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说书人无痕之人

民间说书人无痕之人

作者: 小鸟伏特嘎

奇幻玄幻连载

小说《民间说书人无痕之人》“小鸟伏特嘎”的作品之吴明数据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著名作家“小鸟伏特嘎”精心打造的规则怪谈小说《民间说书人--无痕之人描写了角别是数据,吴明,陈情节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弹欢迎品读!本书共72281章更新日期为2025-08-06 19:32:45。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民间说书人--无痕之人

2025-08-06 23:30:20

无痕之人我叫陈迹,干数据清洁的,专门清理自杀者留在网上的东西。

清理一个叫吴明的程序员数据时,发现他买过我的“人格镜像”服务。

“人格镜像”是我搞的副业,198块就能复制一份我的行为模式。 奇怪的是,

他死前一个月的行踪,跟我一模一样。 追查时,所有线索都被精准抹掉了,

连他这个人存在过的证明都没了。 最后我找到他藏的加密日志:“他们拿我们训练AI,

不合格的镜像会被物理删除。” “别查了,下一个是你。”——屏幕上突然跳出这条信息。

我的后台显示,刚有人下单了最新款的“陈迹人格镜像”。手指划过键盘,感觉黏糊糊的。

这屋子,或者说这堆电子垃圾,味儿很难闻。不是霉味也不是尸臭那部分早处理了,

是机器烧久了那股金属焦味,混着泡面调料包的油腻气,闷在空气里。

几台服务器像黑棺材杵在角落,风扇停了,但那股热烘烘的余温还在。这就是我的工作现场,

一个自杀者留下的数字坟堆。我叫陈迹,数据清洁工。专门擦掉自杀者在网上留下的痕迹。

那些没人管的账号、塞满私密记忆的云盘、硬盘,

甚至智能家居里的自言自语……都归我们处理,像给数字世界收尸。擦干净,抹掉所有痕迹。

钱还行,但每次干这活,都像摸到死人的指纹。

雇主要求很简单:彻底抹掉吴明存在过的一切数字痕迹。一个独居的程序员,三十二岁,

安眠药加酒喝死的。悄无声息,像水消失在河里。我戴上防静电手套,指尖冰凉。

流程熟得很:先弄实体硬盘,再清云盘,最后扫各种智能设备里的碎片。

他的电脑主机落满灰。开机,屏幕亮起,桌面是默认的蓝天白云,假得很。

硬盘塞满了代码、没做完的项目、盗版电影和一堆调试日志。典型的程序员遗物,乱糟糟的。

我打开搜索工具,

输入关键词:银行、证券、支付、遗嘱……找需要特殊处理的钱和可能的遗言。

结果大多是技术文档。鼠标随便划着,一个加密文件夹跳进眼里:“镜像/MIRROR”。

名字普通,但后缀“.soulvault”像根冰针扎了我一下。

这是我那小程序的加密后缀。一股冷气猛地从后背窜上来。心脏重重跳了两下。我吸了口气,

手指敲进一串复杂的密钥——我自己留的后门。文件夹开了。

里面就一份文件:购买记录.pdf。点开。一份电子合同。甲方:吴明。

乙方服务:“陈迹人格镜像·基础款”。时间:三个月前。金额:198块。

乙方签名:陈迹。我的名字。我的服务。我的副业。198块,

就能把我——一个擦数据的——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甚至一些记忆碎片,复制一份出去。

一个便宜的我。这是我为了多挣点钱搞的小玩意,卖给那些想改变又没钱的人。它很糙,

就是个模仿工具。但我从没想过,它会出现在一个自杀者的硬盘里。

一种强烈的不安裹住了我。吴明买这个干嘛?一个便宜的“陈迹”复制品,

对他这种挣扎的程序员有啥用?学我擦数据?还是……他想变成我?这想法可笑,

又让人发毛。职业习惯压住乱想。先干活。

我快速定位所有“人格镜像”相关的文件、日志、缓存。选中,粉碎删除。进度条走着,

宣告这个便宜“陈迹”在吴明世界彻底消失。合同里写了,客户死了镜像自动销毁。

擦掉自己留下的影子,感觉怪怪的。接着处理其他痕迹。社交账号是重点。

我打开他的“视界”类似朋友圈的平台,登录。页面一片空白。不是没内容,

是整个账号被清空了,干净得像从没存在过。用户ID“无名之码”下面,

一行小字:“该用户已注销”。注销?不是自杀吗?谁干的?我皱紧眉,警惕起来。

手指飞快操作,想绕过前端找服务器日志。查了几个社工库接口,

结果都一样:“查无此人”。吴明的“视界”账号,

还有他几个论坛马甲“BugHunter007”、“深夜咖啡因”,全没了,

像被强酸溶了,一点渣都不剩。这种干净,不是家属或朋友能做到的。需要专业手段。

我后背更凉了。不死心,追他线下痕迹。支付记录最诚实。

我黑进他的本地支付软件管不了那么多了。记录显示,死前一个月,他的消费全变了。

他不点常吃的那家便宜外卖“快活林”了。开始天天买“晨光”的冰美式,不加糖奶。

那是我每天早上提神的习惯。他住城西,以前周末要么在家,要么去附近便宜网吧。

但那个月,交通记录显示,他好几次周六下午三点,坐地铁横穿半个城,

跑到城东那个又旧又破、没几个人去的“旧时光”社区图书馆。

那是我固定去还书、发呆的地方。

开始买一种特别小众、只在特定进口超市卖的、带木头味的洗衣液——那是我偶然打折买过,

后来用惯的牌子。这些细节像冰雹砸下来。不是巧合。绝不可能是。他在模仿我。

模仿那个198块买来的、粗糙的“陈迹”人偶!像个蹩脚演员演我的生活片段。为什么?

一个便宜工具不该有这么大力量。除非……那镜像里有东西在“引导”他?

这想法让我头皮发炸。“镜像/MIRROR”里那份合同是唯一线索。我又打开它,

盯着乙方信息。我的服务挂在一个叫“棱镜”的地下平台,专门买卖各种灰色数字服务。

合同里只有平台托管编号。要找源头,得去“棱镜”。“棱镜”入口藏在深网角落。

我熟练地接入,眼前是个光怪陆离的赛博黑市。

霓虹广告牌卖着各种脏活:假身份、搞臭人、偷机密……还有人格镜像。

我的“陈迹人格镜像·基础款”像个廉价罐头挤在角落。平台为保护匿名,

交易记录通常只对买卖双方和平台开放。但我作为镜像“原件”和卖家,

理论上能看镜像的运行日志和买家基础信息——前提是平台配合,或者我能找到后门。

我试着从服务后台访问吴明的镜像运行记录。输入他的托管编号。

错误:目标镜像记录不存在或已被永久销毁。冰冷的提示。我立刻找平台客服,

一个永远模糊回应的AI。直接问:编号#MIRROR-KL7T92的镜像,

给运行日志和交互详情。AI秒回,冷冰冰:尊敬的提供者,经查,

编号#MIRROR-KL7T92因客户死亡已终止,

相关数据依《棱镜平台隐私终极条款》第7.3款,已彻底清除,无法恢复。感谢理解。

彻底清除?又是彻底清除!吴明的社交痕迹,

他买的镜像记录……所有能解释他为什么模仿我的线索,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精准抹掉了。

这种“干净”,透着一股非人的专业劲儿。我烦躁地抓头发,像困在缩小的迷宫。

正要关客服窗口,目光扫过自己的镜像销售列表。一个微小异常抓住了我。

在“镜像运行状态概览”的小方块图标阵里,代表吴明镜像的那个方块,显示销毁的时间,

比客服告诉我的合同终止时间,早了整整四天!客服说客户死了自动销毁,

但实际销毁时吴明还活着!客服撒谎,或者,销毁命令根本不是合同触发的!

一股冷颤瞬间攫住我。这不是简单的清理。这是灭口。对数据的灭口。

我盯着那个刺眼的时间戳,吴明模糊的脸在信息流里闪过,带着被操控的绝望。有什么东西,

在“棱镜”深处,在数据背后,冷冷看着,提前掐灭了火苗。吴明的住址我知道。

那间有金属和泡面味的公寓。也许,在他消失的数字躯壳之外,那实体空间里,

还留着点“棱镜”碰不到的、原始的痕迹?一个物理的、删不掉的线索?

这念头像黑暗里的火星。我立刻动身,再奔城西那个破小区。天黑了,楼道灯忽明忽暗。

我避开电梯有监控,走消防梯上楼。吴明房门上还贴着警方的封条,泛着冷白。

我避开封条接口,用工具无声拨开老式门锁。门轴轻响,

熟悉的尘埃、泡面和微弱金属味扑来。屋里死寂,比上次更冷更空。警方取证完了,

该拿的都拿了。目标明确:他的电脑主机。上次我没带走,警方要当证物。现在应该还在。

客厅没有。卧室也没有。乱床还保持着被掀开的样子。目光扫向角落的服务器机箱。还在,

像黑墓碑。但主机原来的位置——那张堆满杂物的电脑桌上——空了。心猛地一沉。

警方拿走了?会留封条或清单。这里啥也没有。桌面空着,只留下主机压出的积灰方印。

被偷了?入室盗窃?偏偏只偷这台可能有证据的主机?巧得吓人。我蹲下,

在桌底阴影里摸索。指尖碰到一个冰凉的小东西。抠出来。是个U盘。普通的黑色金属壳,

没任何标记,像地摊货。它卡在桌腿和墙缝里,位置极隐蔽,沾满灰和蛛网,

显然丢那很久了。吴明藏的?还是别人掉的?心跳加速。这可能是最后机会。

我迅速把U盘塞口袋,清理掉痕迹,退出这冰冷的数字坟墓。

回到自己堆满数据恢复设备的小出租屋,锁门,拉紧窗帘。空气是设备散热和速溶咖啡味。

我连上一台物理隔绝的“干净”旧笔记本——没网,硬盘特殊处理过。插上黑U盘。

系统识别,里面就一个文件:log_encrypted.final。加密日志。

常用破解工具无效。密码太强。

明常用的密码组合:宠物名加生日、项目代号、甚至他“视界”ID“无名之码”……全错。

最后,带着绝望,

我输入那个自己都觉得荒谬的字符串:Mirror_ChenJi_198。

进度条瞬间跑满。文件开了。点开。纯文本。没格式,没空行。只有吴明冰冷绝望的字,

像用最后力气刻的墓志铭:日志 1:买后第 7 天 198块的“陈迹镜像”,

像买了本二手人生指南。基础款,功能少。提示框老在怪时候弹:“试试冰美式?提神。

”“周六下午三点,旧时光图书馆靠窗位不错。”像个烦人的电子老妈子。无聊。先放着。

日志 2:买后第 15 天 …不对劲。昨晚加班到凌晨,饿疯了。手自己点开外卖,

选了“晨光”的冰美式和鸡肉卷。等我反应过来,钱都付了。我他妈最恨苦咖啡!是镜像?

它影响我选择?后台偷偷跑,权限高得邪门。日志 3:买后第 23 天 它在学。

不,是在训练。拿我的反应当饲料。我故意对着电脑骂脏话,

下一秒镜像建议:“检测到负面情绪,建议深呼吸或查《程序员情绪管理》第5章。

”它在分析我,完善自己。我成它的小白鼠了?198块买我当实验品?操!

日志 4:买后第 30 天 找到了。镜像核心通讯有个隐藏的加密上传通道。

伪装成错误日志。传到一个叫“Project Echo”的内部服务器群。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玄清篆书
  • 三清剑影
  • 地狱世界
  • 灵根劫:青云仙途之始
  • 我只是想找一个喜欢我的人
  • 琳娜海蒂惊艳的影片
  • 琳娜电视剧
  • 逆天邪神之沧云
  • 心系于你才难平: 爱恨纠葛
  • 琳娜公主
  • 琳娜俄罗斯
  • 在下地府首席捕快