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灰色都市里的植物语新海市的雾霾是有重量的。林小满站在清源大厦23层的落地窗前,
看着灰蓝色的雾气像湿棉絮贴在玻璃上,把远处的摩天楼泡成模糊的剪影。
她指尖贴着冰凉的玻璃,忽然听见一阵极细的、像碎冰融化的声音——不是来自窗外,
而是来自桌角那盆被遗忘的绿萝。渴……她猛地收回手,指尖在半空微微发颤。
渐冻症的麻木感还没爬上指尖,可这幻听般的声音却比神经坏死更让她心慌。小满,
发什么呆呢?苏棠的脑袋从隔断外探进来,手里攥着半块巧克力,
张野那孙子又在会议室吹牛逼了,说你的‘绿境’方案是他‘指导’出来的,
听得我想把咖啡泼他油头上。林小满低下头,假装整理VR设备的连接线:没事,
方案能落地就好。好个屁!苏棠把巧克力拍在她桌上,
包装纸的响声惊得绿萝叶子抖了抖,那是你熬了三个月的东西!
从植物神经模拟到沉浸式场景搭建,哪样不是你一点点抠出来的?
他张野就会在会上说‘这个方向不错’,现在倒成他的功劳了?林小满没接话。
她的指尖又贴近绿萝的叶片,这次听得更清了——不是幻听。那声音像濒死的鱼在吐泡泡,
带着某种委屈的频率:脏……根下面……好脏……她忽然想起上周帮张野整理办公室时,
看见他把没喝完的咖啡直接浇进了这盆绿萝里。你看你这性子,就是太能忍。
苏棠恨铁不成钢地戳她后背,要不是你得靠公司的药续命,我早带你去找顾总评理了——
嘘。林小满按住她的手,目光越过隔断,正好撞见张野端着保温杯走过来,
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在她身上扫了一圈,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小林啊,他故意拖长调子,
声音大到能让周围同事听见,刚才顾总夸‘绿境’的植物动态模拟做得好,说有‘灵魂’。
你看,我就说你一个小姑娘,搞技术差点意思,
但对花草的‘感觉’还是比我们这些大男人强。周围传来几声低笑。林小满攥紧了拳头,
指甲陷进掌心——她的方案核心明明是通过基因序列模拟植物应激反应,
哪里是什么小姑娘的感觉?张野像是没看见她的脸色,把一份文件拍在桌上:对了,
顾总说要在‘绿境’里加实时广告植入,你今晚加个班,
把植物园场景改成可交互的广告牌载体。不行!林小满猛地抬头,声音发紧,
‘绿境’的核心是让用户感受自然本身,广告会破坏沉浸感,就像在森林里插霓虹灯——
你懂什么?张野打断她,保温杯重重磕在桌上,公司烧钱给你做项目,
不是让你搞艺术的!顾总说了,下周就要看到demo,做不了就换人。
他瞥了眼她放在桌下的助行器,补充道,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留在清源的。
这句话像冰锥扎进林小满的后颈。她的渐冻症是罕见显性遗传,
医生说她本该在18岁就失去行走能力,全靠清源公司的秘密基因治疗才维持到现在。
顾明远说过,她的命是科技借自然的手给的,所以她得用技术回报公司。
苏棠想替她反驳,却被林小满拽住了衣角。她看着张野得意的背影,
忽然又听见了绿萝的声音——这次不是抱怨,而是一种细碎的、像密码般的波动。
她猛地戴上桌上的VR眼镜,点开绿境的测试端。虚拟的热带雨林在眼前展开,
参天古木的根系在脚下盘错。她集中精神,试图捕捉那股波动,耳边的风声、鸟鸣渐渐退去,
只剩下一种持续的、低频的震颤。这不是她预设的任何一种音效,
倒像是……某种数据在共振。你在干嘛?一个冷不丁的男声在身后响起,
林小满吓得差点把VR眼镜甩出去。她转过身,看见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男人站在桌旁,
手里抱着一台银色笔记本,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绿色代码。是陆沉。AI研发部的怪人,
听说他开发的诺亚系统能精准预测PM2.5浓度,却连部门聚餐都从不参加。
测试音效。林小满摘下眼镜,手指还在发颤。陆沉的目光落在她的VR设备上,
又扫过那盆蔫蔫的绿萝,没什么表情:你的植物模型用了动态应力算法?林小满愣住了。
这是她藏在底层代码里的小创新,连苏棠都不知道。
刚才‘诺亚’监测到23层有异常数据波动,源头是你的设备。他说着,
把笔记本转向她,屏幕上显示着一条锯齿状的波形图,
和植物根系在污染环境下的电信号特征高度吻合。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想起绿萝说的根下面好脏,
想起新海市每年冬天都会莫名爆表的地下水污染指数——难道绿境的系统,
真的能接收到现实植物的信号?这不可能。她下意识地否认,只是算法误差。
陆沉没再追问,合上笔记本转身要走,却在路过张野办公桌时停了停。张野的电脑没锁屏,
屏幕上是绿境的修改方案,广告植入的标注刺眼地亮着。
顾总让‘诺亚’给‘绿境’做环境数据支持。陆沉忽然开口,声音不大,
却清晰地传到林小满耳朵里,明天早上九点,我要原始代码。张野的脸色瞬间僵了。
他显然没料到陆沉会突然插手,支支吾吾地说:原始代码……在小林那里,
我让她整理好给你。陆沉没看他,视线越过隔断落在林小满身上。他的眼睛很亮,
像藏着冰的湖面,却在她抬头的瞬间,
极快地眨了一下——那是程序员之间的暗号:我知道你有备份。
林小满攥紧了VR眼镜的数据线,指尖传来熟悉的麻木感,可这次,她没像往常一样恐慌。
桌角的绿萝又开始发出细碎的声响,这次听起来像极了鼓励的低语。
她看着陆沉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忽然觉得新海市的雾霾里,
好像藏着除了污染之外的东西。比如被剽窃的方案,比如植物的秘密,
比如这个突然出现的、眼神里藏着故事的AI工程师。当晚加班时,林小满没有修改绿境
的场景。她戴上VR眼镜,在虚拟雨林里蹲下身,把耳朵贴在虚拟的泥土上。
那股低频震颤越来越清晰,像无数根丝线缠绕着她的神经。她不知道的是,
23层另一端的AI实验室里,陆沉正盯着诺亚的屏幕。原本监测环境数据的系统,
此刻正同步显示着绿境里的波动波形。他指尖在键盘上敲了敲,
调出十年前母亲沈岚留下的加密日记,最新的解密内容是一行小字:植物会记得所有事,
包括人类试图掩盖的。窗外的雾霾更重了,可清源大厦23层的两盏灯,却亮到了后半夜。
一盆濒死的绿萝,在两个年轻程序员的注视下,悄悄舒展了一片新叶。
2 代码里的裂缝凌晨三点的AI实验室还亮着灯。林小满抱着笔记本站在门口,
看着陆沉背对着她坐在服务器阵列前。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
屏幕反射的绿光在他脸上流动,像某种深海生物的磷光。“‘诺亚’的环境数据库有异常。
”陆沉头也没回,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你看这里。”林小满走过去,
屏幕上是新海市地下水污染指数的三维模型,
红色的污染区在旧城区下方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而在模型边缘,
有一组淡绿色的波动线,与她昨晚在“绿境”里捕捉到的植物信号完全吻合。
“这是……”她的呼吸顿了顿,“‘诺亚’在监测植物?
”“它在监测所有能反映环境变化的东西。”陆沉调出另一份文件,是“绿境”的原始代码,
“你的动态应力算法意外打通了虚拟植物与现实环境的共振通道。
就像……用一根线把两个原本隔绝的池塘连在了一起。”林小满的指尖划过触控板,
调出绿萝的生长数据。现实中那盆快枯萎的植物,在“绿境”的模拟系统里却根系发达,
每一条根须都在疯狂向污染区延伸,仿佛在试图吸收什么。“所以它说的‘脏’,
是指地下水污染?”“不止。”陆沉敲了个回车键,屏幕上弹出一段音频波形,
“‘诺亚’把植物信号转换成了可识别的声纹。你自己听。”低沉的嗡鸣声在实验室里响起,
像无数根琴弦被同时拨动。林小满忽然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
暴雨前竹林发出的那种沉闷震颤。“这是旧城区那片老榕树的根系在抗议。
”陆沉的声音很轻,“顾明远上周派工程队去那里施工,说是要建‘绿境体验中心’,
实际上……”他顿了顿,调出一份加密合同,“是要往地下注射纳米机器人的载体溶液。
”林小满猛地抬头:“纳米机器人?就是‘基因优化计划’里的那种?”陆沉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