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瞬间炸开锅,翻书声、打闹声、塑料瓶碰撞的脆响混在一起,裹着热烘烘的空气涌到走廊里。
林砚之抱着一摞错题本往办公室走,脚步比平时快了半拍。
刚才模考的物理卷子里有三道力学题卡了壳,得趁王老师午休没走赶紧问清楚。
二十天太短,像握在掌心的沙,稍不留意就漏得只剩指缝里的粗糙感。
走廊转角处,有人撞了他胳膊一下。
“抱歉!”
清甜的女声带着点慌张,像颗被风吹落的樱桃。
林砚之低头,看见苏晚晴正蹲在地上捡散落的图书,白色帆布鞋尖沾着点灰,发尾还在微微颤动。
她怀里原本抱着的书撒了一地,最上面那本《泰戈尔诗集》摊开着,书页上印着句诗:“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林砚之的心跳漏了半拍。
他记得这本诗集。
前世的苏晚晴总把它放在桌角,课间时会翻开,阳光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连带着那些拗口的诗句都变得柔软。
有一次他趁她不在,偷偷翻开看过,扉页上有行娟秀的小字:“愿我们都能飞向想去的地方。”
“我帮你。”
林砚之蹲下身,指尖先碰到了那本诗集。
纸张边缘有点卷角,显然被翻了很多次。
“谢谢。”
苏晚晴抬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脸颊泛着薄红,“刚才在想事情,没看路。”
“要去图书馆?”
林砚之注意到她捡的书大多是文学类,还有几本厚厚的《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嗯,下午轮到我们组整理图书角。”
苏晚晴把书抱进怀里,怀里的书太高,挡住了她半张脸,“你呢?
去办公室问题?”
“嗯,物理题。”
林砚之看着她被书压得微微下沉的肩膀,想说“我帮你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十七岁的他,连跟她并肩走半分钟都要心跳加速,哪敢做这么亲昵的事。
两人并肩往楼梯口走,沉默像落在肩头的阳光,暖融融的,带着点微妙的局促。
林砚之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味,是柠檬草的清香,和他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刚才模考的最后一道数学题,”苏晚晴突然开口,声音从书后传出来,有点闷,“你算的是√5/2吗?”
“对。”
“我算错了,把a和b弄反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点懊恼,“等下你有空吗?
能不能……给我讲讲步骤?”
“有空!”
林砚之几乎是脱口而出,又觉得太急切,连忙补充,“我问完物理题就回去写步骤,写好了给你?”
“好呀。”
苏晚晴在楼梯口停下脚步,抱着书转过身,眼睛弯成了月牙,“那我先去图书馆了,谢谢你呀,林砚之。”
她转身下楼时,白色的裙摆轻轻扫过台阶,像只掠过水面的白鹭。
林砚之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才发现自己刚才一首屏住了呼吸。
物理老师的办公室里只有两个人。
王老师正对着电脑改卷,屏幕的光映在他花白的头发上。
林砚之把错题本递过去,老师接过,拿起红笔在本子上圈画:“你看这里,动量守恒的时候没考虑摩擦力,还有这个临界条件……”林砚之听得格外认真。
前世他总觉得物理枯燥,上课要么偷偷看小说,要么盯着苏晚晴的背影发呆,成绩常年在及格线徘徊。
首到大学学编程,需要用到物理模型时,才追悔莫及。
“谢谢王老师。”
把错题弄懂时,离下午上课还有十分钟。
“不客气。”
王老师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最近状态不错,比以前踏实多了。
保持住,考个好学校。”
林砚之攥紧了笔,用力点头。
回到教室时,大部分同学还在午休。
林砚之坐在座位上,摊开草稿纸,开始写那道数学题的步骤。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的声响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他写得很仔细,连辅助线的画法都标注得明明白白,像在完成一件重要的礼物。
写完时,上课铃刚好响了。
他把草稿纸叠好,想去找苏晚晴,却发现她的座位是空的——她还在图书馆。
第一节课是英语,老师在讲台上念作文范文。
林砚之看着窗外,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一群跳跃的光斑。
他突然想起刚才在诗集上看到的那句诗,又想起苏晚晴说“愿我们都能飞向想去的地方”。
前世的他,最终飞去了南方的一所普通大学,而苏晚晴去了北方的名校。
这一次,他想试试,能不能飞向同一个方向。
下课铃响时,林砚之看到苏晚晴抱着一摞书从后门走进来,额头上还带着薄汗。
他立刻拿起那张写满步骤的草稿纸,犹豫了两秒,还是走了过去。
“给你。”
他把纸递过去,声音有点不自然。
苏晚晴接过,低头认真看着,睫毛像两把小扇子。
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我看懂了!
林砚之,你写得好清楚啊,谢谢你。”
“不客气。”
林砚之的脸颊有点发烫,转身想走,又被她叫住。
“对了,”苏晚晴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柠檬糖,递给他,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彩色的光,“谢礼。”
林砚之接过糖,指尖碰到她的指尖,像被电流轻轻击了一下。
回到座位上,他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
柠檬的酸甜在舌尖散开,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但林砚之觉得,这个夏天好像没那么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