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玉重生小说推荐

红楼梦黛玉重生小说推荐

作者: 番万卷书

其它小说连载

番万卷书的《红楼梦黛玉重生小说推荐》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1 绛珠重桃花雪夜惊残梦暮春的总是带着一股子缠绵的寒林黛玉在剧烈的咳嗽中睁开喉间腥甜尚未散眼前却是熟悉的潇湘馆窗棂 —— 雕花木框上糊着的碧被夜雨打湿了一晕开淡淡的水姑娘醒了? 紫鹃端着药碗进见她坐起忙放下托盘扶住可算不咳王太医说这副药得连着喝三日才能压下春黛玉没有接药目光死死盯着窗外那株半谢的桃桃花?现在竟是暮春?她猛地攥住紫鹃...

2025-10-16 03:16:06

1 绛珠重生,桃花雪夜惊残梦暮春的雨,总是带着一股子缠绵的寒意。

林黛玉在剧烈的咳嗽中睁开眼,喉间腥甜尚未散去,

眼前却是熟悉的潇湘馆窗棂 —— 雕花木框上糊着的碧纱,被夜雨打湿了一角,

晕开淡淡的水痕。"姑娘醒了?" 紫鹃端着药碗进来,见她坐起身,忙放下托盘扶住她,

"可算不咳了,王太医说这副药得连着喝三日才能压下春寒。"黛玉没有接药碗,

目光死死盯着窗外那株半谢的桃树。桃花?现在竟是暮春?她猛地攥住紫鹃的手,

指节泛白:"紫鹃,我问你,今年是哪一年?我入府多久了?"紫鹃被她吓了一跳,

以为是烧糊涂了:"姑娘这是怎么了?今年是甲寅年呀,您入府刚满三个月,

前儿老太太还说您身子骨渐好了呢。"甲寅年... 入府三个月...黛玉眼前阵阵发黑,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记得清清楚楚,自己明明是在乙卯年的冬夜,咳着血死在这潇湘馆的。

弥留之际,她听见雪地里传来宝玉娶宝钗的鼓乐声,看见紫鹃抱着她的诗稿哭到昏厥,

最后意识沉入无边黑暗时,心里只剩下无尽的悔恨 —— 恨自己一生孤苦,

恨贾府树倒猢狲散,更恨那个 "金玉良缘" 毁了所有人!可现在... 窗外桃花纷飞,

紫鹃青春依旧,自己的手也还带着少女的柔嫩...她真的回来了!回到了十三岁,

一切悲剧尚未发生的时候!"药快凉了。" 紫鹃担忧地看着她,"姑娘要不要先喝药?

"黛玉接过药碗,目光落在碗沿 —— 这青瓷碗的花纹,她记得!前世就是这碗燕窝,

让她咳了整整半月,后来才知是赵姨娘在里头掺了寒凉的秋石。她指尖微颤,

面上却不动声色,轻轻吹了吹药沫:"这燕窝颜色瞧着不对,怕是放久了受潮?紫鹃,

你拿去让厨房重新炖一碗来吧,就说... 就说我今日想喝冰糖雪梨。"紫鹃虽觉奇怪,

但见黛玉神色认真,还是端着药碗去了。刚走到门口,

就见一个小丫鬟鬼鬼祟祟地躲在廊柱后,

见了紫鹃便慌忙溜走 —— 那是赵姨娘房里的小吉祥。黛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赵姨娘,

贾环,王熙凤,薛宝钗... 那些在前世将她和贾府拖入深渊的人,这一世,

她一个都不会放过!"林妹妹可好些了?"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

黛玉心头一跳,抬眼望去,只见贾宝玉穿着月白绫袄,披着青缎掐牙背心,正站在雨廊下,

手里提着个食盒。他身后跟着的袭人捧着件墨色披风,见了黛玉便笑道:"姑娘醒了?

宝二爷听说您咳得厉害,一早就让厨房里炖了冰糖雪梨,亲自给您送来呢。"宝玉走进来,

将食盒放在桌上,伸手就要探她的额头:"妹妹可还发烧?昨儿我去老太太那里,

听见你咳得撕心裂肺的..."前世的黛玉,定会被这突如其来的亲近羞红了脸。但此刻,

黛玉只是微微侧身避开,轻声道:"劳烦二哥哥挂心,我已大好了。

"她的疏离让宝玉愣了一下,手僵在半空。眼前的林妹妹,

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 那双总是含着水光的杏眼,此刻清亮得像淬了冰的寒星,

虽依旧柔弱,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锐利。"那就好,那就好。" 宝玉讪讪收回手,

打开食盒,"这是袭人新学的杏仁酪,你尝尝?"黛玉看着碗里细腻的酪,

忽然想起前世宝玉也是这样,巴巴地给她送各种吃食,却在关键时刻娶了宝钗。

心头一阵刺痛,她垂下眼帘:"多谢二哥哥。对了,我近日看府里的账目,

发现南边的漕运似乎有些滞涩?"宝玉惊讶地睁大眼睛:"妹妹怎么关心起这个了?

那些都是混账东西们管的,咱们姑娘家...""二哥哥此言差矣。" 黛玉打断他,

声音清冽如冰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贾府是咱们住着的地方,若根基不稳,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她抬起头,目光直直望进宝玉眼底:"我这里有张漕运改道路线图,

二哥哥可愿看看?"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

恰好落在黛玉苍白的小脸上。那一刻,宝玉忽然觉得,

眼前的林妹妹好像变成了一株在寒风中挺立的翠竹,柔弱的外表下,

藏着他从未见过的坚韧风骨。他喉结滚动了一下,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好,我看。

"黛玉微微一笑,

转身从妆匣里取出一卷宣纸 —— 那是她昨夜凭着前世记忆画出的江南漕运图,

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水浅滩、暗礁和最优航线。这只是第一步,她要做的,远不止这些。

而此刻门外,王熙凤的陪房平儿正悄悄站在回廊尽头,将刚才的对话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

转身快步向荣庆堂走去。一场搅动贾府风云的棋局,就此悄然展开。2 寿宴惊变,

漕运宏图初显形荣庆堂的寿宴开得热闹非凡。贾母端坐在上首,左边坐着邢夫人,

右边是王夫人,底下乌压压坐满了各房主子。林黛玉穿着月白绫袄,外罩一件水红比甲,

安静地坐在史湘云旁边,

手里拨弄着腰间的玉佩 —— 那是她重生后特意让紫鹃去银楼打的,

镂空的潇湘竹纹里藏着微型算盘,此刻正随着她的动作发出细碎的声响。

"林丫头这几日可好些了?" 贾母眯着眼睛笑问,"前儿听凤丫头说,你竟懂些漕运的事?

"满座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黛玉身上。邢夫人撇了撇嘴,

显然不信一个闺阁小姐能懂什么生意经;王夫人端着茶碗的手微微一顿,

若有所思地看向宝钗;而坐在对面的薛宝钗,正用一方素色丝帕轻轻擦拭嘴角,

眼底闪过一丝探究。黛玉起身福了一礼,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回老太太,

不过是前儿整理父亲旧物,见了些江南商号的账册,胡乱看了几眼罢了。""哦?

" 贾母来了兴致,"那你倒说说,咱们家南边的漕运,到底是哪里滞涩了?

"这正是黛玉等待的机会。她垂眸敛衽,不疾不徐地说道:"孙女儿愚见,

如今漕运有三弊:一是船户夹带私货,损耗正粮;二是关卡过多,层层盘剥;三是路线陈旧,

常遇浅滩。若能改走新辟的松江水道,再联合十二家漕帮统一调度..."她话未说完,

就被邢夫人打断:"一个姑娘家懂什么!漕运是朝廷大事,哪容得你胡乱置喙!

"黛玉也不恼,只是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

双手奉上:"这是孙女儿根据父亲旧档画的《江南漕运改道图》,请老太太过目。

"宝玉眼疾手快地接过图纸,先一步展开在贾母面前。只见宣纸上用工笔细描出长江水道,

新旧航线用红绿双线标注,浅滩险滩处都画着小小的警示符号,旁边密密麻麻注着水情数据。

"这... 这是你画的?" 贾母指着图中一处批注,"' 三月桃花汛,

宜走中泓 '—— 这等细节,连漕运总督衙门的档册里都未必有!

"黛玉垂眸浅笑:"是父亲当年记下的水情日志,孙女儿不过是整理罢了。""好!好!

" 贾母连拍三下手,"有这份心思,何愁家业不兴!凤丫头,你看这事可行?

"王熙凤正暗自心惊 —— 她原以为这病西施不过是运气好,没想到竟有这般本事。

此刻被点名,忙堆起笑容:"老太太圣明!林姑娘这图做得精细,

只是... 江南漕帮素来桀骜,怕是不好相与。""这个不难。

" 一直沉默的宝玉突然开口,"前儿北静王说起,他有个表兄在苏州任织造,

管着江南织造局,正好管着漕运的事。"这话一出,满座皆惊。谁也没想到,

素来不问世事的宝二爷竟有这层关系。黛玉感激地看了宝玉一眼,却见他正对着自己傻笑,

脸颊微红。就在这时,薛宝钗柔声道:"林妹妹真是好本事,只是妹妹有所不知,

如今江南丝价大跌,漕运改道怕是会影响布庄生意。我哥哥前儿来信说,

苏州织造局最近也在查私盐,水路怕是不太平。"这番话看似关心,

实则暗藏机锋 —— 既点出薛家在江南的商业布局,又暗示改道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

黛玉心中冷笑,面上却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多谢宝姐姐提醒。只是我听说,

薛家当铺最近在扬州收了不少滞销的云锦?若漕运通畅,这些料子正好可以走水路运去京城,

赶在重阳节前上市,想必能卖个好价钱。"宝钗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

她没想到黛玉竟连自家当铺的情况都知道!

袖中的手不自觉攥紧了那张刚收来的当票 —— 那是贾府奴才偷偷当掉的老太太的金项圈。

"好了好了!" 贾母打圆场,"这事就这么定了!让贾琏协助林丫头打理,

所需银钱从我的体己里出!"黛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第一战,胜了。宴席散后,

黛玉在回廊遇见宝玉。月光下,少年郎的眼睛亮得像星星:"妹妹刚才真是太厉害了!

连凤姐姐都被你说得哑口无言!""都是二哥哥帮忙。" 黛玉真心道谢,

"若不是你提北静王的关系,老太太未必敢下决心。

"宝玉挠挠头:"我只是... 不想看他们欺负你。" 他犹豫了一下,

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锦囊,"这是北静王送我的护身符,你带着,去江南时也好有个照应。

"锦囊上绣着一只展翅的凤凰,针脚细密,显然是男子绣的。黛玉接过锦囊,

指尖触到里面硬硬的东西 —— 似乎是块玉佩。"多谢二哥哥。" 她轻声道,

心中某处似乎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回到潇湘馆时,紫鹃正等着她:"姑娘,

刚才平儿来了,说琏二爷房里的旧账都搬来了,您要现在看吗?""现在就看。

" 黛玉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她记得前世贾府倒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贾琏放高利贷被抄家。

烛火下,账本一页页翻过。当翻到去年腊月的账目时,

黛玉突然停住了 —— 其中一页记着 "借银三千两给忠顺王府,月息五分"。忠顺王府!

黛玉猛地站起身,烛火被她带起的风晃得摇曳不定。前世宝玉挨打,

不就是因为忠顺王府的人来要人吗?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关联?窗外,

一只夜枭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啼叫。黛玉握紧了手中的锦囊,指尖冰凉。她知道,

这仅仅是开始。3 水匪劫船惊变,妙玉夜访潇湘馆初夏的江南,正是漕运繁忙时节。

林黛玉站在镇江码头的望江亭上,望着江心那艘插着 "林" 字旗的漕船,眉头微蹙。

三日前,首批试运的三十船丝绸从苏州出发,本该昨日抵达,却迟迟不见踪影。"姑娘,

船家来报,说江上发现可疑船只跟踪。

" 紫鹃递上望远镜 —— 这是黛玉根据父亲留下的西洋图纸,

请巧匠打造的 "千里镜"。黛玉接过望远镜,

镜片中果然看到两艘乌篷船不远不近地缀在船队后方,船头隐约站着几个彪形大汉。

"是薛家的人。" 黛玉放下望远镜,语气肯定,"前儿苏州织造局的信说,

薛蟠最近在长江口招揽了不少水匪。""那怎么办?" 紫鹃急道,

"船上有咱们全部的本钱啊!"黛玉却异常冷静:"备船,我们去追。""姑娘不可!

" 随行的老管家劝阻,"江上风急,万一...""没有万一。" 黛玉打断他,

目光锐利如鹰,"告诉船家,走芦苇荡水道,我知道一条近路。"两刻钟后,

一叶扁舟载着黛玉和四个精壮船夫,如离弦之箭般驶入长江。黛玉站在船头,

白衣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手中紧握着那张标注着暗礁位置的水情图 —— 这是她最后的依仗。三更时分,

船队果然在芦苇荡遭遇伏击。十数条小船从芦苇中窜出,

为首的独眼龙挥舞着鬼头刀:"留下货物,饶你们不死!"漕船船长正要反抗,

却见黛玉从袖中取出一支烟花,冲天放起。红光划破夜空,

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鼓声 —— 竟是当地漕帮的船队!

"怎么会..." 独眼龙脸色大变,"漕帮不是说好了不管闲事吗?

"黛玉冷笑:"你以为薛家给的那点银子,比得上漕帮百年基业?" 她扬声道,

"漕帮的兄弟们,这些水匪劫的不仅是我的货,更是你们的饭碗!"话音未落,

漕帮船队已如潮水般涌来。水匪本就是乌合之众,见状纷纷掉头逃窜。独眼龙想跑,

却被黛玉的船夫用渔网罩住。"说,谁派你们来的?" 黛玉蹲在他面前,声音冰冷。

独眼龙还想嘴硬,却被船夫按住脑袋往水里按了三遭,终于扛不住:"是... 是薛家!

薛大爷说,只要劫了这批货,贾府的漕运就黄了!"黛玉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把他绑了,

交给苏州知府发落。"解决水匪危机的次日,黛玉刚回到京城,

就接到消息 —— 忠顺王府来人了。"林姑娘,我们王爷说了,贾府那笔三万两的借款,

今日必须还清。" 王府管家皮笑肉不笑地说,"不然,我们只能去衙门告官了。

"黛玉心中一沉。她知道这笔钱是贾琏借的,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来催债。"管家稍候,

容我去取账本。" 黛玉不动声色地说。回到潇湘馆,她立刻让紫鹃去请宝玉。半个时辰后,

宝玉匆匆赶来:"妹妹,怎么回事?忠顺王府怎么突然来催债?""不是突然。

" 黛玉翻开贾琏的账本,"你看这日期 —— 去年腊月借的银子,月息五分,

利滚利到现在,已经变成四万两了!"宝玉倒吸一口凉气:"五分利?这是高利贷啊!

贾琏怎么敢借这种钱?""因为当时贾府的库房已经空了。" 黛玉指着账本上的另一处,

"你看,去年冬至,老太太寿宴的开销,都是用的典当行的银子。"就在这时,

贾母派人来请。两人赶到荣庆堂,只见忠顺王府的管家正坐在上首,态度傲慢。"老太太,

" 管家站起身,"我们王爷说了,今日若是还不上钱,就请宝二爷去王府小住几日,

等钱凑齐了再送回来。"这话明摆着是要拿宝玉做人质!贾母气得浑身发抖,

却无言以对 —— 贾府确实拿不出四万两银子。"管家稍安勿躁。" 黛玉突然开口,

"我有个提议,不知管家可愿一听?"黛玉的提议很简单:用贾府在通州的五十亩良田抵债。

"通州的地?" 管家眼睛一亮,"那里靠近运河,可是风水宝地!

""不过..." 黛玉话锋一转,"那些地是老太太的私产,过户需要时间。不如这样,

我们先立个字据,三个月内办好过户,这期间,我们按月支付利息如何?

"管家盘算着利息也不少,便答应了:"好!三日之内,我要见到地契和字据!"送走管家,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我的儿,委屈你了。"黛玉摇摇头:"老太太放心,

那些地很快就会回来的。"当晚,潇湘馆来了位不速之客 —— 栊翠庵的妙玉。

"深夜叨扰,唐突了。" 妙玉一身素衣,手中托着个茶盘,"听说姑娘遇到难处了?

"黛玉请她坐下:"大师父消息灵通。不知大师父深夜前来,有何指教?"妙玉放下茶盏,

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薛家在京城的当铺清单。我听说,姑娘最近在查薛家?

"黛玉心中一惊:"大师父如何得知?"妙玉微微一笑:"我与薛家三太太有些旧识。

她告诉我,薛家最近资金链很紧,京中当铺都在催账。"黛玉看着那张清单,

突然明白了:"大师父是说...""薛蟠劫船失败,薛家必定气急败坏。

" 妙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们在京中最大的当铺 ' 恒通当 ',

最近收了当票却没钱赎当,若是有人...""若是有人去挤兑,他们就完了!

" 黛玉接口道。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三日后,黛玉如约将地契交给忠顺王府。

管家验货无误,满意离去。当晚,黛玉却悄悄潜入了贾母的密室。她记得前世抄家时,

官兵从这里搜出了无数金银财宝 —— 还有一本与甄家往来的账本。果然,

在密室的暗格里,她找到了那个紫檀木匣子。打开一看,里面除了金银珠宝,

果然有一本泛黄的账本。黛玉翻开账本,

越看越心惊 —— 上面记载着贾府与甄家的每一笔交易,数额之大,令人咋舌。

最让她震惊的是最后一页:"雍正元年,收甄家寄存银五十万两,藏于东厢房地砖下。

"五十万两!黛玉手一抖,账本差点掉在地上。她终于明白,

贾府为何会被抄家 —— 这哪里是寄存,分明是贪墨!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黛玉慌忙将账本藏回暗格,吹灭蜡烛。门被推开,月光下,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 竟是宝玉!"妹妹?你怎么在这里?" 宝玉惊讶地问。

黛玉心中一紧,正要开口,却见宝玉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

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 那竟是一块与她腰间一模一样的通灵宝玉!"这块玉,

是我从母亲那里偷来的。" 宝玉声音颤抖,"妹妹,我好像... 想起一些事情了。

"4 通灵宝玉显神通,双玉结盟探秘辛通灵宝玉在掌心发烫时,

贾宝玉正站在潇湘馆的回廊下。雨后的月光透过芭蕉叶,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看着手中这块陪了自己十六年的玉石,突然想起三天前在贾母密室里,

黛玉那双震惊的眼睛 —— 原来她也记得!"二哥哥在这儿做什么?

"黛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宝玉猛地回头,只见她穿着月白绫袄,

鬓边别着一支珠花,正是前世她葬花时的打扮。"林妹妹..." 宝玉喉咙发紧,

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 黛玉咳血而逝的冬夜,自己出家时的茫茫大雪,

贾府抄家时的烈火烹油..."啪嗒" 一声,通灵宝玉竟从中间裂开一道细纹。与此同时,

宝玉脑中响起无数声音 —— 有黛玉的诗声,有宝钗的劝诫,有贾母的叹息,

还有... 自己前世在青埂峰下说的那句 "大无可如何之日"。"宝玉!

" 黛玉冲上前扶住他,却被他反手紧紧抱住。"我记起来了。" 宝玉的声音哽咽,

"我全都记起来了!前世... 是我对不起你!"黛玉浑身一震,泪水夺眶而出。三年了,

自从重生以来,她独自背负着两世的记忆,此刻终于有人能与她分担这沉重的秘密。"傻子。

" 她轻轻捶着宝玉的背,"现在记起来,不算晚。

"两人在月下的石桌上摊开贾府与甄家的往来账本,借着月光细细查看。"你看这里。

" 黛玉指着其中一笔记录,"雍正二年三月,

甄家通过 ' 恒通当 ' 向贾府转移了二十万两银子,备注是 ' 采办贡品 ',

但那年的贡品清单我看过,根本用不了这么多。

"宝玉皱眉:"你的意思是... 这是贪腐的赃款?""不止。" 黛玉取出另一张纸,

"这是妙玉给我的甄家田庄清单,你看这处 —— 苏州织造局旁边的五十亩地,

名义上是甄家的,实则是...""是忠顺王府的!" 宝玉接口道,"我想起来了,

前世抄家时,忠顺王府的人就是从这里搜出了龙袍!"两人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贾府与甄家、忠顺王府的关系,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我们得查清楚。" 黛玉握紧拳头,"不仅为了贾府,更为了那些被牵连的无辜之人。

"宝玉郑重点头:"我跟你一起查。不过..." 他有些犹豫,"我们人手不够,

妙玉虽然能提供情报,但毕竟是出家人,不宜过多涉世。""我有个人选。

" 黛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还记得北静王吗?他前世虽然没帮上忙,

但这一世...""北静王!" 宝玉眼睛一亮,"他跟甄家有仇!我这就去给他写信!

"次日清晨,宝玉正要派人送信,却见妙玉的徒弟前来潇湘馆,递上一个茶盒。"师父说,

姑娘见了这个自然明白。" 小尼姑说完便走了。黛玉打开茶盒,里面除了一包龙井,

还有一张用茶叶末写的字条:"今日午时,天齐庙香会,甄家管家会与忠顺王府的人接头。

""好个妙玉!" 黛玉笑道,"竟连佛门都有她的情报网。

"宝玉凑过来看字条:"我们要去吗?""当然要去。" 黛玉起身换衣服,

"不过得乔装打扮一番。"午时的天齐庙热闹非凡。黛玉扮作小厮,宝玉则装作富家公子,

两人混在香客中,果然在偏殿看到了甄家管家和一个王府打扮的人。"那笔银子什么时候到?

" 王府的人低声问。甄家管家擦汗:"快了快了,等下个月漕运的船..."两人正说着,

突然看到妙玉从殿内走出,双手合十:"两位施主,贫僧有礼了。"甄家管家脸色一变,

拉着王府的人匆匆离开。"大师父好手段。" 黛玉上前笑道。

妙玉摇头:"他们已经起疑了。我们得尽快找到甄家贪腐的铁证。"三日后,

宝玉收到北静王的回信,约他在城外的陶然亭见面。黛玉不便前往,便让宝玉独自赴约。

没想到宝玉回来时,身后竟跟着薛宝钗。"林妹妹。" 宝钗神色复杂地看着黛玉,

"我有话跟你说。"黛玉心中警惕:"宝姐姐请讲。""我知道你们在查甄家。

" 宝钗开门见山,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我哥哥与甄家管家的密信,

上面写着..."黛玉接过信纸,

越看越心惊 —— 上面竟记载着薛家如何帮助甄家转移赃款,

甚至参与了当年的 "太子党案"!"你为什么要给我这个?" 黛玉不解。

宝钗苦笑:"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我母亲竟打算把我嫁给甄家的二公子,

就是为了保住这些赃款!" 她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不能让薛家变成第二个甄家。

"黛玉看着宝钗,突然明白妙玉的用意 —— 她早就知道宝钗会站到他们这边。"好。

" 黛玉伸出手,"欢迎加入。"宝钗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前嫌尽释。就在这时,

紫鹃匆匆跑来:"姑娘,宫里来人了!说是贵妃娘娘病重,要见二爷和姑娘!

"两人心中一惊,连忙赶往皇宫。元春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如纸。见了黛玉和宝玉,

她挣扎着坐起身:"我没时间了... 你们听我说..."她从枕下取出一卷密诏,

颤抖着递给黛玉:"这是我在皇上书房发现的...' 金玉良缘 ' 根本是个骗局,

皇上早就打算..."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元春脸色大变:"快藏起来!

是忠顺王府的人!"黛玉慌忙将密诏藏进袖中,与宝玉躲到屏风后。

只见忠顺王府的总管带着几个太监走进来,径直来到元春床前。"贵妃娘娘,

皇上请您去养心殿问话。" 总管皮笑肉不笑地说。元春闭上眼,

一行清泪滑落:"我知道了。"看着元春被带走的背影,黛玉和宝玉握紧了拳头。他们知道,

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5 密诏疑云惊宫变,贾母身份藏玄机潇湘馆的烛火亮到三更。

林黛玉与薛宝钗伏在案上,对着那卷泛黄的密诏反复推敲。密诏是用朱砂写的,字迹潦草,

显然是元春仓促间所书:"金玉良缘,实为饵也。甄贾二家,一网打尽。""饵?

" 宝钗皱眉,"皇上是想利用 ' 金玉良缘 ' 引出甄家的核心人物?

"黛玉指尖划过 "一网打尽" 四字,寒意彻骨:"不止甄贾二家。你看这墨色,

外面是朱砂,里面隐隐透着青黑 —— 这是用密写墨水写的!"她取来一碗清水,

将密诏浸入水中。果然,青黑字迹渐渐浮现:"忠顺王府,亦在其中。

"宝钗倒吸一口凉气:"皇上竟想同时扳倒甄家、贾府和忠顺王府?这... 这太冒险了!

""不冒险。" 黛玉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这三方本就互相勾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皇上这是要...""一石三鸟!" 两人异口同声道。

窗外突然传来猫头鹰的叫声 —— 这是妙玉约定的信号,代表有紧急情报。

黛玉连忙将密诏藏入发髻,开门见是妙玉的徒弟捧着一个食盒。"师父说,宫里出事了。

" 小尼姑低声道,"贵妃娘娘被禁足,忠顺王府的人正在搜查各宫。"三日后的深夜,

一个黑影翻过潇湘馆的墙。黛玉正要呼救,

却见对方摘下蒙面布 —— 竟是元春身边的大宫女抱琴!"姑娘救我!" 抱琴跪在地上,

"贵妃娘娘让我把这个交给您!"她从怀中取出一个香囊,里面是一缕头发和半块玉佩。

黛玉认出那是元春的贴身之物,心中一紧:"娘娘怎么了?""娘娘被打入冷宫了!

" 抱琴泣不成声,"忠顺王府的人说娘娘私通甄家,要不是北静王求情,

恐怕..."黛玉扶起抱琴:"你先在这儿躲几天,等风头过了再说。"就在这时,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镇天命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十年无性姻缘我怀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