真是个可造之材。""正是!"知府眼睛一亮,"恩公年方几何?可曾婚配?

"阿善摇摇头:"小的十六岁,无父无母,也未曾婚配。"知府和夫人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既如此,老夫有个想法。"知府郑重地说,

"小女碧莲今年十五,正值花季,恩公救了她的命,不如...""爹!"碧莲羞红了脸,

躲到母亲身后。阿善慌忙摆手:"大人,小的不敢高攀,实在是..."他咬咬牙,

"小的命不久矣,明年十月初八便是死期,岂敢误了小姐终身。"满座皆惊。

知府夫人失声道:"这怎么可能?你这么年轻,身体也康健啊!""城隍爷亲口所言,

小的偷听到的。"阿善苦笑,"所以小的想在这最后一年里多做善事,也算不白活一回。

"知府沉默良久,突然起身深深一拜:"既然天数如此,老夫也不敢强求。但恩公救女之德,

老夫必须报答!""大人不必如此。""听老夫说完!"知府正色道,"既然恩公无父无母,

老夫斗胆,想认恩公为义子!这样一来,恩公便有了家人,老夫也算报了救女之恩。

"阿善瞪大眼睛,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知府夫人也劝道:"孩子,你救了碧莲,

就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既然你说自己命不久矣,那就让我们在这最后一年里好好照顾你,

尽一份父母之心。"碧莲也轻声说道:"是啊,就当有个哥哥,我也高兴。

"阿善眼眶湿润了,从小到大,他从未感受过这样的温暖。城隍爷城隍奶奶是他的精神寄托,

但这种来自活人的关爱,让他心中涌起一阵暖流。"那...小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阿善跪下磕头,"多谢义父义母收留!"当晚,知府为阿善准备了上好的房间,

丫鬟仆人伺候着,让他洗了澡换了衣服。镜子里的阿善眉清目秀,

换上绸缎衣衫后竟有几分公子哥的模样。第二天,知府拿出一千两银票:"善儿,

你既然要出去游历,这些银子你带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义父,太多了,

小的用不了这么多。""傻孩子,钱财乃身外之物,能帮到人才有意义。

"知府拍拍他的肩膀,"你心地善良,这些钱到了你手里,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临别时,碧莲偷偷塞给阿善一个香囊:"这里面有平安符,保佑哥哥一路平安。

"阿善郑重收好,向义父义母和妹妹告别。离开杭州府时,他回头看了一眼那高高的门楣,

心想:这辈子能有这样的义父义母,真是三生有幸。一路向东,阿善来到了宁波城外。

正值午时,他看到河边有个妇人抱着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旁边还放着根绳子,

显然是想不开了。"大嫂,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吗?"阿善赶紧上前。妇人抬起头,

脸上满是泪痕:"这位小公子,我儿子得了重病,郎中说要用好药才能治,

可我们家穷得叮当响,哪有钱买药啊!"她怀里的孩子面色发青,气息微弱,

看起来确实病得不轻。"我与其看着孩子受罪,不如一起死了算了!"妇人哭着说。

阿善心中一动,这不就是他能帮忙的时候吗?"大嫂,别想不开!"阿善掏出银票,

"这里有一千两银子,足够给孩子治病了!"妇人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小公子,

这...这怎么使得?我们素不相识...""正因为素不相识,这份帮助才更珍贵。

"阿善把银票塞到妇人手里,"快去给孩子治病吧,别耽误了。"妇人颤抖着接过银票,

突然跪下磕头:"小公子大恩大德,我王氏没齿难忘!""快起来,快起来!

"阿善连忙扶她,"救人要紧!"妇人抱着孩子匆匆进城看病去了。

阿善在河边等了三个时辰,终于看到妇人笑容满面地抱着孩子回来。"小公子!

"妇人老远就喊,"我儿子的病好了!郎中说再养几天就能彻底康复!

"怀里的孩子确实脸色红润了许多,正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阿善。"那就好,那就好。

"阿善松了口气。妇人突然又跪下了:"小公子,您救了我们母子的命,

我王氏愿意给您当牛做马报恩!""大嫂快起来,举手之劳而已。"阿善扶起她,

突然想到什么,"其实...小的有个不情之请。""您说!只要我能做到的!

"阿善有些不好意思:"小的自幼无父无母,能不能...认大嫂为义母?"妇人一愣,

随即眼圈红了:"您这样的好人,能做我儿子就是我们全家的福气!从今往后,

您就是我的儿子!"就这样,阿善又多了一个义母。妇人姓王,丈夫叫李文昌,是个读书人,

正在准备今年的科举考试。听说妻子在外面认了个义子,李文昌赶紧出来迎接。

看到阿善的瞬间,李文昌就被他身上那股清雅的气质吸引了。听完妻子讲述阿善救命的经过,

这个书生眼中满含热泪。"贤弟真是菩萨心肠!"李文昌拉着阿善的手,"为兄李文昌,

今年要进京赶考,若能金榜题名,定要好好报答贤弟大恩!""义兄客气了,

我们都是一家人。"阿善笑着说。当夜,阿善在李家住下。临睡前,

他又一次向义父义母坦白了自己的死期。王氏听后泣不成声:"我儿命怎么这么苦啊!

"李文昌也是眼眶湿润:"贤弟放心,就算...就算到了那一天,

为兄也一定给你办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让你走得体面!"阿善心中温暖如春。短短几个月,

他就有了两个家,两对义父义母。就算明年真的要死,这辈子也算值了。

第三章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明年的金秋时节。阿善在宁波城里住了大半年,

帮着义母王氏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偶尔也会给邻居家的孩子讲讲外面的见闻。

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温和善良的年轻人。"善儿,今年的桂花开得真好。"王氏站在院子里,

看着满树金黄的桂花,心情却沉重得很。因为再过几天,就是十月初八了。"义母,别担心,

说不定城隍爷算错了呢。"阿善强颜欢笑,其实他心里也忐忑不安。这几天他总是做噩梦,

梦见黑白无常来勾他的魂,梦见自己在阴曹地府里排队等待审判。每次醒来,都是一身冷汗。

"报!报!我家老爷中了状元!"突然,一个家丁狂奔进院子,手里举着一张红榜,

嘴里大声嚷嚷着。王氏一愣,随即惊喜地叫起来:"文昌中状元了?!"没错,

李文昌今年进京赶考,竟然一举夺魁,中了状元!当天晚上,李文昌穿着状元袍回到家中,

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看到阿善的第一眼,他就激动地说:"贤弟!为兄中状元了!

这都是托你的福啊!""义兄天资聪颖,中状元是理所当然的。"阿善真心为他高兴。"不,

贤弟你不知道。"李文昌拉着阿善坐下,"考试那天,为兄本来紧张得写不出字,

突然想到贤弟的善行,心里就平静下来了。为兄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中状元,

将来好好报答贤弟的恩情!

"王氏在旁边抹眼泪:"可是...可是善儿他..."李文昌脸色一变:"对了,

后天就是十月初八了。"阿善苦笑:"义兄,到时候你们帮我准备副好棺材就行了。

我这辈子能认识你们,已经很知足了。""放屁!"李文昌突然爆了粗口,

"为兄好不容易中了状元,正要大展宏图,怎么能让贤弟去死?""文昌,你别激动。

"王氏劝道。"我不激动?"李文昌在屋里踱来踱去,"善弟救了我们全家,现在却要死,

让我怎么不激动?"突然,他眼睛一亮:"对了!我们去杭州找知府大人!

善弟的另一个义父!两个义父一起想办法,说不定能有转机!"当夜,

李文昌就派人快马加鞭去杭州送信。十月初七这天,

杭州知府陈大人带着一队人马风尘仆仆地赶到宁波。他的马车里还放着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

"义父!"阿善看到陈知府,眼圈瞬间红了。"我的好儿子!"陈知府抱着阿善,老泪纵横,

"义父对不起你,没能保护好你!"碧莲也跟着来了,她看到阿善,哭得梨花带雨:"哥哥,

你真的要...要离开我们了吗?""妹妹别哭。"阿善温柔地为她擦眼泪,

"哥哥这辈子能有你这样的妹妹,已经很幸福了。"李文昌拉着陈知府的手:"陈大人,

我们都是善弟的义父,现在我们两个要联手,一定要救善弟!""李状元说得对!

"陈知府握紧拳头,"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善儿去死!"两个义父开始商量对策。

有人建议去找高僧做法,有人提议求仙丹妙药,还有人说要去城隍庙求情。

但是阿善心里清楚,这些都没用。城隍爷说的话,岂是凡人能改变的?十月初八这天清晨,

阿善感觉身体越来越虚弱,连说话都有些费力了。

"义父...义母...还有妹妹..."阿善躺在床上,声音微弱,

"谢谢你们...这一年来的照顾...""善儿,别说这些!"王氏握着他的手,

眼泪止不住地流。陈知府和李文昌也围在床边,两人都是满面泪痕。

"两位义父..."阿善费力地说,

"我死后...你们不要为了我...产生矛盾...都是我的亲人...""我们知道,

我们知道。"两人齐声答应。到了日落时分,阿善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皮也越来越重。

就在这时,房间里突然飘来一阵阴风。两个小鬼差现出身形,正是来勾魂的。"时辰到了,

该走了。"其中一个小鬼差掏出勾魂索。但奇怪的是,他们刚靠近阿善,

就被一道金光弹开了。"这怎么回事?"小鬼差揉着被烫到的手,"怎么有金光护体?

"另一个小鬼差仔细看了看:"这不对啊,按理说他应该是个普通人,怎么会有护身金光?

"两个小鬼差面面相觑,只好回阴间禀报。第四章阴曹地府,森罗殿内。"什么?勾不了魂?

"阎王爷放下手里的朱笔,眉头紧皱,"那小子身上有什么古怪?"两个小鬼差跪在地上,

战战兢兢地说:"回禀阎王爷,那阿善身边有金光护体,我们根本靠不近身。""金光护体?

"阎王爷沉思片刻,"去把城隍爷请来。"不一会儿,苏州府城隍爷匆匆赶到森罗殿。

"阎王爷召小神,所为何事?"城隍爷拱手问道。"正是为了你那个'义子'。

"阎王爷翻开生死簿,"按照记录,那阿善今日该死,可我派去的鬼差却勾不了他的魂。

"城隍爷心中一动:"敢问阎王爷,那金光是什么来路?""这正是我要问你的。

"阎王爷目光如炬,"你且说说,这阿善到底是什么来历?"城隍爷想了想,

如实禀报:"回阎王爷,阿善自幼无父无母,在小神庙中长大。此子心地纯善,

三年来日日烧香拜佛,从无间断。""只是这样?"阎王爷疑惑。"还有。"城隍爷接着说,

"一年前他偶然听到自己的死期,非但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决定出去游历行善。这一年来,

他救了杭州知府的女儿,又救了宁波一家三口,可谓功德无量。

"阎王爷点点头:"那两个义父是什么来头?""杭州知府陈大人乃是武曲星转世,

宁波状元李文昌则是文曲星下凡。"城隍爷解释道,"阿善救了他们的亲人,

两位星君自然护着他。""原来如此!"阎王爷恍然大悟,"难怪有金光护体,

原来是文曲武曲二星在护法!"他重新翻开生死簿,仔细查看阿善的记录:"此子命薄,

本该十六岁夭折。但观其一生行善,救人无数,确实功德深厚..."阎王爷沉吟半晌,

突然拿起朱笔,在生死簿上写下几个字:"既然如此,本王就网开一面!

"只见他在阿善的死期后面加了个"改"字,然后重新写道:"延寿六十年,享尽天伦之乐!

""多谢阎王爷恩典!"城隍爷大喜过望。"去吧,告诉那两位星君,

就说本王念其护主有功,这个人情我给了。"阎王爷摆摆手,"不过这阿善既然得了延寿,

今后更要多行善事,不可辜负这份恩典。""小神这就去传话。"与此同时,宁波李家院中。

阿善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两个义父和义母围在床边垂泪。碧莲更是哭得昏天黑地。

"义父...义母..."阿善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

"我...我好像看到白光了...""善儿!"王氏抓住他的手,"你不能死啊,

你不能丢下我们啊!"陈知府和李文昌也是泪如雨下。两个大男人,一个是知府,

一个是新科状元,此刻却像孩子一样哭泣。就在这时,房间里突然金光大作,

一个身穿官袍的神仙现出身形,正是苏州府城隍爷。"城隍爷?!"众人惊呆了。

城隍爷看着奄奄一息的阿善,眼中满含慈爱:"善儿,你受苦了。

""城隍...爹爹..."阿善费力地睁开眼睛,

"我...我这就来见您和娘了...""傻孩子。"城隍爷笑了,"你不用死了,

阎王爷改了生死簿,给你延寿六十年!"什么?!在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真的吗?"阿善声音颤抖。"千真万确。

"城隍爷温和地说,"你这一年来积德行善,感动了天地,就连阎王爷都网开一面。

而且你的两位义父都是天上的星君转世,他们护着你,阎王爷也要给这个面子。"话音刚落,

阿善就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原本虚弱的身体瞬间有了力气。"我...我能坐起来了!

"阿善挣扎着坐起身,脸色也逐渐红润起来。"善儿!"众人喜极而泣,纷纷扑上来抱住他。

城隍爷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满意地点点头:"记住,今后还要多行善事,不可辜负这份恩典。

"说完,他就消失了。阿善完全恢复了健康,甚至比以前更加精神饱满。

两个义父激动得语无伦次,义母们更是喜极而泣。"这简直是奇迹!"李文昌擦着眼泪,

"贤弟,你真的不用死了!""感谢老天开眼!"陈知府也是热泪盈眶,

"我们的好儿子保住了!"碧莲扑在阿善怀里哭着说:"哥哥,你吓死我了!

以后不许再说要死的话!""好,好,以后不说了。"阿善轻抚妹妹的头发,

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一年的经历,让他从一个孤苦无依的小乞丐,

变成了拥有两个家庭的幸福之人。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善良的力量,

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可贵。"义父们,现在我不用死了,

咱们是不是该商量一下以后的事情?"阿善笑着说。两个义父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第五章"什么?你们两个要争我?

"阿善看着面前的两个义父,哭笑不得。李文昌理直气壮地说:"善弟是我的义子,

应该跟我回京城享福!我现在是状元,朝廷给了大宅子,善弟去了保准吃香的喝辣的!

"陈知府不甘示弱:"放屁!善儿先认的我当义父,按理说应该跟我回杭州!我家家大业大,

还有碧莲做伴,善儿在我那里才能真正开心!""谁先认的还不一定呢!"李文昌瞪眼,

"我们家王氏先认善弟做义子,你们知府府才是后来的!""那也要看善儿自己的意思!

"陈知府也不让步。阿善在一旁看着两个义父争吵,心里暖洋洋的。这种被人争着要的感觉,

真是太幸福了。"两位义父,别争了。"阿善笑着劝道,"我有个想法,

不知道两位意下如何?""善儿你说。"两人异口同声。"既然我现在不用死了,

还有六十年好活,那我就在两家轮流住。一年住杭州,一年住宁波,

这样两位义父都能照顾到。"李文昌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医生宋如烟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类似的小说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教授家的小可爱小说阅读
  • 宋医生真香了
  • 折枝予椿
  • 宋含烟许思思关系揭秘
  • 宋医生咽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