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石小鱼,刚满18岁,目前在第三中学读高三。除了你七岁之前没有一点记忆之外,
一切都很正常。爸妈是第三中学的数学老师以及语文老师,他们感情和睦,对你也百般关心。
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因为爸爸妈妈都爱你,爸爸总是这么对你说。
今天你如往常一样起床,发现枕头上放着一张白色纸条:“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你恢复了记忆,
记住,是任何人!!看完销毁!”1咚咚咚门敲了三下之后,妈妈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小鱼,吃饭喽!”你应了一声,顺手把纸条拿在了手里,去到了客厅。
而听到你开门的声音,在客厅的爸妈同时齐刷刷的看向了你,眼里诡异的光一闪而过。
下一秒,妈妈迅速的低下头看手机,爸爸走过来摸了摸你的头,眼里满是慈爱的眼神。
一切都恢复了正常,之前的诡异仿佛只是你的幻觉。“今天是假期最后一天了,
作业都写完了吗?”爸爸关心的问。“只剩三页了,我吃完饭就去做。
”你看着桌上摆着红烧茄子、土豆丝、炒鸡杂以及紫菜蛋花汤,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好香啊。”爸爸注意到了你的小动作,笑着开口:“你妈特意做给你吃的,快吃吧。
”妈妈听后放下了手机朝你笑了一下,妈妈平时不善言辞,但是对你的关心都是行动上的,
而且在爸爸怒气冲天时只有妈妈会赶忙安抚他并无条件支持你。
你夹了两筷子土豆丝开始埋头吃了起来。手心里的纸条从手心滑落,掉在了桌腿处。
“这是什么?”妈妈捡起那张纸,目光转向你问道,爸爸也停下了筷子,静静的盯着你。
你继续埋头干饭,像是根本没有发现气氛的不对劲,语气轻快的说。“哦,早上刚看见的,
不知道怎么桌子上出现了一张纸条,本来想出门跟你们说来着,这不,
爸爸一说到作业我就给忘了。”妈妈又拿起了手机似乎在回消息,爸爸用手指敲了敲桌子,
你立刻紧张的缩了缩脖子,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之前因为挑食不吃茄子,
爸爸将筷子差点甩到你的脸上。爸爸注意到了你的小动作,
声音特意变得温和:“应该是哪个小孩子恶作剧从你窗户那塞进来的吧,没事,不用理会。
”你点了点头把一个茄子塞进了嘴里,头顶又传来爸爸似笑非笑的语气。“话说回来,小鱼,
你7岁以前的事还是一点印象也没有吗?”你摇了摇头:“还是一点都不记得,无所谓啊,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去写作业啦爸妈。”说着一溜烟的回了房间。关上门,
你的汗珠早顺着脸颊滑落,客厅里的父母开始窃窃私语。“看来记忆没有恢复,真是软弱,
如果真是我的女儿才不会这么蠢。她如果多来靠近我一点根本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战战兢兢。
”“不过.......虽然她现在失忆了,但是如果恢复会对你的印象破裂,
这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谭建明,你要是采纳一点我的方案,
这个不稳定因素就不会存在。”妈妈的声音尖,但是音量很小,
隔着窃听器传来也只能勉强听清。她从来没有在你面前说过这么多话。在你的印象里,
妈妈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虽然平时就是在一旁不怎么对你表达爱意,
但是在你失落和快要崩溃时她会陪在你身边。
这时爸爸冷静的可怕的声音也从窃听器传了进来。“你急什么?
从这件事看我觉得小鱼并没有恢复记忆,而且还是很听话的。我的方案现在成功率很高,
你不用不服气。”“我们是她爸妈,都有塑造她的权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要按成功率高得来,当初不是都说好了么。”2你叫石小鱼,
你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过着非常普通的人生。在纸条出现的前一天晚上,
是你的十八岁生日,你与父母又一次爆发了争吵,准确来说,是又被爸爸单方面痛骂了。
晚上7:00,爸爸为你点好了蜡烛,妈妈在一旁笑着让你许愿。
你开心的许过愿后撒娇想让爸爸帮你切蛋糕。啪啪啪蛋糕被爸爸甩到了地上,像一摊肉泥,
你的大脑顿时嗡嗡作响。爸爸一直是这样,对你好的时候无微不至,
但是骂你之前不会有一丁点的预兆。“你总是这样得寸进尺,这一天真的很值得庆祝吗?
你妈妈生你的时候那么痛苦,你去看看她的肚子,还有那么难看疤,给你蛋糕你就该知足了,
自己切都不会?”爸爸的声音高亢,眼睛瞪大的像青蛙的腮帮子,嘴一张一合,唾液四溅,
像雨点一下落到了你的头发、眼睫毛、脸颊上。你应该立刻道歉,
因为不管爸爸生了再大的气,你先认错他就会立刻原谅你。你的经验这么告诉你。
可是你这一次脑海中居然首先闪过了一个疑惑,然后才在本能的指引下道歉。虽然迟了两秒,
但是爸爸认为你是被吓得呆住了,没有与你计较,
他又像从前一样脸上立马堆满了温和的笑意,拿过刀帮你切好了蛋糕。你看着蛋糕,
那个疑惑又冒了出来。为什么自己要道歉呢?你第一次没有将自己的想法立刻告诉父母,
因为当你想说时,你的牙齿就忍不住发抖,似乎在阻止你说话,于是你表面乖顺,
任由心里的疑惑一点点扩大。“吃完蛋糕了,我们来活动一下吧,小鱼,捉迷藏怎么样?
”爸爸又恢复了那个温柔和蔼的样子,提议道。你当然不会拒绝,
因为捉迷藏是你最喜欢和爸爸玩的游戏,而且你很享受躲起来的感觉,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只有躲起来才会让你感觉到安全。爸爸在客厅里蒙着眼睛,
妈妈在一旁数数,如果是平时,你会直接躲去厕所,可是这一次,你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
从7岁开始到现在,捉迷藏活动里你居然从来没有一次去过爸妈的房间。
你偷偷看了一眼闭着眼的爸爸和低头看手机数数的妈妈,蹑手蹑脚的先去了他们的房间。
进到房间,你直接去抽屉里拿出了一个黑色U盘,插进手机里,
拷贝完后立刻将U盘放到了原处,
然后蹑手蹑脚的关上门躲进了离爸妈房间最近的厕所的门后面。整个过程你没有一丝犹豫,
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
也许是因为之前你在爸妈房间里睡觉时隐隐听到了“U盘”“方案”“失败”等字眼,
也许是你在日常生活有些细节总是显得有些怪异。
也许是一星期前又一次爸爸朝你摔碗时你直接没忍住跪下时,
居然看到了爸爸眼里一闪而过的惊喜,
和妈妈眼里居然出现除了冷漠之外的第二种情绪—失望。
你已经习惯了如果有想法就去问父母,所以你干脆停止了思考,
直接让自己的行动高于了大脑,仿佛只有这样......你才有喘息的机会。
在发呆的几秒钟里,厕所的门被打开,妈妈依旧在旁边看着手机,
爸爸则如同小孩一样拍着手掌,笑容满面:“被我抓到喽,小鱼。”3晚上12点12分,
确保父母睡觉后你打开电脑,电脑屏幕泛着幽幽的冷光,
你的鼠标停留在U盘里拷贝下来的“产品培养报告”上,
那是u盘里唯一一个需要密码的文件夹。你点击了两下,
试着输入了自己的生日20000201,
顺利点开了加密的“实验观察评估报告”子文件夹,
几十个按日期命名的文档像蚂蚁一般占领了你的视线,你一路划到最后,
估与后续干预方案.pdf》《“完美后代”培养项目计划书.pdf》你的心跳漏了一拍,
首先点开了观察日记。日期:20000201由于刚刚离开亲生父母,
对象还没有习惯新环境,第三次噩梦中惊醒,哭泣约15分钟。谭建明进入房间,
用时3分钟安抚成功。记录:肢体接触拥抱对快速建立信任有效。但对象情绪平复后,
并未主动寻求我的安抚。备注:避免无效情感投入。
0070907对象因谭建明将碗摔到地上并语言比较严厉含有脏字产生较大情绪波动,
首次出现吼叫、跺脚等。我在旁未介入。谭建明为了加强控制打了对象双腿使其跪下,
对象陷入昏迷,醒来后似乎完全失忆。备注:过度施压可能导致彻底逆反,需保持情感牵制,
以爱为牢方案也许更加循序渐进。日期:20071003谭建明赠送昂贵电子琴,
并要求对象每日练习1小时,未完成则没收。对象表现出压力,但练习刻苦。
我尝试提议减少练习时间,被对象拒绝。分析:对象失忆后未对谭建明产生抵触,
已初步将“服从”与“资源”建立联结。我的介入被视为阻碍其获得父亲认可的威胁。
总结如下:对于塑造对象恐惧-控制方案成功率提升,以爱为牢方案暂停。
屏幕上的文字如同一盆凉水让你从头到脚都感觉到了彻骨的寒冷,你深深的呼吸了几个来回,
颤抖着手点开了第二个文件。“项目目标:通过可控的环境刺激与记忆干预,
观察并引导实验体不断优化,评估其成完美后代的可行性。当前阶段为记忆混淆期,
实验对象未表现出记忆恢复迹象。建议按计划执行下一阶段,以观察性格走向与方案对比。
”“亲情绑架”测试: 由母亲苏艳执行,通过情感倾诉与道德施压,
观察对象是否会为家庭利益牺牲个人重大机会。“恐惧服从”测试: 由父亲谭建明执行,
不断制造恐慌,观察对象是否服从权威。阶段性结论:对象一直处于记忆混淆阶段,
顺从、乖巧、听话成功率高于依据以爱为牢方案塑造B型完美后代理性、依赖、忠诚。
你靠在椅背上,电脑屏幕的光冷冷地照在脸上。
你忽然发现你的人生一直是一场被精心设计的实验。你的亲生父母不知所踪,
而你的挣扎、困惑、每一个细微的情绪于现在的父母而言只是一些数据。
你感觉自己像个被剥除了所有情感,只剩下冰冷核心的机器。哒哒哒在极度震惊下,
你依旧听到了不远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过了半小时,你将被子拿开,
透过幽幽月光看到了桌子上的纸条。“而且,就她,她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时间回到现在,
你在房间里听着爸爸依旧胸有成竹的话语。他们不知道,从他们按下实验开始键的那一刻,
他们自己其实也早已置身于观测镜下。你靠着房门,无声的咧开嘴。4你叫石小鱼,
你现在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你过去人生的种种只是一场荒唐至极的实验。
褪去了父母的滤镜,你其实非常了解你名义上的父母,毕竟他们因为实验而观测你,
可你因为本能其实也时刻观察着他们。你也许并不清楚他们的所有性格,
但你非常清楚他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你”。谭建明要的是明处的顺从,
所以他的方案是用恐惧锻造显而易见的屈服。苏艳要的是暗处的忠诚,
所以她的方案是以爱为锁链绑定情感依赖。你现在唯一想做的,
就是让他们的目的都见鬼去吧。你一边想着一边将剩下的三页作业迅速的写完了。
咚咚咚又是不多不少三下的敲门声,这次是爸爸的声音传来,声音不像之前的温和,
也不是暴怒,而是有些严肃低沉的音调。“小鱼,你出来一下,我和妈妈想和你坦白一件事。
”你心里闪过一丝期望,难道是他们幡然醒悟,要和你说明一切?但理智又让你恢复了平静,
你想也许这只是新一阶段的测试罢了。事实证明,你的理智是对的。你坐在椅子上,
对面沙发上的爸爸妈妈并排坐着,彼此又隔着适当的距离。爸爸的眼神中有一丝无奈与痛苦,
语气沉重的开口。“其实......我与你妈在你七岁的时候就离婚了。
”看见你瞬间放大的瞳孔,爸爸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随即立刻悲痛的捂住了脸,继续说道。
“因为我们婚后一年生下了你后就天天吵架,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双方性格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