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陌生号码。我盯着屏幕看了五秒,还是划开了接听键。
“林争小姐?”一个完全陌生的男声,有点哑,“你的设计图,有点问题。”我坐起来,
卧室里只有空调运转的微弱声响。“什么问题?”“说不清。但有人拿着它,
做了点不该做的事。”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我建议你,明天早上,
去看看‘云端时尚’刚发布的年度新锐设计师作品展预告。”电话断了。忙音嘟嘟响。
我握着手机,指尖冰凉。凌晨的黑暗沉甸甸地压下来。设计图?我最近唯一压箱底的,
就是那套准备了快一年的“墨韵”系列,
打算冲击下个月国内最高规格的“金顶针”设计大奖赛。云端时尚?
那是苏巧现在风生水起的公司。苏巧,我认识十年的闺蜜。心跳有点快。我掀开被子下床,
光脚走到书房,打开电脑。屏幕的冷光刺得眼睛发酸。找到云端时尚的官网,
点开最新发布的预告页面。一张巨大的宣传海报瞬间跳出来。海报主视觉,
是一件剪裁极其特别的改良式旗袍。肩部的立体褶皱处理,腰侧不对称的镂空拼接,
还有裙摆处泼墨般晕染的渐变青黛色——每一处细节,都像一把冰冷的凿子,
狠狠敲在我的神经上。这是我的“墨韵”系列里,
最核心、我最得意的那件主推作品——“远山黛”。它应该安静地躺在我的加密文件夹里,
等着“金顶针”初选截稿日的到来,而不是像个廉价商品一样,
被挂在这个充满了商业铜臭的预告页面上。设计师署名:苏巧。
下方一行加粗的烫金小字:“云端时尚首席设计师苏巧女士,携年度力作‘倾城’系列,
即将闪耀登场!”我盯着那两个字——苏巧。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在烧,烧得喉咙发干。十年。
一起啃过同一个面包,挤过同一张单人床,分享过所有秘密的十年。
她看着我熬了无数个通宵,一笔一划勾勒出“墨韵”,听着我兴奋地描述那些灵感和细节。
现在,她拿走了它。改名换姓,成了她的“倾城”。那个匿名电话像颗冰冷的石子投入滚油,
瞬间炸开。愤怒?有。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扒光了扔在闹市的巨大羞辱感,
还有……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果然,天刚蒙蒙亮,手机就开始疯狂震动。不是陌生号码了,
是熟悉的联系人,一个接一个。“喂,争争!你看到云端那个预告了吗?
那件旗袍……怎么跟你上次给我看的草图那么像啊?
” 大学室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试探。“林争!苏巧怎么回事?那设计图不是你的吗?
” 以前带过我的设计总监,语气严肃。“争姐,出事了!
圈子里都在传……说你……说你抄袭苏巧姐刚发布的‘倾城’!
” 助理小杨的声音带着哭腔,显然被吓坏了。信息像密集的冰雹砸过来。抄袭?我抄苏巧?
我捏着手机,指甲掐进掌心。疼痛让我稍微清醒了一点。不能慌。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苏巧敢这么明目张胆,肯定有准备。她了解我,知道我的设计习惯,甚至知道我电脑的密码。
十年闺蜜,她太清楚我的软肋在哪里。我需要证据。铁一样的证据。电脑是我吃饭的家伙,
重要的东西从不只存在一个地方。我有个习惯,所有的设计稿,从最初的灵感草图,
到中间的修改版本,再到最终成稿,都会在本地硬盘、移动硬盘和加密云盘里各存一份。
而且,重要的修改节点,我会在文件属性里手动修改创建和修改日期,确保时间线清晰。
我点开本地硬盘的“墨韵”文件夹。里面空空如也。连回收站都被清干净了。手有点抖。
我插上移动硬盘。打开,“墨韵”文件夹还在!心头刚涌起一丝希望,点开——里面也空了。
只剩下几个无关紧要的参考图文件。最后,是那个我花了大价钱购买的加密云盘。
心跳如擂鼓。登录,输入复杂的密码,找到文件夹。还在!里面的文件也都在!
从最原始的灵感草图到最终定稿的AI效果图,一个不少!我迅速查看文件的属性。
创建日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十一个月前。修改日期也都在“金顶针”截稿日之前。
我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冷汗浸湿了后背。但这还不够。
苏巧可以说这些文件是我后来伪造的。她既然敢做,一定也准备了后手。我需要更直接的,
能证明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拿走了我的东西的证据。
我想起书房角落那个不起眼的摄像头。那是去年家里进过一次贼后装的,像素不高,
但覆盖了书桌和电脑的区域。本来只是图个安心,定期会自动覆盖存储。
我赶紧调出监控管理软件。回放功能。
时间设定在……我最后一次确认“墨韵”文件完整存在的时间点之后。我耐着性子,
一帧一帧地快进。屏幕上的画面无声地流淌。
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背影。偶尔苏巧会来,有时是给我送点吃的,
有时就是过来闲聊几句。镜头只能拍到她的侧脸或背影。直到……画面跳到五天前。
下午三点左右。苏巧来了。提着一个精致的蛋糕盒,笑容甜美。她把蛋糕放在桌上,
绕到我身后,很自然地俯身看我的屏幕。我当时正在处理“远山黛”的渲染图,
满屏都是那件旗袍的各个角度。“哇,争争,这件太好看了!比上次看的时候又精致了好多!
” 她指着屏幕,语气充满赞叹。“嗯,刚把腰线这里调整了一下,感觉更流畅了。
” 我随口应着,眼睛没离开屏幕。“我去个洗手间。” 我起身离开座位。
就在我身影消失在门口的一刹那,监控画面里,苏巧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她动作快得惊人,几乎是扑到我的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她显然是知道我的开机密码的。几秒钟后,她插上了一个小巧的银色U盘。然后,
她开始操作鼠标。监控的角度,只能看到她频繁地点击、拖拽。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做完这一切,她迅速拔下U盘,塞回包里,坐回沙发,拿起手机,表情恢复如常,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我刚从洗手间出来,她还笑着晃了晃手机:“刚刷到个好笑的段子,
给你看……”画面定格在她那张若无其事的脸上。我按下了暂停键。书房里安静得可怕,
只有我粗重的呼吸声。证据链的关键一环,找到了。虽然画面不算特别清晰,
但她的动作、插入U盘、操作电脑的过程,足以说明问题。加上我云盘里完整的时间戳文件,
以及她预告里那件几乎一模一样的“远山黛”——铁证如山。但我没动。
甚至没立刻把这些东西发给任何人。苏巧的预告已经铺天盖地,
现在圈子里都在传我“抄袭”她。如果我立刻跳出来指控她偷窃,
只会变成一场撕破脸的口水仗。她背后有云端时尚的资源,有水军,有公关团队。而我,
只是一个没有根基的独立设计师。舆论很容易被引导。
人们会先入为主地相信那个已经站在聚光灯下的人。愤怒在胸腔里冲撞,但我把它死死摁住。
十年交情,换来背后一刀。这刀捅得太深,太狠。我必须让她这一刀,
扎在她自己的心窝子上。我要的,不是同归于尽。我要她身败名裂,而我,
要踩着这块垫脚石,拿回属于我的东西,站得更高。手机又响了。
屏幕上跳动着两个字:苏巧。我盯着那名字看了足有十秒钟,才划开接听。
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甚至带着点刚睡醒的迷糊。“喂,巧巧?”“争争!
” 苏巧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甜美热情,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兴奋,“你起床了吗?
看到我们公司发的预告了吗?天哪,我紧张死了!终于发布了!”我靠在椅背上,
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的桌面上敲击。“嗯,刚看到。恭喜你啊,巧巧,‘倾城’系列,
名字真好听。”“哎呀,主要是灵感来了挡不住嘛!”她笑得像只得意的小鸟,“对了争争,
那件主打的旗袍,你觉得怎么样?我总觉得肩部那个褶皱的处理,是不是还可以再大胆一点?
”她在试探我。想看我是否认出来,想看我什么反应。如果我表现出任何异样,
她就会立刻加强戒备。“挺好的,”我语气平淡,甚至有点敷衍,“挺有想法。
你最近灵感爆发啊?以前没听你说过想做这种风格的。”“哈哈,人总要尝试突破嘛!对了,
”她话锋一转,带着刻意的关心,“争争,你的‘金顶针’投稿准备得怎么样了?
初稿快截止了吧?需要我帮你看看吗?”她还在试探。想确认我是否发现了文件丢失。也许,
还在想找机会彻底毁掉我电脑里可能残留的证据?“差不多了,在收尾。”我含糊地说,
“你那么忙,就不麻烦你了。专心准备你的发布会吧。”“哎呀,跟我还客气什么!
咱们谁跟谁呀!”苏巧亲热地说,“发布会定在下周五晚上七点,在希尔顿宴会厅。
你一定要来啊!给我当亲友团!我给你留最好的位置!”下周五?我心头冷笑。
“金顶针”大赛的初选结果公布日,就在下周四。
如果苏巧的“倾城”系列发布会抢先一天高调亮相,
而我的“墨韵”因为核心设计失窃无法按时提交或者即使提交,
也会被认定为抄袭她的“倾城”,那么结果不言而喻——我不仅会失去参赛资格,
还会背上抄袭的污名,彻底被钉死在耻辱柱上。而她苏巧,将踩着我的尸骨,
在名利场上风光无限。好狠的算计。一环扣一环。“好啊,”我答应得爽快,
声音甚至带上了一点笑意,“我一定到。提前恭喜你,首席设计师。”挂了电话,
我脸上的最后一丝温度也褪尽了。下周五?希尔顿?她要风光大嫁?行。那就让那里,
成为她苏巧的坟场。接下来的几天,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
云端时尚对“倾城”系列的宣传火力全开。
地铁广告、线上推广、时尚博主预热……苏巧那张精心修饰过的脸,带着自信得体的笑容,
频繁出现在各种采访和软文里。
计师”、“天赋异禀”、“国风新浪潮的引领者”……各种溢美之词不要钱似的往她身上堆。
而我的名字,以一种极其不光彩的方式,开始在小范围内被提及。
一些匿名论坛、设计交流群,开始有零星的“爆料”:“听说那个独立设计师林争,
新系列抄袭了苏巧的核心设计?”“真的假的?看她平时挺低调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呗,
为了‘金顶针’呗,结果人家苏巧抢先发布了,哈哈,
这下傻眼了……”助理小杨急得要哭:“争姐!他们太过分了!我们报警吧!
或者找媒体说清楚!”“不急。”我看着屏幕上苏巧接受采访的视频,
她正侃侃而谈“倾城”系列的灵感来源,说什么“源于对江南烟雨和远山黛色的感悟”,
说得情真意切。“现在说,没用。只会被她的水军冲垮。等。”“等什么?”小杨茫然。
“等她站到最高处。”我关掉视频,“摔下来,才最疼。”小杨似懂非懂,
但看到我平静却冰冷的眼神,没再说话。与此同时,我做了几件事。第一,
我联系了那个凌晨给我打匿名电话的男人。电话回拨过去是空号。但我通过一些技术手段,
追踪到了那个号码短暂接入的基站位置,就在云端时尚大楼附近。
这印证了我的猜测:消息来自云端内部,可能是一个看不惯苏巧所为,
或者单纯觉得事有蹊跷的人。我暂时没深挖,留作后手。第二,
我找到了大学时教我们设计软件的陈教授,一个严谨刻板的老头。
我带着移动硬盘里面当然没有设计图,但有我手动修改文件时间戳的操作习惯说明,
以及一份云盘文件属性的详细打印件,还有监控录像的拷贝,去找了他。
我没直接说苏巧偷窃,只是告诉他我的核心设计被泄露,并且有人抢先发布并反咬我抄袭,
现在面临困境,希望他能作为第三方,鉴定一下我这些设计文件的真实创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