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生后的一场直播
泡面艺术创作
路十安睁开眼睛时,泡面的香气正从宿舍书桌上的碗里飘出来。他盯着那团在热水中逐渐舒展的面饼,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三十二岁的金融精英,华尔街最年轻的华人副总裁,一场空难,然后...回到了二十二岁的艺术系大三学生身体里。
"重生?"他捏了捏自己年轻的脸颊,疼痛感真实得令人发指。
宿舍墙上的日历显示2018年9月15日,正是他前世人生轨迹发生重大转折的前一年。书桌上散落的素描本里夹着一张退学申请——前世他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转而进入金融行业。
"这次不一样了。"路十安的目光落在桌上的智能手机上,一个疯狂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形。
他拿起手机,打开直播软件,将镜头对准那碗正在泡的k师傅红烧牛肉面。直播间标题简单粗暴:《用泡面做价值百万的艺术品》。
"大家好,我是路十安。"他调整了一下镜头角度,确保能拍到自己的半身和整个泡面碗,"今天我要证明,艺术不在卢浮宫,不在佳士得拍卖行,而在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地方——比如这碗三块五的泡面。"
直播间里只有零星几个观众,大多是误点进来的。一条弹幕飘过:"神经病吧?泡面能有什么艺术价值?"
路十安嘴角微扬,这正是他想要的反应。他拿起筷子,在面饼完全泡开前将其挑起,面条如金色瀑布般垂落。
"看好了,这是第一阶段——'物质解构'。"他用筷子精准地挑起十二根完整的面条,在碗边排列成放射状,"十二根面条,代表黄道十二宫。"
直播间人数悄然上升到二十人。
随着面饼完全软化,路十安将调料包倒在白纸上,用牙签蘸取油渍,在碗沿绘制微型星空图。"第二阶段——'元素重组'。辣椒粉是火星,味精晶体是银河系悬臂..."
他的手指灵活地操纵着这些平凡的材料,直播间人数突破一百。弹幕开始增多:"有点意思""这手法专业啊""主播是学艺术的吧?"
当时钟指向五分钟时,路十安突然将整碗面倒扣在准备好的画布上。面条与汤汁以完美的抛物线落下,形成一幅抽象的地图轮廓。
"最后阶段——'时空印记'。"他拿起准备好的吹风机,对准湿漉漉的画布,"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材料本身,而在于创作者赋予的叙事与时间痕迹。"
热风下,面条迅速脱水定型,汤汁在画布上晕染出深浅不一的棕色。当路十安将作品举到镜头前时,一幅令人惊叹的"世界地图"赫然呈现——面条构成了大陆轮廓,汤汁的深浅模拟了海洋深度,漂浮的葱花宛如岛屿。
直播间瞬间炸了。
"卧槽!这是怎么做到的?"
"刚才那碗泡面呢?怎么就变成艺术品了?"
"求购!我出五百!"
“牛而逼之啊”!
路十安看着飙升的在线人数和打赏金额,知道第一步已经成功。他对着镜头露出神秘的微笑:"这作品名为《全球化的一餐》——用最廉价的工业化食品,重构人类文明的版图。起拍价三千元,价高者得。"
话音刚落,一个ID为"艺术猎手"的用户直接打赏了一万元:"我要了,另外想私聊合作。"
路十安认出了这个ID背后的身份——前世著名的年轻收藏家林晟,后来成为s富比亚洲区最年轻的董事。重生者的优势开始显现。
"感谢'艺术猎手'。"他不动声色地回应,同时注意到直播间人数已突破五千,"今天的表演到此结束,但艺术革命才刚刚开始。明天同一时间,我将用m当劳薯条创作《数字时代的蒙娜丽莎》。"
关闭直播后,路十安立即收到了三条私信:林晟的收购意向、一家MCN机构的签约邀请,以及学校艺术社团的讲座邀请。他优先回复了林晟:"作品可以给你,但我更感兴趣的是长期合作。明天上午十点,x巴克见?"
放下手机,路十安看着宿舍墙上的学生作品,轻声道:"这一世,我要让艺术定义资本,而不是被资本定义。"
窗外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宛如一个正在苏醒的巨人。
路十安的金句
1.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材料本身,而在于创作者赋予的叙事与时间痕迹。"
2. "这一世,我要让艺术定义资本,而不是被资本定义。"
3. "用最廉价的工业化食品,重构人类文明的版图。
第二天清晨,路十安被连续不断的手机提示音吵醒。他眯着眼解锁屏幕,发现自己的微博粉丝一夜之间从387暴涨到5万+,最新一条直播预告的转发量突破两万。
"这么快?"他揉了揉太阳穴,前世在金融圈练就的危机意识立刻启动。快速浏览热搜榜,#泡面艺术#话题赫然排在娱乐榜第17位,相关短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累计超过800万。
宿舍门被猛地推开,室友张明冲了进来,手里举着手机:"老路!你火了!我们系群里全在传你的视频!"
路十安接过手机,看到校园论坛首页飘着红字热帖:《惊!我校学生用泡面创作艺术品,直播收入过万!》。帖子里的截图显示,他昨晚的直播峰值人数达到2.3万,打赏总额扣除平台分成后净赚8742元。
"淡定,这只是开始。"路十安下床洗漱,大脑飞速运转。前世的金融经验告诉他,流量如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必须趁热打铁建立商业闭环。
九点整,他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的星巴克。角落里,一个穿着纪梵希T恤的年轻男子向他招手——正是昨晚的"艺术猎手"林晟,比路十安记忆中要年轻几岁。
"你的《全球化的一餐》让我失眠了。"林晟开门见山,将一张支票推过桌面,"这是五万,买断这件作品和你的下一件创作。"
路十安没有碰那张支票,而是啜饮了一口美式咖啡:"林先生是晟艺投资的创始人吧?去年在巴塞尔艺术展上一口气买下三位新锐艺术家全部作品的幕后买家。"
林晟的瞳孔微微收缩:"你调查我?"
"不,只是艺术圈太小。"路十安微笑,"我更感兴趣的是您的'青年艺术孵化计划'——每年五百万资金,扶持十位艺术家,但三年过去,没有一个达到国际水准。"
"看来你不仅会做泡面艺术,功课也做得很足。"林晟收起支票本,"那你的条件是?"
"我要成为第十一位艺术家,但不是以被扶持者的身份。"路十安打开手机,展示昨晚制作的PPT,"而是以合伙人的名义——我负责内容和流量,你负责渠道和资本,我们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艺术商业品牌。"
林晟翻阅着PPT,表情从惊讶逐渐变为欣赏:"你这些'艺术金融化'的想法很危险...但也很有趣。特别是这个'日常物品证券化'的概念。"
两人的谈话持续到中午,最终达成口头协议:路十安以创意和技术入股,占新公司30%股份;林晟负责初始资金和行业资源,占70%。但附加了一个对赌条款——如果路十安三个月内不能实现单件作品拍卖价超十万,股份比例将调整为10%对90%。
签完保密协议后,林晟突然问道:"为什么选择泡面这么low的载体?"
路十安指了指x巴克柜台后方的矿泉水:"那瓶依云在便利店卖8元,在这里卖28元。环境赋予价值,我的工作就是创造新的'环境'。"
回到宿舍,路十安立即着手准备晚上的直播。不同于昨天的即兴创作,今天他准备了详细脚本:用m当劳薯条拼贴《数字时代的m娜丽莎》,同时暗藏对快餐文化的解构。
下午三点,学校宣传部突然来电,要求他立即前往行政楼。推开会议室的门,路十安看到系主任、院长和几位不认识的西装人士正在传阅他的直播录像。
"路同学,你的行为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院长推了推眼镜,"这位是市文化局的王处长,想请你参与下个月的城市艺术节。"
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女性质疑道:"但用食品做艺术是否太儿戏?我们美院的教学宗旨是培养严肃艺术家。"
路十安早有准备:"杜尚的小便池、a迪·沃霍尔的汤罐头,哪个不是对日常物品的再定义?艺术史就是不断打破边界的历史。"
争论持续了一小时,最终达成妥协:学校支持他继续创作,但要求作品必须"提升学术内涵";文化局则邀请他在艺术节开设特别展区。
傍晚六点,路十安准时开播。这次开场观众就直接突破五千人。他穿着m当劳员工制服特意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将薯条一根根排列成像素矩阵。
"今天我们要解构的是消费主义时代的偶像崇拜。"他蘸取番茄酱在白色餐盘上勾线,"达芬奇画了四年《m娜丽莎》,而我们只需要十五分钟和一份大薯条。"
直播过程中,观众见证了薯条从食物到艺术媒介的蜕变:整齐排列的薯条构成了m娜丽莎的面部轮廓,不同烘烤程度的薯条形成明暗层次,番茄酱点缀出标志性的微笑。最终作品《艾丽莎》完成时,直播间人数突破五万,登上平台热门榜首。
更令人意外的是,m当劳官方账号突然空降直播间,打赏了一艘价值999元的"宇宙飞船"并留言:"天才创意!市场部想联系您谈合作!"
路十安对着镜头眨眨眼:"看来商业和艺术可以共存,只要我们重新定义规则。"
直播结束后三件事同时发生:m当劳发来合作邀约、林晟通知他已联系好下周的s海画廊展览、学校教务处特批他可以使用材料实验室进行创作。
临睡前,路十安更新了微博:"Day2:薯条战胜油画。明日预告——用共享单车创作《钢铁森林》。"配图是今晚直播的数据截图:峰值人数5.8万,打赏收入3.2万元。
他躺在床上,听着室友此起彼伏的鼾声,想起前世在投行加班到凌晨的日子。那时他用数字为他人创造财富,现在他用艺术为自己创造传奇。
路十安的金句
1. "环境赋予价值,我的工作就是创造新的'环境'。"
2. "艺术史就是不断打破边界的历史。"
3. "商业和艺术可以共存,只要我们重新定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