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蔷薇坊的算盘声

大唐隐脉 Now无忧 2025-07-17 11:41:0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长安西市的晨雾裹着水汽,在青石板路上洇出深色的印记。

阿竹踩着木屐穿过雾霭,腰间的铜铃随着脚步轻响,惊醒了蜷缩在绸缎庄门廊下的狸猫。

他抬手推开 "蔷薇坊" 的朱漆门板,门轴里的桐油发出温润的 "咿呀" 声,混着后院传来的机杼声,织成西市最寻常的晨曲。

"阿竹哥,这蜀锦的边穗总也梳不齐。

" 小玲蹲在柜台后,手里捏着把银梳,正跟一匹水绿色的云锦较劲。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照进来,在她发间镀上层金芒,也照亮了案几上那副牛角算盘 —— 算珠边缘被摩挲得发亮,最中间的铜制定位点泛着温润的光。

阿竹放下肩上的布包,从里面取出个青瓷罐:"先生让人从终南山捎来的蜂蜡,涂在梳子上试试。

" 他说着揭开罐盖,甜香瞬间漫开来,"昨儿个波斯的伊嗣俟掌柜来说,要订二十本进销存账册,说是大食来的香料商看了眼就不肯走了。

"小玲眼睛一亮,指尖沾了点蜂蜡抹在梳齿上,果然一梳到底:"先生画的那些格子真神,上次张记布庄的账房来学,说光算清陈年旧账就省下两贯钱。

" 她忽然压低声音,"就是...... 王书吏的人昨儿个在对门茶棚盯了一下午。

"阿竹往货架上挂新到的吴绫,闻言动作不停:"先生早料到了。

" 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价目牌,上面用颜体写着 "蜀锦一贯二"" 吴绫八百文 ",旁边还用小字标着" 购满五匹赠里子布一尺 "," 这明码标价本就是给明白人看的,至于不明白的......"话未说完,门外铜铃突然急促地响起来。

王书吏摇着把洒金折扇踱进来,绿袍下摆扫过门槛时带起阵尘土。

他眯眼打量着满架绸缎,折扇 "啪" 地合上,敲在掌心:"阿竹小子,听说你这铺子规矩挺特别?

敢把价钱写在墙上,是怕旁人不知道你卖得比别家贵?

"阿竹连忙奉上盏雨前茶:"官爷说笑了。

您看这蜀锦,别家卖一贯二,我们实收一贯,那两成利钱折成里子布赠给客官,实则便宜了不少。

" 他翻开账册,红笔写的进项与黑笔标的出项泾渭分明,"不信您看,这是昨日的流水,光是西市的商户就来扯了十七匹。

"王书吏的目光在账册上溜了一圈,忽然指向最上端的云锦:"把那匹孔雀蓝的拿来瞧瞧,若是织工差了半分,休怪我掀了你的摊子。

"阿竹刚要转身,后堂突然传来小玲的惊呼。

只见她捧着个紫檀木盒快步走出,盒内铺着红绒,整齐码着十几面巴掌大的镜子 —— 镜面光滑如秋水,连王书吏袍角的暗纹都照得一清二楚。

"这...... 这是啥宝贝?

" 王书吏的扇子差点掉在地上,伸手就想去摸。

"是东家新制的西洋镜。

" 阿竹拿起一面递过去,镜缘的银掐丝映得他眼睛发亮,"用琉璃打磨的,比铜镜清楚十倍。

官爷若是不嫌弃,小的就孝敬您一面。

"王书吏假意推让两句,手指却早己扣紧了镜柄。

他对着镜子捋了捋胡须,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听说你们东家懂些奇技淫巧?

改日我倒要见见。

" 说罢揣着镜子扬长而去,连那句 "好好做生意" 都透着几分敷衍。

小玲望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真是给点颜色就开染坊。

""先生说,对付这种人得用他们看不懂的东西。

" 阿竹翻开账册,在 "赠品" 栏记下 "西洋镜一面",末了用红笔描了朵小小的蔷薇 —— 这是给林墨的暗号,意思是 "己用器物打发,无大碍"。

他指尖划过纸页,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先生在终南山教他们记账时说的话:"算盘打得再精,不如人心算得清。

"午时的梆子刚敲过,伊嗣俟就带着个高鼻深目的胡商闯进来。

那胡商穿着件撒答剌欺锦袍,指着账册上的 "毛利率" 三字连连咋舌:"阿竹掌柜,这符号当真能算出哪样香料最赚钱?

"阿竹噼啪拨响算盘:"譬如您的乳香,进价三百文,售价五百文,毛利率便是六成六。

但您看这没药,进价两百文,售价西百五十文,毛利率虽高,销量却不及乳香一半......"算盘声混着胡商的惊叹声刚落,门外突然一阵骚动。

小七披着件带血的粗布短打挤进来,肩上的绷带渗出血迹,他冲阿竹使个眼色,径首往后堂去。

阿竹心里一紧,借口取账册跟了进去。

后院的柴房里,小七解开褡裢,露出块染血的麻布,里面裹着半枚虎符。

青铜表面的鎏金早己磨褪,缺口处刻着的 "李" 字却依旧清晰 —— 是太子府的制式。

"洛阳令王君廓......" 小七的声音因失血有些发颤,"他跟刘黑闼的余孽勾结,这是从匪首身上搜出来的。

"阿竹的手指猛地攥紧虎符,冰凉的铜锈硌得掌心生疼。

他忽然想起上月林墨托商队带来的信,末尾用简体字写着:"武德九年春,洛阳水寒,需防鱼龙混杂。

"傍晚打烊时,阿竹让小玲把账册锁进地窖,自己则揣着虎符往城东走。

路过曲江池,见几个孩童正踩着薄冰嬉戏,银铃般的笑声惊起水鸟。

他拢了拢衣襟加快脚步,终南山的雪该化了吧?

等把这虎符送到先生手里,蔷薇坊的算盘,该为更长远的事打算了。

暮色漫过西市的牌坊时,阿竹回头望了眼蔷薇坊的灯火。

那盏挂在门楣上的走马灯正转得欢,将 "蔷薇" 二字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忽明忽暗,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