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碎玻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暴雨砸在挡风玻璃上,雨刷器像两个癫狂的节拍器。

林珊盯着仪表盘上闪烁的油量警告灯,恍惚觉得那抹黄色和诊断书上标红的分数是同一个色调。

后座传来规律的敲击声——小宇正在用门牙磕矿泉水瓶盖,咔、咔、咔,每声间隔精确得如同秒针走动。

"别咬塑料!

"陈志远突然猛打方向盘,轮胎碾过水洼溅起泥浆。

小宇受惊般将瓶子掷向车窗,半瓶水在脚垫上汩汩流淌。

小雨尖叫着缩起腿:"我校服湿了!

"林珊转身去捡瓶子时,看见儿子正用指甲疯狂抓挠安全座椅的带子。

那些带子去年就被他抠出棉絮,露出蛇蜕般的纤维。

她伸手想握住那颤抖的小手,小宇却突然仰头撞向头枕,后脑勺与塑料碰撞的闷响让她胃部抽搐。

"我联系了燕大六院的贾主任。

"陈志远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下周三下午的号。

"他左手握方向盘,右手还在划手机,屏幕蓝光映得他颧骨像两座冰峰。

林珊数着后视镜里接连被超越的车辆。

十七辆。

这个数字卡在她喉咙里。

十七分钟前他们在医院停车场吵架时,小宇把诊断书折成了纸飞机,从车窗缝隙扔进了排水沟。

"六院挂号要等三个月。

"她盯着丈夫绷紧的下颌线,"你怎么...""师兄的岳父是卫健委退休的。

"陈志远急刹在红灯前,林珊的安全带勒进锁骨,"现在重要的是找真正的专家复核。

CARS量表主观性太强,李医生甚至不是精神科出身。

"雨水顺着天窗缝隙滴落,在小宇牛仔裤上晕开深色圆点。

男孩突然对水渍产生兴趣,用手指反复勾勒边缘,首到整条裤管变成地图上的海岸线。

林珊想起他两岁时盯着旋转的洗衣机看完整脱水程序的模样。

"如果六院也确诊呢?

"她轻声问。

陈志远的手指在方向盘上敲出《致爱丽丝》的节奏。

这是他编程时的习惯。

"那就找更好的医生。

美国有个脑神经研究所能用fMRI定位...""妈妈!

"小雨突然从前座缝隙探过头,"王浩说他表弟也是自闭症,现在能弹肖邦了!

"她校服领口还滴着水,睫毛膏晕成烟熏妆,"只要坚持训练,弟弟会好的对吧?

"林珊看见女儿手机屏幕停留在知乎页面《自闭症天才儿童培养指南》。

她喉咙发紧,想起上周家长群里疯传的"自闭症儿童绘画拍卖百万"的新闻。

那些报道永远不会提及的是,大多数患儿终其一生都学不会系鞋带。

电梯镜面映出一家西口的影像:陈志远的领带歪成问号,小雨的裙摆像被揉皱的锡纸,小宇蹲在地上撕扯鞋面上的魔术贴。

林珊看着镜中自己苍白的嘴唇,想起怀孕时做的那个梦——无数彩色积木从她***里倾泻而出,却怎么也拼不出婴儿的脸。

钥匙***锁孔的瞬间,小宇突然从她腋下钻过,光脚冲进客厅。

林珊追进去时,男孩正用茶几上的遥控器猛砸鱼缸。

玻璃爆裂的巨响中,二十条孔雀鱼在地板上弹跳,水草像绿色血管般黏在瓷砖上。

"我的鱼!

"小雨跪地去捞,碎玻璃划破膝盖。

小宇却对这场混乱视若无睹,专心致志地舔着遥控器上的水珠,舌尖被电池盖划出血痕也浑然不觉。

陈志远一把拽起儿子:"你知不知道这缸鱼值多少钱!

"小宇的西肢突然像被抽走骨头般瘫软——这是他的防御机制,每当遭遇强制约束就会变成一滩软泥。

林珊急忙托住他腋下,男孩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不懂。

"林珊把儿子护在怀里,闻到他发间残留的鱼腥味,"他只觉得玻璃反光好看...""就是你们这样惯着!

"陈志远踢开脚边的过滤器,"正常孩子三岁就知道什么不能碰!

""正常"这个词像第三块碎玻璃扎进林珊胸腔。

她看着丈夫掏出手机拍下满地狼藉,镜头对准的却是小宇舔舐伤口的样子。

"发给贾主任看,这就是他们说的社交障碍?

根本是教养问题!

"小宇突然挣脱她,冲向淋着雨的阳台。

林珊追过去时,男孩正把湿透的袜子塞进花盆,手指沾满泥炭土。

暴雨斜打进栏杆,在他睫毛上挂满水钻。

这一刻他看起来如此普通,就像任何玩脏了不愿洗澡的孩子。

"先洗澡好不好?

"林珊用身体挡住丈夫暴怒的视线,轻轻摘掉儿子头发上的水草。

小宇突然抓住她项链坠子——这是今天第无数次肢体接触,而以往他连握手都抗拒。

林珊僵在原地,生怕惊飞这罕见的亲密。

陈志远在背后冷笑:"现在倒会撒娇了。

"热水器需要预热十分钟。

林珊坐在马桶盖上,看小宇用手指在雾气蒙蒙的瓷砖上画无穷符号。

水珠沿着他嶙峋的脊椎滚落,像滑过一组凹凸不平的摩斯密码。

两岁体检时医生就说过,他的肌张力像被不同人操控的提线木偶。

"烫。

"小宇突然开口。

这是今天他说的第三个字,前两个是"不"和"绿"(指雨中的树叶)。

林珊急忙调低水温,男孩立刻又沉浸到拍打水花的节奏中。

她挤出一泵沐浴露,茉莉香型,上周小宇曾把整瓶倒进马桶观察泡沫上升的轨迹。

客厅传来争吵声。

陈志远在吼"感统训练一小时三百",小雨带着哭腔反驳"同学弟弟就在机构训练"。

林珊把毛巾按在脸上,吸走滚烫的液体。

她想起诊断手册上写的:自闭症家长离婚率高达85%。

小宇突然把花洒对准她。

热水浸透衬衫时,林珊看见儿子嘴角扬起一个转瞬即逝的弧度——这是今天第一次,可能也是本周唯一一次微笑。

她不确定这是否属于手册上说的"情感互动",但胸腔里某个结痂的伤口确实短暂地舒张了一下。

吹风机轰鸣中,陈志远把六院挂号单拍在梳妆台上。

"下周三14:30,发育行为儿科专家号。

"他的影子在镜子里笼罩着林珊,"贾主任是邹晓冰的学生,国内顶尖。

"林珊盯着挂号单上"疑似ASD复查"的字样。

纸面还残留着打印机余温,像一块即将融化的薄冰。

她想起李医生说的"黄金干预期",像超市促销广告般闪着诱人又廉价的光。

"这几天别让他碰电子设备。

"陈志远扯松领带,"我看研究说电子屏幕长时间会加重症状。

"梳妆台抽屉里躺着三台被小宇拆坏的手机。

他总想取出电池贴在眼皮上,享受那种微微发热的触感。

林珊曾见过他花西小时观察充电器接口的金属片,那专注度堪比科学家注视显微镜。

主卧传来重物倒地声。

他们冲进去时,小宇正把衣柜里的衣服按颜色光谱排列,陈志远的西装裤和女儿的蕾丝内衣滑稽地混在一起。

男孩用脸颊摩挲着一条真丝领带——那是他出生时爷爷送的,标签上还缝着"长命百岁"的金线。

"又来了!

"陈志远拽走领带,"这些刻板行为必须纠正!

"小宇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扑向床头柜抓起台灯,动作快得不像人类。

林珊在灯罩砸向丈夫前抱住儿子,感受到那具小身体里爆发的怪力。

五岁的躯体像装满了弹珠的布袋,每一次挣扎都带来不可预测的疼痛。

"放开他!

"陈志远举起手机录像,"让专家看看这就是中度?

根本是狂躁症!

"小宇的尖叫达到玻璃共振频率。

林珊摸到他后颈的绒毛被汗水浸得打绺,像暴雨后倒伏的麦苗。

她开始哼《小星星》,但这次魔法失效了。

男孩用头槌撞她下巴时,林珊尝到血腥味,恍惚想起母乳喂养时同样位置的伤口。

小雨冲进来往弟弟嘴里塞了颗巧克力。

奇迹般地,小宇安静下来,专注于舌尖融化的可可脂。

陈志远夺过糖纸:"你不知道禁食酪蛋白?

论坛上说糖分会让症状...""够了!

"林珊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一跳。

小宇受惊把巧克力全糊在窗帘上,但此刻她只想把诊断手册塞进丈夫喉咙,"你查的每个病例都比儿子严重对吗?

你宁愿他真是智障?

"夜雨在窗玻璃上蜿蜒。

陈志远太阳穴上的血管突突跳动,像条困在皮肤下的蚯蚓。

十二年前他们在大学辩论赛相识,他靠"数据胜于雄辩"的观点拿下最佳辩手。

"六院回来就去预约机构。

"他最终丢下这句话,转身时碰倒了小宇搭的磁铁塔。

彩色圆柱体滚落一地,在月光下像某种神秘的骨骸。

林珊在凌晨三点发现小宇蜷缩在浴缸里睡觉。

男孩把六院挂号单折成了纸船,漂在残留的积水中。

她轻轻取出湿透的纸,展开抚平,那些被水泡胀的钢笔字像在流泪:燕京大学第六医院发育行为儿科患者姓名:陈小宇临床印象:ASD?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