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沉迷游戏,我家孩子沉迷游戏设计。儿子六年级时,我发现他不仅游戏打得好,
还能写出详尽的分析报告。老公气得砸了电脑,我偷偷给他买了新的:“别学你爸,
一辈子当个程序员没出息。”十年后,儿子公司上市,老公炫耀:“我儿子天生就像我,
有商业头脑。”我笑着点头,递给他一份离婚协议:“你说得对,他像你——所以只认实力,
不认血缘。”---客厅里传来的巨响,像是某种重物砸在了地板上,
紧接着是男人歇斯底里的咆哮,几乎要掀翻屋顶。“小畜生!你还敢玩!
期末考试考成那个鬼样子,我脸都让你丢尽了!”林静的心猛地一沉,手里的汤勺差点滑落。
她关掉灶火,围裙都来不及解,快步走向儿子的房间。门虚掩着,她看到丈夫赵刚铁青着脸,
胸口剧烈起伏,而地上,是那台儿子赵星宇视若珍宝的台式电脑主机,外壳已经碎裂,
线缆像垂死的触须般耷拉出来。屏幕黑着,映出赵星宇苍白失措的小脸。他才十二岁,
六年级,此刻站在书桌前,单薄的身体微微发抖,嘴唇紧抿,眼眶红得吓人,
但硬是没让一滴眼泪掉下来。那眼神里,有惊恐,有愤怒,
还有一丝林静看不懂的、执拗的倔强。“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不准打游戏!不准打游戏!
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是不是?”赵刚兀自不解气,手指几乎戳到儿子的鼻尖,
“看看你这次数学考了多少?八十九!班里平均分都九十二!你还有脸在这里玩物丧志!
”“我不是玩物丧志!”赵星宇猛地抬起头,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脆生生的反抗,
“我在研究!”“研究?你研究个屁!”赵刚被顶撞,火气更旺,
抬脚又想往那已经报废的主机上踹去。“赵刚!”林静适时地推门进去,声音不高,
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瞬间吸引了父子俩的注意力。她先看了一眼儿子,
递过去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挡在了丈夫和残骸之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非要砸东西?
邻居听见像什么话。”“好好说?我跟他说过一百遍了!有用吗?”赵刚指着地上的电脑,
“就是这东西害的!没了它,我看他还怎么沉迷!”林静没再理会丈夫的暴怒,她蹲下身,
默默收拾着地上的残骸。碎裂的塑料片很锋利,划了一下她的手指,渗出血珠,
她只是悄悄用纸巾擦掉。她的目光落在主机旁散落的几个笔记本上。那是儿子常用的本子,
封面画着些奇怪的图案和英文缩写,她以前没太在意。赵刚发泄完了,喘着粗气摔门而去,
留下满屋狼藉和死寂。夜里,林静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儿子房间。赵星宇已经躺下,
面朝墙壁,肩膀微微抽动。她把牛奶放在床头,轻轻坐在床边,手抚上他的背。
“妈……”男孩带着浓重的鼻音转过身,眼泪终于决堤,“我爸他……他根本什么都不懂!
”“妈妈懂。”林静柔声说,替他擦掉眼泪,“告诉妈妈,你到底在电脑上做什么?
真的只是打游戏吗?”赵星宇抽噎着,爬下床,
从书包里拿出那几个被林静归拢到一边的笔记本,递给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希冀和忐忑。
林静疑惑地翻开。第一页,赫然是一张手绘的、极其精细的地图,标注着各种符号和路线。
第二页,开始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标题是《“暗影纪元”经济系统失衡分析报告》。
她一行行看下去,心跳渐渐加速。里面不是孩子气的涂鸦或简单的游戏攻略,
分析:“……游戏内金币产出速率第3.2版本后与高级装备强化消耗存在严重剪刀差,
导致普通玩家通货膨胀,而顶级资源通缩……建议调整副本Boss掉落物品种类概率,
金币概念以稳定市场……”“……职业‘暗夜行者’技能‘影袭’的冷却时间缩短0.5秒,
看似微小,但结合天赋‘诡诈’,在PVP环境中造成了超过阈值5%的胜率不平衡,
破坏了……”“……新资料片‘龙裔崛起’的主线任务链,
在‘灰烬平原’阶段存在叙事断裂,玩家情感代入感下降约30%,
建议在NPC对话中增加背景铺垫……”每一篇报告都有数据支撑,有现象描述,
有原因分析,甚至有详细的改进方案。笔迹虽然稚嫩,但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完全超出了一个小学生的认知范畴。这哪里是沉迷游戏?这分明是在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
解构和创造着另一个世界。林静抬起头,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那里面不再是委屈和愤怒,
而是一种找到知音的兴奋和渴望倾诉的光芒。“星宇,”林静的声音有些发颤,
她合上笔记本,郑重地问,“这些……都是你写的?”赵星宇用力点头:“嗯!妈,
游戏不只是玩,它里面有很多很多学问!怎么让玩家觉得好玩,怎么平衡,
怎么讲故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比做奥数题有意思多了!”那一刻,
林静看着儿子脸上那种纯粹的热爱和专注,心里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
又有什么东西坚定地建立起来。她想起赵刚常挂在嘴边的话:“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搞这些歪门邪道有什么用?将来能当饭吃?
”她也曾一度被这种观念说服,督促儿子朝着“正途”努力。可现在,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一种基于真正热爱和天赋的可能。深夜,主卧室里争吵再起。“你还要惯着他到什么时候?
就是因为你老是护着,他才这么无法无天!”赵刚余怒未消。“我不是惯着他。
”林静出奇地平静,“赵刚,你了解过儿子到底在做什么吗?你看过他的笔记本吗?
”“不就是些游戏攻略?还能上天?”“那不是攻略。
”林静把其中一本笔记摊开在赵刚面前,“这是分析报告,是设计思路。
你一个干了十几年编程的人,看不出这里面的逻辑和价值?”赵刚扫了几眼,
嗤之以鼻:“哗众取宠!小孩子胡写乱画的东西,也就你当真!游戏行业就是泡沫,
吃青春饭,不稳定!我要他以后像我一样,进大厂,搞技术,端铁饭碗!这才是正道!
”“你的正道,就是扼杀他可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或扎克伯格的机会?”林静反问,
语气带着嘲讽。“你……不可理喻!”赵刚说不过,又开始暴躁,“总之,电脑我已经砸了,
以后不准他再碰!你要是敢给他买新的,别怪我翻脸!”林静看着丈夫因固执而扭曲的脸,
第一次感到如此深的无力感和距离感。他们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台电脑,
而是一条巨大的、无法逾越的认知鸿沟。几天后,趁着赵刚出差,
林静带着儿子去了本市最大的数码商城。她径直走向苹果专卖店,在儿子惊讶的目光中,
指着最新款的高配MacBook Pro,对店员说:“就要这台。
”“妈……”赵星宇拉着她的衣角,小声说,“这个太贵了。”他知道,这台电脑的价格,
几乎相当于妈妈小半年的工资。林静摸了摸他的头,笑容温柔却坚定:“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星宇,妈妈不懂你那些分析报告,但妈妈看得懂你的认真和才华。喜欢一件事,
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这没有错。”她付了款,看着儿子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个精致的包装盒,
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光彩。回家的出租车上,林静对儿子说:“记住,
爸爸砸电脑,是怕你玩物丧志。妈妈给你买电脑,是相信你能做出成绩。别学你爸,
一辈子困在所谓的‘稳定’里,到头来只是个抱怨怀才不遇的程序员,那才叫没出息。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却字字清晰:“你想研究游戏,可以。但妈妈有两个条件:第一,
学校的基础知识不能落下,至少要保证中上水平。第二,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就要做出个样子来。用实力证明,你的热爱,不是不务正业。”赵星宇紧紧抱着电脑,
重重点头:“妈,你放心!我一定会的!”从此,赵星宇的“研究”从地下转为了半公开。
赵刚在家时,他用的是那台旧的、性能孱弱的笔记本电脑装样子。一旦父亲出门,
那台MacBook Pro就成了他探索游戏世界的强大武器。
林静则成了他秘密的守护者和最初的“投资人”,不仅提供硬件支持,
还偷偷用自己不多的私房钱,给他买各种相关的书籍和线上课程。初中、高中,
赵星宇的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十,不拔尖,但足够堵住赵刚的嘴。而他的所有课余时间,
都投入到了对游戏设计更深层次的研究中。他自学编程引擎,
开始尝试制作小的游戏demo;他在各大游戏论坛上发表分析文章,
逐渐积累起不小的名气;他甚至在高二那年,带领一个线上团队,
参加了一个国际性的独立游戏大赛,拿到了创意金奖。赵刚对这些一无所知。他只看成绩单,
看到儿子没掉出前十,就以为自己的“高压政策”起了作用,
偶尔还会得意地对林静说:“看吧,就得严管!这小子,不管就上天了。”林静只是笑笑,
不予置评。她看着儿子房间里彻夜亮着的灯,看着屏幕上那些越来越复杂的代码和设计图,
知道一颗新星正在默默积蓄能量,即将破土而出。高考填报志愿,
成了家庭战争的又一个爆点。赵刚拍着桌子:“必须报计算机科学!以后当工程师,
进阿里腾讯!”赵星宇第一次毫不退让:“我要报数字媒体技术,或者游戏设计专业。
”“你敢!那种野鸡专业,出来能干什么?”眼看冲突又要升级,林静再次站了出来。
她没有激烈争吵,
把儿子这些年来获得的那些奖项证书、发表的专栏文章、甚至那个获奖游戏的demo演示,
quietly摆在了赵刚面前。“赵刚,”她的声音很平静,“你看看这些,
再决定要不要阻止他。”赵刚将信将疑地翻看着,脸色从愤怒到惊疑,
再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他或许依然不认同游戏行业,但那些实实在在的成果,
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最终,他哼了一声,没再坚决反对,算是默许。赵星宇如愿以偿,
进入了一所顶尖大学的游戏设计专业。大学四年,他如鱼得水,不仅是理论学习的佼佼者,
更是在实践中锋芒毕露。大二就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工作室,
大三时拿出的作品就已经获得了业内关注和风险投资。他几乎不再向家里要钱,
反而时常给林静买些礼物。赵刚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完全不闻不问,
到偶尔在亲戚面前,语气含糊地提一句“我儿子在大学里搞什么创业,小打小闹”。
林静冷眼旁观,看着丈夫脸上那点虚荣心慢慢滋生。大学毕业,
赵星宇没有像他父亲期望的那样去求职,而是全身心投入了自己的创业项目。
他和团队蛰伏三年,几乎不眠不休,终于打磨出了一款名为《幻域巡游》的开放世界手游。
游戏一经推出,凭借其打败性的玩法、深刻的世界观和极其精密的经济系统,迅速风靡全球,
成为现象级产品。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赵星宇的名字和“星宇互动”这家初创公司,
一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巨额融资,海外扩张,
奖项拿到手软……昔日在父亲棍棒下沉默反抗的少年,一跃成为科技新贵,青年领袖。
赵刚的虚荣心,也随之膨胀到了顶点。家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多是赵刚请来的同事、朋友,甚至是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他热衷于在饭桌上,
在茶余饭后,接受众人的恭维。“老赵,你可真是教子有方啊!培养出这么厉害的儿子!
”“赵工,什么时候让你家星宇给我们传授传授创业经验呗?”赵刚总是满面红光,摆摆手,
用一种刻意谦虚实则炫耀的语气说:“哎呀,没什么,这小子就是随我,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脑子也还算活络。我早就看出来了,他天生就有商业头脑,
像我当年……”他完全忘记了砸掉的电脑,忘记了声嘶力竭的反对,
忘记了“玩物丧志”的斥责。他理所当然地将儿子的成功,
归因于自己的“遗传”和“早年管教”。林静通常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微笑着添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