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大灰狼被小白兔欺负》中的人物刘建姜宁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其它小“老鼠爱上咖啡猫”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大灰狼被小白兔欺负》内容概括:张一个在广告公司混了三年的老油每天上班如上就盼着下班和发直到公司来了个新实习叫姜看着文文静说话细声细跟个刚出校门的小白兔似我们部门那个最爱甩锅、最会搞道德绑架的主管刘理所当然地把她当成了新一代的“垃圾桶”。我们都以为这姑娘要么被折磨要么就学着忍气吞结我们都错她不吵不不拉帮结甚至连句重话都没说但她能用一份邮件让刘建在会议上哑口无...
我,张伟,一个在广告公司混了三年的老油条。每天上班如上坟,就盼着下班和发薪。
直到公司来了个新实习生,叫姜宁。看着文文静静,说话细声细气,
跟个刚出校门的小白兔似的。我们部门那个最爱甩锅、最会搞道德绑架的主管刘建,
理所当然地把她当成了新一代的“垃圾桶”。我们都以为这姑娘要么被折磨走,
要么就学着忍气吞声。结果,我们都错了。她不吵不闹,不拉帮结派,
甚至连句重话都没说过。但她能用一份邮件让刘建在会议上哑口无言。
能用一张Excel表把部门半年的烂账理得清清楚楚,顺便把几个蛀虫的名字标了红。
能用公司规章把所有甩过来的锅精准地、优雅地、连本带利地扔回去。
她像个最顶级的拆弹专家,用最冷静的手法拆掉职场里所有的逻辑炸弹和人情陷阱。
我们这群人以为自己在看职场宫斗剧。直到最后才发现,我们看的其实是猛兽进食纪录片。
而我,是离得最近的那个。1我们部门来了个实习生。叫姜宁。名字听着挺安静。人也是。
人事领她进来的时候,她就站在门口。穿着白恤、牛仔裤,背着个双肩包。
一脸的学生气还没褪干净。看人的时候眼神有点飘,像只受惊的小鹿。
我们总监李头笑呵呵地把她介绍给我们。“这是小姜,以后就是我们部门的一员了,
大家多带带。”办公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我张伟也跟着拍了两下。心里没什么波澜。
铁打的部门,流水的实习生。见得多了。部门主管刘建,我们都叫他刘哥。他第一个站起来,
笑得像个弥勒佛。“小姜是吧?欢迎欢迎!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他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姜宁。那眼神像饿了三天的狼看见了羊。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
这姑娘要倒霉。刘建这人是部门里出了名的“老好人”。对谁都笑眯眯的,
一口一个“咱们是团队”,一口一个“年轻人要多吃苦”。但他甩锅的本事比谁都厉害。
谁的活干不完他“帮忙”,转手就丢给实习生。谁的项目出了错他“担责”,
回头就在李头那说“小王还是太年轻,经验不足”。部门里前前后后走了七八个实习生。
一半都是被他折磨走的。剩下的也都熬成了我这样的老油条。姜宁被安排坐在我对面。
李头让她先熟悉一下公司资料。她就安安静静地坐在那看了一上午。中午吃饭,
办公室的几个女同事莉莉她们假惺惺地叫她。“小姜,一起吃饭呀?”姜宁抬头,
轻轻摇了摇头。“谢谢,我带了饭。”她从包里拿出个小饭盒。莉莉她们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但也没说什么,几个人叽叽喳喳地走了。我心里明白。这是第一轮的站队邀请。姜宁拒绝了。
下午,刘建的表演就开始了。他端着个空杯子溜达到姜宁旁边。“小姜啊,忙不忙?
”姜宁从电脑屏幕上抬起头。“刘主管,我在看资料。”她的声音很轻,但吐字很清楚。
“哦哦是这样,”刘建把杯子往她桌上一放,“帮我去楼下买杯咖啡,要热的美式,
不加糖不加奶。”说着他就要掏手机。这是老套路了。先让你跑腿,让你习惯被使唤。
以前的实习生要么忍气吞声去了,要么就弱弱地反抗一句“我不是助理”。
然后被刘建一顿“团队精神”的说教。我低着头假装在忙,准备看姜宁怎么应对。她没动。
只是看着刘建。“刘主管,楼下咖啡店的外卖电话,前台有。”刘建愣了一下。“哎呀,
我这不是想让你活动活动,熟悉一下环境嘛。”他还在笑。姜宁也笑了。很浅的一个笑。
“谢谢主管关心。不过公司手册第三页第七条规定,
工作时间非本职工作外出需要向直属领导申请。我的直属领导是李总监。”她顿了顿继续说。
“您需要我现在向李总监提交申请吗?理由是……帮您买咖啡?”空气安静了。
安静得能听见我旁边哥们的键盘声都停了。刘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红一阵白一阵。
他大概是没想到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实习生能把公司手册记得这么清楚。
还能这么平静地怼回来。几秒钟后他拿起杯子干笑了两声。“开个玩笑,看把你紧张的。
”他灰溜溜地走了。我偷偷抬眼看姜宁。她已经低下头继续看她的资料了。
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我突然觉得这姑娘可能不是兔子。
是披着兔子皮的什么东西。那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莉莉抱着一堆文件风风火火地跑过来。
“哎呀完了完了,这个数据明天就要,我肯定做不完了。”她嘴里喊着,眼睛却瞟向姜宁。
“小姜,你今天应该不忙吧?能不能帮帮我?”又来了。道德绑架加甩锅。
姜宁抬起头看了看那堆文件。“这是什么?”“是上个季度的销售数据分析,要做成PPT。
”莉莉说得很快,“不难的,就是有点繁琐。”不难?我心里冷笑。
这个活儿我们部门最快的人也要搞一天。她让一个第一天上班的实习生帮忙,还说明天就要。
摆明了是想把烂摊子甩出来。姜宁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文件翻了翻。“数据来源是哪里?
”“呃,销售部给的原始报表。”“分析工具用什么?公司有统一的模板吗?
”“用Excel就行,模板……就按以前的来。”莉莉有点不耐烦了。姜宁合上文件。
“做不了。”她说得干脆利落。莉莉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为什么啊?大家都是同事,
互相帮助一下嘛。”她的声音开始拔高。办公室里的人都看了过来。姜宁不紧不慢地站起来。
她比坐着的莉莉高了半个头。“第一,我刚来第一天,
不熟悉你说的‘以前的模板’是什么样的。”“第二,
你给我的原始数据没有经过清洗和校验,我无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的目光扫过莉莉又扫过假装在忙的我们,“这是你的工作。
我帮你做了,你明天拿去汇报。那你的工资是不是也分我一半?”整个办公室死一般的寂静。
莉莉的脸从白到红再到紫,最后变成了猪肝色。她大概这辈子都没受过这种羞辱。
还是被一个实习生当着全办公室的人。她嘴唇哆嗦了半天,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抱着那堆文件哭着跑了出去。办公室里没人敢说话。我看着姜宁。
她坐回自己的位置打开一个文档。开始敲字。屏幕上,
是她自己整理的“入职第一天工作日志”。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我咽了口唾沫。妈的。
这哪是小白兔。这是个终结者。2莉莉哭着跑出去之后,办公室的气氛就变了。变得很诡异。
没人说话,只有键盘声。但所有人都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瞄着姜宁。像在看一个外星生物。
刘建的脸色很难看。莉莉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是他最忠实的“狗腿子”。
姜宁当众打莉莉的脸就等于打他的脸。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指敲着桌子。一下又一下。
这是他发怒前的征兆。我心里开始替姜宁捏把汗。这姑娘太刚了。职场不是辩论赛,
你赢了道理可能会输了生存环境。她把刘建和莉莉都得罪了。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果然快下班的时候。刘建清了清嗓子。“那个,大家手头的工作先停一下。”所有人都停了。
“关于下个月的‘创新风暴’项目,李总监让我牵头。我考虑了一下决定成立一个项目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我们。最后落在了姜宁身上。“我觉得应该给新人一些锻炼的机会。
姜宁,你就加入这个项目组吧。”我心里一沉。“创新风暴”项目。听着高大上,
其实就是个坑。是公司每年都要搞的形式主义。要求每个部门提交创新方案。
但最后基本都不会被采纳。纯属吃力不讨好,浪费时间。
往年这个项目都是部门里几个新人轮流做的。谁做谁倒霉。刘建这是明摆着要整姜宁了。
把她丢进这个坑里。做得好功劳是他的。做得不好责任是姜宁的。“一个实习生经验不足,
想法太大胆,考虑不周全。”这套说辞他都用烂了。办公室里的人都看着姜宁。等她反应。
是拒绝?是接受?还是讨价还价?姜宁抬起头。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可以。”她说。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刘建眉毛一挑。“你说。”“这个项目有预算吗?”姜宁问。
刘建愣了。“什么……预算?”“项目预算。
包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
如果没有预算那就是占用我的非工作时间,我需要申请加班费。按照劳动法,
工作日加班是1.5倍工资,周末是2倍。”她说话的语速不快。
但每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砸在刘建的脸上。刘建的脸抽搐了一下。“小姜,你这是什么话?
大家都是为公司做贡献,怎么能只想着钱呢?”他开始念他的紧箍咒了。
“我们是一个团队要有集体荣誉感……”“刘主管,”姜宁打断了他,
“公司是盈利机构不是慈善组织。我们和公司的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
我提供劳动,公司支付报酬。这是基础。”她站了起来看着刘建。“谈贡献和荣誉可以。
但前提是先把钱算清楚。”“别跟我谈感情,伤钱。”全场鸦雀无声。
刘建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大概是第一次见到有实习生敢这么理直气壮地跟他谈钱。
把“为爱发电”的遮羞布扯得干干净净。最后还是李总监路过解了围。“都在这干嘛呢?
不用下班了?”刘建看见救星赶紧迎上去。“李头,我在安排‘创新风暴’项目的事。
”李头点点头看了姜宁一眼。那眼神有点复杂。“行了这事明天再说,都下班吧。
”大家如蒙大赦纷纷收拾东西走人。我走在姜宁后面。看着她瘦削的背影。还是那件白恤,
那个双肩包。看起来那么普通。但刚才就是这个背影的主人在办公室里掀起了一场风暴。
我突然有点好奇。她到底是什么人?一个普通的实习生不可能有这种胆识和逻辑。
她太冷静了。冷静得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好像所有的职场规则在她眼里都成了笑话。
她不遵守也不破坏。她只是利用规则去对付那些利用规则的人。第二天。
关于“创新风暴”项目的事果然有了下文。李总监亲自发了邮件。宣布项目成立。
负责人是刘建。项目组成员除了姜宁还多了两个人。我和另一个叫王磊的同事。
我看到邮件的时候头都大了。这他妈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王磊的脸也跟苦瓜一样。
我们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绝望。刘建肯定是要我们俩联手把姜宁架空。
甚至孤立她。这下有好戏看了。不,是有苦头吃了。邮件里李总监还特意加了一句。
“该项目计入KPI考核并有专项奖金。”这是在安抚我们。也是在给姜宁撑腰。
意思很明白:别光谈奉献,公司给钱。刘建看到邮件脸色铁青。
他想用一个虚无缥缈的项目来整治姜宁。结果被李总监变成了真金白银的KPI。
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下他不做也得做了。还要做好。不然年终奖就泡汤了。
我看着姜宁。她正在看那封邮件。脸上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好像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她到底是谁?我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3“创新风暴”项目组的第一次会议气氛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地点在最小的那个会议室。
一张桌子四个人。刘建,我,王磊,还有姜宁。刘建坐在主位,脸拉得跟长白山一样。
我和王磊坐在他对面低着头假装研究桌子上的木头纹路。
姜宁坐在侧面拿着个笔记本一言不发。刘建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
“既然李头这么重视这个项目那我们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他开始了他的官腔。
“这个项目关系到我们部门的荣誉,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我听得想打哈欠。
这些话他每年都要说一遍。词儿都不带换的。说了大概十分钟的废话。他终于进入了正题。
“我初步想了几个方向。比如我们可以搞一个‘客户关怀月’,
或者做一个‘员工创意征集平台’……”他说的这些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
别说创新了连新意都没有。我和王磊低着头不敢接话。我们知道这时候谁开口活儿就是谁的。
刘建说了半天见没人理他。有点不爽。他把目光转向姜宁。“姜宁,你是新人思想活跃,
你有什么想法?”来了。他这是要把最难啃的骨头第一个扔给姜宁。让你提想法。
提得不好说你没能力。提得好了他就抢过来当自己的。我偷偷给姜宁使眼色。
让她随便说点什么糊弄过去就行。千万别当真。姜宁好像没看见我的眼神。她合上笔记本。
抬起头直视刘建。“我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她先铺垫了一句。这是职场标准开场白。
我心想这姑娘还知道说场面话。刘建露出一个“我就知道”的表情。“没关系大胆说嘛,
我们这是头脑风暴。”姜宁点点头。“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砍掉公司一半的无效会议。
”石破天惊。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我和王磊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她。
刘建的嘴巴张成了O型。能塞进去一个鸡蛋。“你……你说什么?”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姜宁重复了一遍。“砍掉公司一半的无效会议。
不限于:每周一的部门例会、每天早上的晨会以及各种临时的、没有明确议题的‘碰头会’。
”她看着刘建。“根据我的观察这些会议占用了员工大量的工作时间,
但产生的实际效益几乎为零。大部分时间都是领导在说废话,员工在假装听讲。
”她用词很直接。“废话”。刘建的脸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那是火山爆发前的征兆。
“胡闹!”他一拍桌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会议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上传下达的重要途径!”姜宁面不改色。“手段和途径不等于目的。
如果一个手段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效率那就应该被优化甚至取消。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文件。“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测算。
我们部门平均每周的会议时间是8小时。一个月就是32小时。
相当于每个员工每个月有四天的时间是坐在会议室里发呆。
”“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做实际的工作我们的项目进度至少可以提前20%。
”“这才是我认为的‘创新’。不是搞些花里胡哨的活动而是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
”她说完把电脑转向我们。屏幕上清晰的数据图表。每一项都有理有据。
我和王磊看得目瞪口呆。她才来几天?就把公司的会议制度摸得这么清楚?还做了数据分析?
刘建彻底没话说了。他想反驳。但姜宁说的全是事实。
而且她把这件事上升到了“提升公司效率”的高度。这个帽子比刘建扣的任何帽子都大。
他要是反对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在浪费公司资源拖累公司发展。会议室里僵持住了。
最后还是刘建先败下阵来。他挥了挥手一脸疲惫。“这个……这个想法太大胆了不切实际。
我们还是……还是讨论点别的吧。”他想把这一页翻过去。但姜宁不让他翻。
“刘主管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切实际。而且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她看着刘建。
“我们可以先在我们项目组内部试点。从今天开始取消所有不必要的会议。
所有沟通全部通过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留下书面记录方便追溯。”“您觉得呢?
”她这是在将军。把刘建逼到了墙角。你不是说不切实际吗?那我们就先试试。
反正我们只是个项目组搞砸了也影响不了大局。但如果成功了……那这个功劳可就大了。
刘建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他看着姜宁。眼神里有愤怒有不甘还有一丝……恐惧。
他可能终于意识到。自己惹上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实习生。这是一个怪物。“行……行吧。
”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就……就按你说的办。”他不敢不同意。
因为姜宁的提议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而且她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
他再反对就显得自己心虚无能。那天的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从那天起我们项目组真的就再也没开过会。所有的沟通都变成了邮件。
一开始刘建还想在邮件里搞点小动作。比如发一些模棱两可的指令。
或者故意抄送给很多人制造压力。但姜宁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在回复里把所有问题都问清楚。
“请明确具体要求。”“这个任务的截止日期是?”“责任人是谁?
”几个回合下来刘建就没辙了。在白纸黑字的邮件面前他那些甩锅的伎俩完全失效。
我和王磊感觉像是进入了新世界。工作效率前所未有的高。
没有了无休止的会议没有了刘建的废话。我们只需要专心做自己的事。那种感觉爽爆了。
我开始有点佩服姜宁了。甚至有点崇拜。她就像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医生。
精准地找到了公司这个肌体上的肿瘤。然后毫不犹豫地一刀切了下去。
不管这个肿瘤是不是长在主管的脸上。4项目组的效率高了,刘建却越来越难受。
他就像一个习惯了在前呼后拥中找存在感的皇帝,突然被剥夺了所有的仪仗队。
没人再围着他开会。没人再听他讲废话。他想布置工作只能发邮件。想骂人都找不到由头。
因为邮件里白纸黑字谁的责任清清楚楚。他开始想别的办法折腾姜宁。
一天下午他把一份报销单扔在姜宁桌上。“小姜去把这个拿去财务报销了。
”那是一张餐饮发票。金额不小三千多。我瞟了一眼上面没写事由。这是个坑。
公司的报销制度出了名的严格。超过一千块的招待费必须提前申请写明事由和参与人。
这张单子明显不合规。姜宁要是拿去财务肯定会被打回来。到时候刘建就可以说她办事不力。
姜宁拿起单子看了看。“刘主管这张单子的招待事由和参与人员需要您补充一下。
”刘建不耐烦地挥挥手。“就是上周请XX公司的李总吃饭你填一下就行了。
”他说得含糊不清。“哪个李总?”姜宁问,“参与人员除了您和他还有谁?
”“哎呀你怎么这么啰嗦!”刘建火了,“让你填你就填问那么多干嘛!
”他以为他发火姜宁就会像以前的实习生一样吓得不敢再问乖乖去办事。他错了。
姜宁没说话。她只是把那张报销单默默地推回到了刘建的桌子边上。
意思很明确:你不说清楚我就不办。刘建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你什么意思?
让你办点事这么费劲?”姜宁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刘主管对不起我只按流程办事。
”“公司的财务制度规定每一笔报销都必须清晰、合规。
我如果拿着这张信息不全的单子去报销不仅是浪费我自己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财务同事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她顿了顿,“如果这张单子出了问题比如审计查出来这个责任是谁的?
”她把“责任”两个字咬得特别重。刘建的气焰一下子就灭了。他当然知道责任是谁的。
签字的是他送单子的是姜宁。真要出事他肯定会把锅甩给姜宁。说她没把情况搞清楚就乱填。
但现在姜宁当着我们的面把这个问题挑明了。他想甩锅也甩不掉了。他憋了半天憋出一句。
“行行行你不用管了!”他拿起单子自己气冲冲地走了。
我看见他最后还是在单子上把事由和人名都补全了。
从那天起“按流程办事”就成了姜宁的护身符。无论刘建想让她做什么出格的事。
哪怕只是提前打印一份明天才用的文件。她都会搬出公司的规章制度。“对不起这个不合规。
”“对不起流程上不允许。”“对不起我需要看到书面授权。”她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AI。
输入指令她就检索内部数据库。符合就执行。不符合就拒绝。
刘建的所有人情世故、威逼利诱在她这里全部失效。他气得好几次在办公室里摔东西。
但就是拿姜宁一点办法都没有。更绝的是。姜宁不仅自己按流程办事。
她还逼着刘建按流程办事。项目组的所有工作安排她都要求刘建发出正式的邮件。
邮件里必须写清楚:任务内容、负责人、截止时间。如果刘建在微信或者口头安排了什么。
姜宁会立刻发一封邮件过去确认。
“刘主管刚才您安排的XX工作我的理解是……请问是否准确?”刘建被她搞得焦头烂额。
他以前最喜欢用模糊的指令来为自己留下甩锅的空间。现在这个空间被姜宁彻底堵死了。
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被记录在案。他想赖账都赖不掉。
我跟王磊简直把姜宁当成了神。我们也在学她。开始要求刘建把所有事情都落在书面上。
刘建的权力被一个看不见的牢笼一点点地限制住了。这个牢笼不是别的。
就是他自己平时挂在嘴边的“公司的规章制度”。姜宁用他自己的武器打败了他。
这比直接吵一架要狠得多。我越来越好奇。姜宁到底经历过什么?
才能把职场这套东西看得这么透彻。她就像一个满级大佬回到新手村。
我们还在纠结怎么打小怪。她已经在研究怎么利用游戏BUG来吊打BOSS了。
5项目进行到一半出事了。我们负责的一个方案需要技术部提供数据支持。
刘建去沟通了好几次。技术部的老大老张是个出了名的滚刀肉。
每次都用“忙”、“没资源”、“优先级不高”来搪塞。刘建搞不定他。
就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姜宁。“姜宁你去跟老张对接一下。年轻人嘛多沟通有活力。
”他在会上说得轻描淡写。我和王磊都听出来了。这是个死任务。谁去谁碰一鼻子灰。
老张连李总监的面子都敢不给。会把一个实习生放在眼里?姜宁没拒绝。“好的。
”她答应得很干脆。然后问:“这个任务的截止时间是?
”刘建大手一挥:“越快越好今天就要拿到。”他这是要把姜宁往死里逼。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不可能拿到数据。姜宁点点头没再说什么。拿着笔记本就去了技术部。
一整个下午都没回来。快下班的时候刘建开始在办公室里阴阳怪气了。
“哎现在的年轻人啊嘴上说得好听办事能力还是不行。
”“一点小事都搞不定以后怎么委以重任?”他这是在提前给我们打预防针。
准备等姜宁失败回来就开批斗大会。莉莉也在旁边煽风点火。
“就是啊刘哥你就是太信任新人了。这种重要的事还是得您亲自出马。
”两个人一唱一和就等着看姜宁的笑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觉得姜宁这次可能真的要栽了。六点钟下班时间到了。姜宁还没回来。
刘建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站起来拍了拍手。“好了看来今天数据是拿不到了。
项目延期这个责任……”他话还没说完。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姜宁走了进来。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人。技术部的老张。老张的脸色比锅底还黑。他手里拿着一个U盘。
走到刘建面前把U盘“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数据都在里面!
以后有事别让你们的人再来烦我!”说完扭头就走了。像躲瘟神一样。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惊呆了。刘建也愣住了。他看着桌上的U盘又看看姜宁。“这……这是怎么回事?
”姜宁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开始收拾东西。
她一边收拾一边平淡地说:“我去技术部找了张总。他一开始说很忙没时间。
”“我就在他的办公室门口等。”“他去开会我等他。他去吃饭我等他。
他去上厕所我也等在门口。”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姑娘是个狠人。
“他后来被我烦得不行就问我到底想干嘛。”“我说我不想干嘛我就是来拿数据的。
拿不到数据我就不走。反正我是实习生时间多。
”“他还想用流程来搪塞我说要走申请要排期。
我就把我跟您的所有沟通邮件以及李总监关于这个项目的任命邮件都打印了出来摆在他面前。
”“我跟他说这个项目是李总监亲自过问的。
现在因为数据问题卡住了项目延期的责任肯定不能我们背。”“这个锅总要有人背。
要么是我们要么是他们技术部。”“他可以继续拖着。我也可以继续等着。
等到李总监亲自来问看到时候这个锅会甩到谁头上。”姜宁说完收拾好了包。站起来。
“张总思考了五分钟然后就把数据给我了。”她看着刘建。“刘主管数据拿到了。
我的工作完成了。我先下班了。”说完她转身就走了。留下我们一群人在风中凌乱。
刘建的脸一阵青一阵白。他想发作却找不到任何理由。姜宁不仅完成了任务。
还用一种他想都想不到的方式。她没有去求没有去闹。
她只是把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摆在了老张面前。——这个锅你背不背?
老张再滚刀肉也不敢背“耽误总监项目”这口黑锅。所以他只能乖乖交出数据。
我看着姜宁离开的背影。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千万千万不要得罪这个女人。她不跟你玩虚的。
她只跟你谈利弊算责任。在她的世界里所有问题都可以被简化成一道数学题。
怎么算都是她赢。6拿到了数据项目进度一下子就快了。
我和王磊加班加点很快就把方案的初稿做了出来。
按照姜宁的建议我们砍掉了很多花里胡哨、不切实际的想法。
只保留了最核心、最可行的部分。整个方案看起来简洁、有力。我俩都挺满意的。
刘建看了之后却一个劲儿地摇头。“不行不行太简单了。内容不够丰富不够饱满。
”他开始指手画脚。“这里要加上我们对未来市场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